通过读书解决问题,提升能力,还需要应用知识,也就是实践。
规划具体应用就是A2便签的功能。
要考虑目标和具体的行动。
A2便签的误区:决心泛滥和感慨万千。
决心下多了,会导致决心贬值,例如:
我下次要。
我下次一定要。
我下次必须要。
我下次无论如何一定要。
必须要不断地增加决心的强度来换取自己的相信和他人的相信,这就是决心泛滥和贬值。
感慨发多了也容易让自己活成智者,整个人变得鸡汤化,擅长升华、擅长批评与自我评批,泪流满面。
决心泛滥会导致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做到。
而感慨发多了,往往会把感慨当行动,还误以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强。
如何区别A2便签上的内容是决心还是感慨,还是可具化的行动,有四条标准可以衡量。
A2便签的四条标准。
1、目标
要问一下自己,这个知识对自己究竟有多重要,如果不重要,就没有必要写A2。
有可能是对原书很重要,但对自己并不重要。
是否规划了目标,目标是否符合SMART原则。
2、行动
不能直接拉原书的步骤来作为自己的行动,要以自己的视角来规划。
要考虑行动是否可以拉近现状与目标的距离?具体的行动步骤?谁来做?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开始?频度如何?
3、关联
A2便签是否使用了原文的信息或I便签的方法。要用原书的方法,这才叫拆为己用。
4、可控
都是自己能做到或推动他人能做到的吗?
能测量做到的程度吗?行动够显性化吗?
自己做不到的话,无疾而终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如何判断是A2便签是否合格,可以使用冰箱检测法,即假设如果把这个便签贴到冰箱上面,一个月后,是否可评判自己学习应用了该知识,并且可以撕掉该便签。
A2例签的示例:
我的目标是在一个月内转变自己原来对不愿意做的事情的态度,从而真正提高自己的幸福感。
衡量目标是否达到的标准是每天反思自己过得是否开心,是否觉得当天没有白过,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每天写下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清单,并且按照书中说的步骤,将“不得不”改为“我选择做”,然后写下我选择做这些事情的原因。
仔细地分析和探究这些原因背后真实的动机,找出本质的原因。
如果其中的某些事情,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方式,我可以想一想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式去做,否则用“选择做”改变自己的心态。
每周重做上述步骤并总结一次,看看“不得不”清单中还是否能列出内容,直到找不出来。
今天是日更第127/365天,早起阅读写作第23天,都看到这里了,不妨点个赞,关注一下。^_^
每天更新文章,相信日更是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