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纲能力要求来看,科技实务主要考查数据加工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信息和数据进行识别、收集、分析和评价,并将数据处理结果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以结合对大纲的分析和考情的分析,得到科技实务常考的题目类型。
首先是要对信息和数据进行识别,也就是要保证收集到的数据是正确的,这一点常考的题型为识别真伪题;
其次是数据正确之后,要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一般是将散乱的数据汇总到表格内,也就是常考的第二类题型绘制表格题;
再次是数据汇总、整理之后,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一些结论,也就是常考的分析概括题;
最后是我们通过分析数据,得出一些结论,那么这些结论就要对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指导意义,也就是常考的指导应用题。综上,我们可以知道科技实务常考四种题型:
1.分析概括特征:分析/说明/概括/归纳/比较……情况/特点/趋势。
2.绘制表格特征:绘制“……表”
3.指导应用特征:提出意见建议
4.识别真伪特征:出现“错误数据”这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其实主要在分析材料也就是数据表格的过程中。
第一类:分析概括题。考查较多。
1. 根据表1和表2,概括2011~2014年中国城镇人口数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可能原因。要求:概括分析恰当,条理清晰,不超过100字。
答题演示第一步——审题
通过勾画题干关键点,明确题型、题目的主题、答题要素、资料范围和要求等。
科技实务题:请根据给定材料2【提示本题阅读材料范围为材料2】,按照每道题的要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50分)
1. 根据表1和表2【提示本题阅读范围为给定资料2中的表1和表2】,概括2011~2014年中国城镇人口数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可能原因
【(1)“概括……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可能原因”提示本题为分析概括题。(2)“2011~2014年中国城镇人口数”提示本题主题为2011年~2014年中国城镇人口数,作答任务有两个,分别为变化情况和可能导致此变化的原因。】。
要求:概括分析恰当,条理清晰,不超过100字。
第二步——阅读资料,提取要点材料2:以下是2011年~2014年年末中国人口数及其构成的相关统计数据。请根据统计数据,按要求回答问题。
〖本段主要为了引出表1和表2,不是材料阅读范围,略读。〗
(1)材料为表格型材料,图1和图2表格标题分别为2011-2012年年末中国人口数及其构成数据统计表和2013-2014年年末中国人口数及其构成数据统计表,均与人口相关;本题作答任务为概括城镇人口的变化,因此需要找到与城镇人口相关数据;行标题中“全国总人口”说明全国总人口的变化,接下来三个“其中”引导的行标题,说明从“城镇农村”“男性女性”以及“各年龄段分布”等对全国总人口进行了具体描述。列标题两个表格共分为了4个年份,每个年份具体描述为年末数和比重。
(2)本题需要找到2011年至2014年城镇人口变化情况,因此只需要看城镇这一行即可,而每年对城镇人口的描述分为年末数和比重两个方面,可以分别描述变化。
从数量上来看,城镇人口2011年年末数为69079万人,2012年年末数为71182万人,2013年末人口数为73111万人,2014年年末数为74916万人,可知每一年均比上一年人数多,逐年上升,由此可以得到要点:①城镇人口数逐年增长,由69079万人增长至74916万人。从比重上来说,城镇人口2011年末占比为51.3%,2012年末为52.6%,2013年末为53.73,2014年末为54.77%,也是逐年上升,由此可以得到要点:②城镇人口比重逐年增长,由51.3%提高至54.77%。(3)综合①②可知,城镇人口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比重上,都是上升的趋势,其可能存在的原因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城市本身出生的人口数大于死亡人口数,一个是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从农村流入的人口较多,由此可以得到要点:③城镇出生人数大于死亡人数。④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城镇化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