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大学新生陆陆续续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喜庆时刻,梳理一下学霸们高考前的经验总结,和大家谈谈理科的一些考前准备和技巧,为日后的小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高考前一个月的复习策略对考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两个半小时300分,我对理综备考冲刺阶段的建议是:熟悉题型、 少啃难题、回归教材、坚持练习、重视错题、考前预案、端正心态。
熟悉题型,规范步骤。重做近五年课标或高考真题,一看基础题,二看创新题,形成对高考题型清晰、明朗的认识。
少啃难题,潜心梳理。梳理近期模拟练习,重点分析错题,对可能怎么考、如何做、避免犯什么错做到心中有数。
回归教材,立足双基。寻找错题对应的教材知识点,探寻高考创新题如何对教材知识进行深化与迁移。重读教材主干知识的关键词语、重要应用实例以及知识拓展等热点之外的冷门知识。
坚持练习,维持热度。Ⅰ卷答题应准确又快速。判定选项一定要有根据,“知识错误”一锤定音,“逻辑错误”“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要注意辨析,学会存疑,合理使用好排除法。Ⅱ卷审题是关键,从题目本身获得相应的信息,准确定位知识点,找到关键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去寻找和组织答案。学科术语作答,尽量简洁。既要有“分段得分”的意识,又要有全局观。
重视错题,加深知识理解,温故知新。将所做过的模拟题、错题重温一次,逐一分析,分析知识的形成及错误原因。保持做题题感,增强信心。每天保持适量的练习,难度要适中,建议是历年的高考题。通过练习,要达到巩固基本知识,提高解题准确率的效果。
考前预案,有备而待。除复习计划外,编制考前预案。包括考前一晚复习资料,考场外候场默思内容,拿到试卷怎么看,让一切尽可能在掌控中。
端正心态,最后就是不要总想着结果,给自己施加过大压力。要注意体育锻炼,劳逸结合,端正心态,轻松上场。题难要冷静、沉着,选择性放弃;题一要稳健、细心,达到保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