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事业统考如何高效备考?
2022年1月29日,浙江省人事考试院发布《关于提供2022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考试服务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省人事考试院计划于今年提供1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考试服务。笔试时间为5月29日,面试时间为6月25日。
浙江省事业单位统考的公共笔试科目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以下简称“《职测》”)与《综合应用能力》,考试时间为上午9:00~10:00(《职测》)与10:00~12:00(《综合应用能力》)。《职测》主要测查应考人员从事事业单位工作的潜能。考查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五个部分。
2021年的浙江省事业单位统考已经过去,准备参加2022年5月29日统考的考生,从现在起就可以进行备考了。
往年考什么?
2018年上半年~2020年下半年浙江省事业单位《职测》题量分析表
题型 年份 | 2018上半年 | 2018下半年 | 2019上半年 | 2019下半年 | 2020上半年 | 2020下半年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25 | 25 | 25 | 25 | 15 | 15 |
数量关系 | 25 | 25 | 25 | 25 | 10 | 10 |
判断推理 | 20 | 20 | 20 | 20 | 15 | 15 |
常识判断 | 15 | 15 | 15 | 15 | 30 | 30 |
资料分析 | 15 | 15 | 15 | 15 | 10 | 10 |
总题量 | 100 | 100 | 100 | 100 | 80 | 80 |
从题量上来看,2020年前浙江省事业单位《职测》科目的总题量一直都比较稳定,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不仅时间有所推迟,题型和题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体现在题型由单项选择题,变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总题量明显减少,原来对常识判断的考查转为对综合基础知识的考查,题量增加一倍。
2021年怎么考?
2021年《职测》科目恢复原来的五大模块,总题量再次缩减至65题,考试时间也比2020年缩减许多,由90分钟缩减至60分钟(图比较大,放在链接里了,需要的小伙伴自取)。具体题量和考点分析如下:
【南乔】浙江事业单位统考备考资料(时政.热点.真题.模拟卷.范文不定时更新)(私信链接)
如何高效备考?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主要测查应考人员的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包括准确识别、理解和运用字、词语;从语法、语气、语义等方面正确判断句子;概括归纳短文的中心、主旨;合理推断短文隐含的信息;准确理解比较复杂的观点或概念,准确判断和理解短文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等。
2021年下半年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主要考查题型为逻辑填空与片段阅读,其中逻辑填空考查8题,对比2021上半年新增组合形式词语+词语,共3题;词语+成语的组合形式两词类较上半年的6题缩减至2题,新增三词题型(2题),共有4题;双成语的组合形式跟上半年题量一样,共1题。常考高频成语也有很多,例如众所周知、任重道远、无可厚非、集腋成裘等,这说明考生在复习这一模块时可以多学习常考的高频成(词)语,对于提高逻辑填空这一题型的正确率能够有很大帮助。
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考高频成语(示例):
众所周知 独树一帜 不拘一格 别具匠心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交相辉映 珠联璧合
见仁见智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甚嚣尘上
饮鸩止渴 竭泽而渔 集腋成裘 寅吃卯粮
片段阅读题包括语句排序、理解分析、概括推测三种题型。其中语句排序有1题,材料来源于《南风窗》,题材与人文经济有关,这说明在平时复习的时候,可以多阅读人民网、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网、光明日报、三联周刊的新闻或是时评文章等。这对于提高我们的逻辑衔接、判断和推导能力有很大帮助。
另外,理解分析类考查了2题,其中2题都是细节分析类题型,设问形式为“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理解分析类题型侧重对文段重要细节、内容的分析,或是对重要字、词、句的理解,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其答题思路在于从选项上入手,“错误选项”主要有理解偏差、无中生有、偷换概念、表述绝对化这几种情况。虽然是错误选项,但是掌握它们是很有必要的,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例·2021上半年】由于我国北斗系统不能像GPS(全球定位系统)那样在全球建立地面站,为了解决境外卫星的数据传输通道,研制人员攻克了星座星间链路技术,采取星间、星地传输功能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卫星与卫星、卫星与地面站的链路互通。这就是说,虽然“看不见”在地球另一面的北斗卫星,但用北斗卫星的星间链路同样能与它们取得联系。用星间链路技术实现太空兄弟间“手拉手、心相通”,不仅实现了相互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还能相互测距,自动“保持队形”,可以减轻地面管理维护压力。星间链路技术在应用中,设计了全新的网络协议、管理策略和路由策略,解决了不能全球布站进行卫星境外监测的难题,是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建设的一大特色。
根据这段文字,星间链路技术( )。
A.使我国在境外建立地面站成为可能 B.让北斗系统在导航精确度上超过了GPS
C.实现了境外卫星与境内地面站的互通 D.无法对地球另一面的北斗卫星进行监测
【答案】C
A项:理解偏差。由“由于我国北斗系统不能像GPS(全球定位系统)那样在全球建立地面站,为了解决境外卫星的数据传输通道,研制人员攻克了星座星间链路技术”可知,因为我国无法在境外建立地面站,所以研制人员攻克了星间链路技术。
B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比较北斗系统和GPS的精确度。
D项:偷换概念。由“虽然‘看不见’在地球另一面的北斗卫星,但用北斗卫星的星间链路同样能与它们取得联系”可知,通北斗卫星的星间链路一样可以检测到地球另一面的北斗卫星。
概括推测类考查了1题,细分为意图推测(1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段内容的梳理、概括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文段隐含主旨、意图、观点、态度等的推断能力。推测类题目的错误选项会被设置成仅概括表层主旨,或者过度推断,或者无中生有、主观臆测。另外上半年考查的概括类题目的错误选项会被设置成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或者偏离文段的论述重点,甚至与文段意思相悖。
相较于上半年,新增考点标题命制和语句衔接,标题命制是给文字拟定一个标题,或者提炼一个主题,要求用精练简短的语言对材料中心意思进行概括提炼。考查的是文段的表层或隐含主旨、意图。
语句衔接的提问方式为“填入划横线最恰当的是……”,做这类题要注意保持形式一致,同时要兼顾内容。关注横线所在位置,若出现在首句,其作用是总领全文;若出现在中间,则作用是承上启下;若出现在尾句,即总结全文。同时选项内容上要保持话题一致,不能无中生有。
【例·2021年下半年】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降成本政策只能从某些方面帮助企业,并不能为企业包办所有事情。从长远来看,________________。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力、环境、资源等各类要素成本呈不断走高的趋势,我国正快速进入高成本的发展阶段。面对高昂的要素成本,政府无法一味采取各种行政性命令孤立地降成本。这既违背经济规律,也无助于解决企业内生发展的问题。因此,下一步降成本的重点将是,通过政府创新,引导、推动企业创新,努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加附加值,从根本上化解我国经济面临的高成本压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其中很多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违背了市场规律的
B.仅仅依靠政府推动的政策式降成本是不可持续的
C.改革式降成本是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唯一出路
D.减少企业对政策的依赖才能提高企业主动降成本的意识
【答案】C
横线位于段中,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前文讲降低成本政策并不能为企业包办所有事情,后文讲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力等各类要素成本呈不断走高的趋势,政府无法一味采取各种行政性命令孤立地降低成本,这既违背经济规律,也无助于解决企业内生发展的问题。可见,文段意在说明单单依靠政府政策的推动来降低成本是不可持续的,B项正确。A项“其中很多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违背了市场规律的”文段并未提及,C项偏离文段的论述重点“政府政策”,D项“提高企业主动降成本的意识”文段并未提及。故本题选B。
简单做个示例,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需要的小伙伴在上方链接里下载即可(无法放链接,私信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