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用能力论证评价题]2021黑龙江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试题(C类):巧学论证评价题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最新考试信息:[综合应用能力论证评价题]2021黑龙江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试题(C类):巧学论证评价题,包含报名时间及入口、考试时间、笔试内容等信息,更多综合应用能力请查看:综合应用能力

  

中公黑龙江事业单位考试技巧频道,为方便各位考生进行备考,特准备:2021黑龙江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试题(C类):巧学论证评价题。希望对备考的你有所帮助,更多信息请关注中公黑龙江事业单位招聘频道。

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C类”属于自然科学专技类,主要面向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含了四类考察题型内容:一是科技文献阅读:着重在前沿技术,材料以学术论文,配套对应题目,难点在于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二是论证评价题,考察考生能够运用逻辑方法,对自然科学领域的现象、数据、问题和观点等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论证;三是科技实务:出题方式是给数据画表格或给表格分析规律,考察考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四是材料作文:多以科学精神为重点。接下来,我们就其中的论证评价题的答题思路及技巧进行说明。

一、论证评价题的出题方式:

阅读给定材料二,指出其中存在的 4 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说明理 由。请在答题卡上按序号分条作答,每一条先将论证错误写在“A”处(不超过 75 字), 再将相应理由写在“B”处(不超过 50 字)。

二、论证评价题的常见问题:概念不明确、推理不严密,论据不充分、判断不准确等。

三、题目案例:

(一)概念不明确:

概念不明确是指偷换概念、混淆概念,是指论证过程中没有保持概念的确定性,用另外一个概念代替了原来的概念的逻辑错误。

【材料】中国很多家长希望他们的子女能考入“211”或者“985”这样的好大学,他们认为这样有利于其子女在以后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家长们的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显然他们过于急功近利,在读书问题上忽视了对孩子们兴趣的培养。确实,孩子长大后能否在某个领域表现得出类拔萃,往往取决于他们能否在成人后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职业。所以,作为父母,更应该注意培养其子女的兴趣,而不是竭尽全力帮助他们追求考入好的大学。

【分析】 概念不明确,偷换概念。文段要论证的观点是“家长希望孩子考入好大学,在以后的竞争中处于优势”。这里“在以后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并不意味着“孩子长大后在某一领域表现得出类拔萃”,“在以后的竞争中处于优势”与“孩子长大后在某个领域表现得出类拔萃”概念不同。因此,此处论证存在概念不明确,偷换概念的问题。

(二)推理不严密

1.无因果关系。即推不出来,是指论证者将毫无因果关系的论据与结论生拉硬拽在一起的一种表现

【材料】中国很多家长希望他们的子女能考入“211”或者“985”这样的好大学,他们认为这样有利于其子女在以后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家长们的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显然他们过于急功近利,在读书问题上忽视了对孩子们兴趣的培养。确实,孩子长大后能否在某个领域表现得出类拔萃,往往取决于他们能否在成人后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职业。所以,作为父母,更应该注意培养其子女的兴趣,而不是竭尽全力帮助他们追求考入好的大学。

【分析】 推理不严密,无因果关系。文段观点“家长希望子女能考入好大学,在以后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可以推出家长“过于急功近利”,但并不必然推出“家长忽视对孩子们兴趣的培养”。即“让孩子考入好大学,在以后处于竞争优势”并不必然推出家长“忽视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反之“忽视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并不必“考入好大学”,二者不是必然的矛盾关系。

2.有推理关系,但结论不唯一,有多种可能,真假不定

例:今天温度只有20度,小明穿的不多,所以小明会感冒。

(三)论据不充分

是指在论证过程中由于论据不足而不能确定论题真实性的一种逻辑错误。避免此类错误就要对论证的论题掌握足够的论据,注意不要把某一方面的情况(即使这一情况对论证可能是必要的论据)当做充分论据论证。对一些只是有必然联系的事物,更不能作为论据进行必然的推论。

【材料】面对冰盖面积增加的现实,戈尔办公室依然坚持认为北极冰盖减少的大趋势并未逆转,因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其他因素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善,并且有不断恶化之势,他们认为,到2015年夏天北极冰盖面积还有可能减少到100万平方千米以下,可见戈尔的预言是正确的。

【分析】论据不充分。结论是“可见戈尔的预言是正确的。”但是前面“2015年夏天北极冰盖面积还有可能减少到100万平方千米以下”的论据本身也是一种被推测出的可能性,以可能性论证可能性,不能论证出必然性,而且2015年冰盖的减少也不能必然推出戈尔的预言肯定正确,缺少更充分的论据。

以偏概全,可靠的结论(论点)往往建立在论据充分、典型、具有代表性、准确的基础上。如果论据过于单一、片面、范围小则导致结论错误,这种错误叫做“以偏概全”。

四、判断不准确

1.与原文观点不符。和材料中专家学者经过试验论证得出的观点相悖。

【材料】美国北极冰盖监控机构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4年北极冰盖大约占北冰洋海域面积的15%,覆盖面积是2006年以来的最高值,达到562万平方千米,2012年至2014年间北极冰盖的面积增长了43%,丹麦气象局采用了不同于美国的监测技术,其报告显示北极冰盖的覆盖面积至少为北冰洋海域面积的30%。冰盖面积从2012年的270万平方千米增长至2014年的440万平方千米,增长幅度达63%,可见上述两个机构关于北极冰盖面积变化的研究结论是相悖的。

【分析】判断不准确,与原文观点不符。“两个机构关于北极冰盖面积变化的研究结论是相悖的。”这一判断错误,两个机构的研究数据都表明冰盖的覆盖面积增长,只是由于检测技术不同导致增长的幅度不同,但是结论方向是一致的,都是增长,所以并不相悖。

2.主观臆断。 脱离材料原文得出材料之外的观点,加入自己的引申发挥。

因为冰盖融化,冰盖反射太阳的面积减少,反射太阳的热量也减少,从而使气温升高,导致气候变暖,所以北极冰盖的消退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因素。

【分析】判断不准确,主观臆断。“冰盖融化,冰盖反射太阳的面积减少,反射太阳的热量也减少,从而使气温升高,导致气候变暖。”这一表述只能判断北极冰盖的消退被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因素,在没有任何其他论据的情况下并不能直接判断出是根本因素。

论证评价题虽然比较“烧脑”,但是规律可循,将核心思路方法掌握后,通过多做题目,熟悉思路,就能提升判断的速度和准确度,进而提高分数。

 

标签:论证   论据   概念   北极   面积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sydw.cn/zhyynl/50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