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综合应用能力A类基本是覆盖面最广,参考人数最多的试卷。而其中考查最多的题型则是分析概括题和提出对策题。分析概括题类似于国省考中的归纳概括题,但在其基础上要求具备一定的总结分析能力,而提出对策题则是针对材料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分析概括】
分析概括题通常的标志是出现:总结、概括、归纳等词。
一、常考题型
做法:动词
经验:借鉴经验==》第三方学习——因地制宜改造
问题:问题词、转折词
原因:原因词---
Ps:A.原因一定在事件之前
B.好事原因多数为好,坏事原因多数为坏
影响:影响词-积极影响、消极影响(ps:依托做法实现;做法+影响)
变化:从…过去…,到…现在…
A.时间词:过去、当下、30年前
B.比较级:增强、更加、越来越==》程度改变
C.有无到有变化。
【注意:新变化、……以来的变化==》重点在现在】
7.特点
A.人无我有。(少)
B.程度更大。更加、越来越……
二、注意事项
1.全面:要点找齐---》梳理材料逻辑---说了几个事----几个点
【提出对策题】
一、直接对策:简单理解就是要找:材料中是如何解决主题问题的。
1、聚焦动词
归纳材料的解决方法,其本质就是找做法,因此,聚焦材料内普通动词(如:建立、健全、宣传、出台等)和情态动词(如:应该、需要、必须等)
二、间接对策:简单理解就是要找:材料有哪些问题。
1、对策撰写方式:把问题反过来+将之合理化。
Eg:问题:没钱
Step1:反过来:提供钱
Step2:合理化:谁来提供?——政府提供、企业提供、社会提供
因此:对策可撰写为:
提供资金支持。由政府提供专项拨款/吸引企业投资/引入社会公益援助,解决资金难题。
总之,对策题是考试常考题型,在做题过程中,可以不断思考不同的对策,结合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可行性。如果思考难度较大,可以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策进行梳理,加强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