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合应用能力(A),你必须知道的“干货”
安徽分院 甘乐
在历年事业单位联考中,综合应用能力(A)的分值可以说占据半壁江山。那么在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事业单位联考备考中,如何科学备考综合应用能力(A)并最终拿到高分?本篇将着重聊聊关于综(A)的那些“干货”。
一、拨云见日:综合应用能力(A)?
综合应用能力(A)是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中,专门针对相关“综合管理类”岗位设置的考试科目。这直观体现在:试题给考生设置管理者角色,并将其带入典型的管理岗位工作情境,考查考生能否胜任相关管理类岗位工作的能力。来看模拟题样题:
假定身份:假如你是B是环保局局长助理小赵,根据背景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通过分析上面的样题,我们可以提取出以下这些有效信息:
1. 题型设置有规可循。
整个题型围绕“提出问题(1题和2题)—分析问题(2题和3题)—解决问题(4题至7题:办事+办文办会)”来进行设置。通过题型设置,可以把脉命题人的命题思路,从而更好的、有侧重点的去学习相关知识点。
2. 题型考查面广而深。
既考查到了单个主体(人)的问题,也考查到了综合主体(单位/政府行政机关)的问题;既考查到了问题及其原因、影响,也考查到了如何解决问题;既考查到了对于观点的分析评价能力,也考查到了综合应用相关知识胜任工作的能力;既考查到了机关单位管理角色情境中如何办事,也考查到了机关单位工作中如何办文办会。故考查能力全面,且非常具有针对性。
3. 常考题型经久不衰。
信息归纳题、解决问题类题、事务性文书写作题在综合应用能力(A)中属于考查频次极高的题。这一点,可以通过后期大量的训练来有针对性解决,当然也是各位考生需要花大气力练习的。
4. 新题型须引起关注。
2021年下半年事业单位联考中出现了新题型——分析评价类题(第3题),所以其极有可能会再次出现在2022年事业单位联考中。这类题需要对材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佐证延伸,并且对于字数有严格限制,故具有一定的难度,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
5. 注意科目区别对待。
可能有考生拿到综合应用能力(A)类试题,直接将其等同于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运用《申论》答题思路去作答。其实,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点。例如:(1)综合应用能力(A)比较注重用理论框架做支撑,难以大面积从文段材料摘抄形成答案;(2)综合应用能力(A)更加侧重的是胜任事业单位综合管理类岗位工作所具备的一些能力,和《申论》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有所不同;(3)综合应用能力(A)不考大作文(议论文),考查的多为事务性文书(应用文)。
二、先人一步:科学备考综合应用能力(A)
1. 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规划。
综合应用能力(A)不同于职测科目,它是基于考生对相关实际工作的理解而作答。由于其主观性较强,加之考生们缺乏机关单位工作经验,所以学习是个“慢热”的过程。有些考生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复习规划,时间安排混乱无效,加上答案与参考解析有较大差距,导致心态浮躁,认为“学不好”,难以安心学下去。所以建议考前做好规划,给自己2个月时间按部就班地学,就可以比较好地在综合应用能力(A)上提分。建议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 一定要动起笔来,学会总结。
如何破解“听会写废”这一难点?首先,必须要迈过心里那道“坎”,一定要敢于动笔。其次,“光动笔、不思考、不总结”,也是一大误区。建议每一道题的答案对照参考解析,看看哪些要点写到了,哪些要点没有写到,可以标记在自己的答题卡上(或者错题本上),定时复习。后期,遇到相似的题可以模仿书写。一定要相信,模仿写的效果会比乱编造写的效果来的更快更好。
3. 建议练习真题为主、模拟题为辅,做到有机结合。
真题的区分度和难易程度把握都比较好,比较适用于前期积累练习,且可以通过“铅笔作答,多次练习”的方式提高做题效果;模拟题相较于真题来说可多作为后期拓展新题型、拓宽答题视野之用,二者使用需要做到有机结合。对于模拟题中出现的新题型(案例分析题的新颖精准有针对性的表达、新型事务性文书文种),一定要厘清思路和要点,注意积累,举一反三。
4. 答案书写要书面化、规范化。
答案的最终呈现建议书面化,避免口语化的大白话;规范化答案的书写要有关键词+要点,有条理,不乱涂乱画,字迹工整即可。
以上是关于2022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A)相关的复习备考建议。如需具体信息,可关注“安徽华图事业编招考”微信公众号。预祝各位考生综合应用能力(A)能上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