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用能力用温度]陕西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试题(A类):考前模拟题(八)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最新考试信息:[综合应用能力用温度]陕西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试题(A类):考前模拟题(八),包含报名时间及入口、考试时间、笔试内容等信息,更多综合应用能力请查看:综合应用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劳动环境在不断改善,但因为现实需要,高温环境下的工作人群一直存在,比如环卫工、建筑工、快递员、交通警察等。针对这部分特殊劳动者,2012年出台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明确对高温劳动保障做出相应规定:如用人单位应根据天气调整作息时间;高温天气来临前,用人单位应对有关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等。

然而多年来,高温津贴的落实一直是个难题。有很多工地为了赶工期,让工人顶着烈日酷暑加班干活。在炎热的杭州地铁6号线奥体中心施工现场,贵州人代群是工地的保洁清洁工,她说并不知道高温津贴如何发放,目前只有一天领到两瓶盐汽水降暑。

在北京街头对数名建筑工人、快递师傅、停车场管理员等户外劳动者的随机走访中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表示没有拿到高温津贴,有的说不了解相关政策,有的说知道政策却并不敢向领导要。在北京西城区某停车场,一位管理员说:“给不给还不是老板说了算。”

不按时、不按标准发放高温津贴的情况多年来也一直存在。据了解,2016年夏天在东部某个副省级城市集中开展用人单位夏季防暑降温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中,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发现,有的单位高温津贴没有随6、7月份的工资一起发放,而是要等到9月份时集中发放;有的单位不了解新的高温津贴发放标准,依然按照旧标准进行发放。

一些地区的高温津贴标准多年不变,未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及天气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广东现行的高温津贴标准制定于2012年,每人每月150元,然而多年过去了津贴标准始终停留在最高150元的水平。

有人说:高温津贴对于那些真正需要的人来说,那就是水中月、镜中花,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来说,落实起来肯定没有问题,但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兄弟来说,能够喝上一碗绿豆汤已经算是不错的福利了。你还没法闹,你闹喊你走人,人家建筑工地有的是人,部分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支付高温津贴可能面临实际困难,需要在保障劳动者权益与为企业减负之间寻求平衡点。

一方面是高温津贴发不发、发多少的问题,另一方面,即使发放了高温津贴,工人们的工作环境也有待改善。工人持续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对于因不能承受工作强度造成的工伤,与之相对的工伤赔偿、医疗救助能否保障到位,用人单位尤其是工地应当采取措施。

就如何切实保障劳动者高温环境下的权益谈谈你的建议。(35分)

要求:针对性,可行性,3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保障劳动者高温环境下的权益应做到:

第一,做好宣传工作。做好降温防暑知识以及高温津贴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鼓励劳动者积极维护自己高温环境下的权益,制定匿名投诉相关制度。

第二,强化政策监督。劳动保障部门加强对各单位落实高温津贴政策的监督,督促有关单位和部门按时按标准发放高温津贴,对违规者予以严厉处罚。

第三,给予政策扶持。对于生产经营出现困难,没有能力支付高温津贴的小微企业给予一定补贴,保障高温津贴落实到位。

第四,科学制定标准。适当提高标准,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天气情况对高温津贴标准进行适当调整。

第五,做好医疗赔偿工作。对于工人持续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对身体造成的损伤,应把工伤赔偿、医疗救助工作做到位。

 

标签:高温   津贴   标准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sydw.cn/zhyynl/43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