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1如何考察校园文化活动?
从活动内容上看,校园文化活动主要包括课外科技活动、课外文体活动。
课外科技活动:指学校在课外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组织的各项科技活动。学校要有激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活动平台和具体措施,学生科技活动要有组织机构、有计划、有场地和经费保障;分析学生参与面时,应以较长时间、系统地参加其中一项或几项的人数计入,这一人数约占当年学生总数的多半,即可视为学生参与面较广。
课外文体活动:指学校在课外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组织的各项文化体育活动。专家除考察学校或教学单位组织的大型文体活动外,还要了解各种学生社团组织是否活跃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所起的作用。
2现行评估方案中与学生相关的内容和要求有哪些?
(1)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优良。(2)学风建设和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措施得力,效果好。(3)校园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丰富活跃,多数学生积极参与,效果好。(4)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达到要求,具备了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5)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有较多的研究实践成果和省部级(含)以上奖励。(6)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及教学效果比较满意。(7)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心理素质培养方面,措施完善、有效,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好、心理健康,表现出良好的社会责任感。(8)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85%;学生身心健康。(9)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较高。(10)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本地区高校平均水平; 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3什么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和能力?
基本理论是指学生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的基本理论掌握及其应用能力。基本技能是指基本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能力、交流能力、创新意识等。专业知识指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的掌握。专业能力是指学生具备了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
基本理论是指学生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的基本理论掌握及其应用能力。基本技能是指基本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能力、交流能力、创新意识等。专业知识指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的掌握。专业能力是指学生具备了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
4评估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现状、实际合格率, 判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基本素质和进一步学习、发展的基础。(1)学校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提高的总体设计(培养方案);(2)选修课程;(3)文化科技活动氛围;(4)学生在校成绩(进行考试改革,实现考试“严肃 考试纪律,严格处理考试作弊和协同作弊,严格考试管理”等“三严”为 前提);(5)在可比较的考试与竞赛中的成绩;(6)专家组调查中的成绩;(7 )专家组实地考察结果。
5影响学生毕业论文的因素有哪些?
(1)选题: “一人一题”,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能否达到教学计划对本教学环节所规定的目的。(2)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比例(50%)。(3)指导教师:一般指导毕业论文不超过5-7人,指导毕业设计,学生数可适当多些,10人左右。有否科研工作背景非常重要。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适当,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交流、讨论。(4)工作条件:学校提供的实践条件、参考资料、工作环境能满足课题需要,且使用方便。(5)管理规范化:学校有较合理科学的关于毕业环节的管理制度,包括:A.应达到的教学目的;B.选题原则;C.指导教师的资格;D.学生进入毕业环节的资格认定;E.体现不同专业特点的质量标准、评分标准、答辩程序等。
6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时应注重哪些能力的培养?
(1)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开题、立论、资料收集、方案比较、调查、实(试) 验、总结、提炼观点或结论等方面看。(2)对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联系实际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应用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3)在工作中应用各种工具的能力。(4)撰写科研报告、论文和表达、交流的能力。(5)在工作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尊重他人劳动。
7如何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
指学生从事所学专业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考察时要了解学校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的总体设计,了解选修课程开设情况,学校的文化科技氛围,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反映的实际水平;考察了解教师的行业地位,教师的科研情况;毕业设计课题的实际来源比例;学生行业、专业、学科等大赛的获奖情况;就业专业对口率;学生获得职业资质的情况;教师获得职业资质的情况;学校专业评估、专业认证的情况;学校对专业能力自我评价方式。
8如何考察校内外评价?
校内评价:主要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或与师生的随机交流,了解师生对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感受和评价。
校外评价:该指标的目的是看社会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的评价,是看社会对该校人才的需求。可以通过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与当地的控 制线的差异、第一志愿录取率、新生报到率,用人单位对该校学生的反映、 校友的反映、家长对学校的评价、毕业生评价、媒体对学校的评价等信息,反映学校在社会声誉中所处的地位。
9如何考察就业?
考察就业率,主要看应届学生的初次就业率是否达到本地区高校平均水平,学校促进学生就业的措施和效果,了解学生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就业岗位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
考察就业质量,主要看毕业生就业岗位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发展潜力等。
10教师如何做好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准备工作?
(1)认真学习评估文件,深刻理解评估指标内涵,准备把握评估标准,积极参加评建工作。
(2)主动关注学校评建工作进展,了解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了解 学校办学基本情况和教学工作总体情况。
(3)认真备课,按照相关要求上好每一种类型的每一堂课,有效促进教学互动,切实提高课堂质量。
(4)各种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都要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建设优良教风、学风、校风,营造文明优美的校园育人环境。
(5)扎实做好作业批改、考试命题、试卷评阅、毕业设计(论文)、实验实习指导等工作。
(6)认真做好教学文件、教学档案工作,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周历、教案、讲稿以及过程总结考核材料等。
(7)配合学校、院(系、部、中心)做好各项工作,按要求及时提供个人相关材料,如证书复印件、论文复印件、其他能够反映教学和科研水平的证件等。
(8)按照学校、院(部、中心)工作进程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了解学校、院(部、中心)概况,掌握教学工作情况;严格执行学校及本部门教学工作的有关规定,配合所在部门,做好试卷、毕业论文(设计)及业务档案等资料的归档工作。
(9)加强教室、实验室等教学环境建设,自觉做好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确保仪器设备完好,环境干净、整洁;开放实验室,做好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