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模拟试卷(七)
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七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
A.昆体良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2.教育不应该再限于学校围墙之内,体现了( )教育理念。
A.前制度化
B.制度化
C.非制度化
D.前三者兼有
3.有人把教育隐喻为“塑徒”,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种观点在人的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 )。
A.遗传决定论
B.成熟论
C.外铄论
D.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4.小明在一次语文考试中获得了好成绩,他觉得获得高分的原因是自己本来就是学习语文的料,这实际是将成功归功于( )。
A.努力
B.运气
C.难度
D.能力
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或解决某类作业与习题,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形成技能技巧。这种教学方法是( )。
A.指导法
B.练习法
C.演示法
D.实验法
6.某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还鼓励学生通过“我和爸爸比童年”活动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该教师运用的德育原则是( )。
A.正面疏导
B.因材施教
C.长善救失
D.知行统一
7.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8.课外活动根据各学校、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或学生的不同愿望开展,说明它具有( )。
A.实践性
B.灵活性
C.资源性
D.娱乐性
9.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
A.个别教学制
B.道尔顿制
C.班级授课制
D.分组教学制
10.心理学家汉密尔顿最先做了注意品质的实验,他在地上撒了一把石子,发现人们很难在一瞬间同时看到六颗以上的石子。这反映的是( )品质。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稳定
11.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12.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C.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13.把若干相关学科内容加以筛选整合后,按照一定的体系合为一体的课程形态是()。
A.学科课程
B.行动课程
C.核心课程
D.综合课程
14.教育手段单一、内容简单,主要传授生产生活技能的是( )。
A.原始社会教育
B.奴隶社会教育
C.封建社会教育
D.近代教育
15.教育目的不仅为教育指示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的未来方向,而且还提供了现实教育问题解决的具体路径。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功能。
A.定向功能
B.调控功能
C.评价功能
D.激励功能
16.当有学生中暑时,下列选项中做法错误的是( )。
A.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处
B.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
C.让病人躺下,垫高头部
D.服用仁丹或十滴水等药物
17.当人们从暗处来到光亮处,刚开始会觉得目眩,看不清周围的东西,过一会儿视觉才能恢复正常,这一过程叫做( )。
A.暗适应
B.明适应
C.前摄抑制
D.后摄抑制
18.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种现象叫做(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刻板效应
D.晕轮效应
19.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迁移的是( )。
A.学生学习解决一元二次方程,教师测验一元二次方程
B.学生学习古诗文后,教师让学生默写
C.学生刚学习一篇文章,教师设置真实情景演示出来
D.学生学习一位数加法,作业是两位数加法
20.小型分散,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这种课外活动形式是( )。
A.科技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人活动
D.学科活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21.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基本规律?
22.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哪几种?
23.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4.材料:
学生小刚在老师上课写板书时,手指常常不自觉地敲打桌子,发出“嗒嗒嗒”的响声。有的老师警告说:“是谁?不想听课就出去!”可是这种情况总也制止不住。一位音乐老师上课时发现了这个情况,课后找到小刚。小刚怯生生地站在老师面前,等待老师批评。但是老师没有责备他,而是笑着说:“我发现你节奏感非常好。你可以参加学校的乐队,做一名鼓手。但有一个条件,你在上课时要认真听课,遵守课堂纪律,不要再敲桌子了,好吗?”小刚点点头,热泪盈眶。他在乐队里很努力,进步很快,而且上课再也不敲桌子了。
问题:
(1)案例中的音乐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体现了哪条德育原则?
(2)音乐老师的做法对你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哪些启发?请简要分析。
25.材料:
王老师今年刚刚担任五年级(1)班的数学老师,他对提高班里的数学成绩信心十足。在王老师看来,提高数学成绩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多练习、多做题,为此他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特别严格。每天都要留大量的练习题,中午休息的时候也要在班里巡查、监督学生写作业,并让家长晚上监督孩子把作业写完。学生的作业中一旦出现错误,都要改正好几遍,再默写好几遍,有的还要写检查保证自己不会再犯错误。王老师还会时不时的进行班级小测验,在本应讲授新知识时突然考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初一段时间,班里的数学成绩在全年级提高的很快,但时间一长,王老师发现班里的学生学习精神头很差,上课总是打瞌睡,学生家长对他的教学工作也有埋怨,甚至有个别家长向校长反映由于数学作业太多,练习强度太大,给孩子们造成很大压力,希望更换数学老师。
问题:
(1)请对王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2)如果你是王老师,结合桑代克的有关学习理论和小学生学习特点,谈谈你将如何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 6 小题,任选 1 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 1 小题计分,40 分。考生可按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 为中文与社会,27 为数学与科学,28 为英语,29 为音乐,30 为体育,31 为美术)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2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选自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 10 课《纸的发明》)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任务:
(1)请对本文的内容主旨及结构做简要分析。(10 分)
(2)如指导小学中年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设计一个教学过程,指导学生了解纸的发明过程。(20 分)
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亿以上数的认识》)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请说一说本节课在整个小学课程中的地位。(10 分)
(2)试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设计本节课主要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 分)
28.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选自沪教牛津版四年级上册第三模块 Unit 2 Around my home)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关键。(10 分)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和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 分)
29.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选自北京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课《飞飞曲》)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10 分)
(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唱好歌曲”(在学生音高、节奏、词曲结合基本无误的基础上,依据作品特点,合理进行歌曲处理)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10 分)
30.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接力跑【30~40 米迎面接力跑】)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30~40 米迎面接力”的教学重点、难点。(10 分)
(2)如果指导水平二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技术教学环节的步骤并说明设计理由。(20 分)
31.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选自: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 3 课《水墨画蔬菜》)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水墨画(国画)的艺术特点?(10 分)
(2)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该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水墨蔬菜欣赏与创作”内容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后台踢小编领取答案,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东方胖胖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