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数学物理容易辅导,语文英语难以提分(二)
初中数学的脉络十分清晰,一边是代数部分,从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四则运算升级到代数式(整式和分式)的加减乘除,再由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拓展到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另一边是几何证明部分,从点线面体的初步认识开始,进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随后沿着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形的相关定理步步展开。两条主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逐渐的数形结合融为一体。
如果一个学生的分式方程解不明白,肯定就是因式分解不太熟练,十有八九整式的乘除也有问题;要是四边形的证明一筹莫展,基本上就是三角形的相关定理没有学好,继续追溯就是三线八角基础不牢。
虽然学生自己不知道哪里没有学好,但是经验丰富的老师是站在足够高处的,只要看看学生的错题就能明察秋毫,因为每个板块系列之间的因果逻辑链条是清晰可见无处隐藏的。所以说数学的补习是相对容易的,只要找出了问题所在,就补齐短板强化弱点好了,只要学生不是太笨太不听话,想要提高成绩就不是难事。
当然总有个别学生是教不出来的,尤其是各科成绩都不好的,比如初一上学期才六七十分下学期就掉到三四十分的,他们不光是数学基础不好,继续学习的后续能力更是严重不足。
小学数学就是实用算术,初中引入了代数式与函数模型概念之后才叫数学。脑力与体力一样,都是需要不断的升级进化才能适应形势的。基础的体能测试都通不过的人,是不可能打好篮球踢好足球学会自由体操技巧的;分数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小数的互化都不熟练的学生,必然也是学不好整式的乘除分式的加减法的。
同理,数学是物理的基础,物理几乎就是数学的综合应用题,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学到物理的时候都是举步维艰的。即便是那些平时数学成绩尚可的学生,学习物理的时候也可能不会顺风顺水,因为他们擅长的是普通的简单计算,不是应用题的数理逻辑。
但是物理相对数学总是容易的,因为数学基本上就是一路向上的步步紧跟,一两个单元学不好就像上面的楼梯断了几个台阶,想要上去就要手脚并用的不顾形象或者借用辅导老师的梯子。而初中物理却被分成了大致独立的几个板块,相互之间几乎不受影响。
最重要的部分是力学板块,包括八上最后一章的质量和密度加上八下的整个课本,大致占到中考总分的一半;其次是整个九上的电学五章,占到中考总分的大约1/3;然后还有八上的光学声学和九下的磁学热学几个小重点,初中物理基本上就是这点东西了。
这种板块分割的状况总体上对于学习是利大于弊的,因为原则上即便是你最初的声学光学部分没有学好也不耽误后续的力学学习,同理即便是八下的整个力学是零基础也不会影响你上了初四继续学习电学。当然,所有内容背后的数理逻辑思想是一致的,这部分学不会的那部分同样难以学好。
这种情况在补习的时候就可以化整为零逐个解决,极大的降低了提升难度。数学却不能这样了,如果你到了八九年级成绩还是很差的话,就会因为需要补习的关联内容太多而难以下手了,弄不好是要回到初一从头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