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是作答的关键部件,材料逻辑既包含材料各段之间的内部逻辑,也包含材料的框架逻辑;只有将两个部分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才能把握材料主要内容,为作答提供相应的方向和依据,更好的疏通作答脉络。
综合A材料整体涉及类型较多,案例型、观点型、数据型、表格型等材料交织分布,并且材料内容表述相对的生活化、情景化,增加了整体要点把握的难度。案例型材料主要围绕核心案例主体分析其面临的现实生活处境,主要的做法以及后期取得效果等方面展开。观点型材料,把握材料中不同主体的观点核心,把握差异,总结共性,为作答的分层分类间接提供方向。数据型、表格型材料需要我们深入分析数据背后所反映的核心内容,通常也是要点选取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版块,一般会作为沟通协调或公文写作的背景呈现。材料的整体阅读方向明确后,材料的逻辑呈现一般以总分为主,公文写作则以总分总的逻辑居多。
材料逻辑宏观把握之后,最为重要的方面还是要落实到作答这一维度。归纳概括和提出对策题目结合现实生活和工作的具体情境呈现总分的作答逻辑,按照题干的核心作答任务和作答要求书写即可。应变处理要把握矛盾事件或投诉事件的轻重缓急,按照以人为中心的核心作答原则,明确事件的突破口、关键点,结合岗位职能,综合运用外部资源,逐一解决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沟通协调根据具体的工作情境,把握好情感和工作之间的有机连续,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按照感同身受、阐明利害、提出措施、明确要求的层层递进逻辑展开问题分析和作答,最终达到沟通的目的和效果。公文写作重在按照材料整体的前后逻辑顺序,逐段分析提炼,总结要点共性,按照开头、主体内容和结尾总分总的逻辑架构进行作答即可。
综合A和申论作答有内外的联系和区别,因此在整体作答的过程中要注重要点提取的准确性,材料阅读的针对性,事件处理的全面性,文字表达的规范性,从材料本身出发,贴合具体的现实生活实际,注意区分应然与实然;找准题干和材料的连接点,疏通作答的脉络,减少前后穿插,反复书写,使得作答既有外在书写条理的“面子”,又遵循了内在前后衔接到位的“里子”,实现真正的有机贯通。
备考交流
(责任编辑: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