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案例分析(60分) ✈案例1 【案例整体分析】 ✈案例2 【案例整体分析】 ✈案例3 【案例整体分析】 SO ☆问题一: 请评析案例1中班主任做法的可取之处,不超过300字。(15分) 【答题要点】 【评分标准】 ☆☆问题二: 对比分析案例2和案例3中班主任的做法。不超过400字。(20分) 【题目分析】 【答题要点】 【评分标准】 ☆☆☆问题三: 结合案例给你的启示,谈谈班主任如何协调好教育资源教育学生?不超过400字。(25分) 【题目分析】 【答题要点】 【评分标准】 以上 就是第二篇:案例分析60分 你要做的就是 快速提炼案例的中心意思 精准找到答题要点 运用做题的技巧 这样,你不拿高分都难~ PART 1:评分标准 (1)一档13-17分,最高分控制在17分(不得高于)。 PART 2:评分标准 (1)一档10-13分,最高分控制在13分(不得高于)。 PART 3:评分标准 (1)一档17-25分,最高分控制在22分(不得高于)。 王老师是某中学七年级的班主任,下面是她的工作日志: 日志1: 日志2: 【案例整体分析】 问题来了 1、结合王老师的两则日志,谈谈王老师行为的可取之处与不可取之处,不超过400字。(20分) 【答题要点】结合两个案例 2、如果你是王老师,面对日志2中学生的表现,该如何处理?不超过200字。(15分) 【题目分析】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不超过400字。(25分) 【题目分析】
“陈老师,小飞跟数学老师起了冲突,差点动手,数学老师直接把他告到德育办公室去了!”原来数学课上,小飞把新买的新式雨伞拿出来显摆,被数学老师发现后要求收起来。结果小飞不但不听劝,又三番四次在数学老师回头写字的时候撑开又收起,数学老师忍无可忍地去拿伞,结果被小飞推开了,还质问数学老师有什么资格拿走他的伞!之前数学老师和小飞之间的短信侮辱问题还没平息,这会儿又起波澜。这次,用“怒火中烧”已经不足以表达数学老师的心情了,再加上五十来岁的数学老师使用“雷霆”手段由来已久,脾气也颇执拗,所以他直接跳过了我这个班主任告到了德育办公室。
这件事情还是比较严重的,于是我决定花大力气把这件事从根上解决。首先,我通过电话请小飞的父母来校,共同处理了小飞用别人的号码给数学老师发辱骂短信的事件,让小飞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同时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在班中也严肃了纲纪,重申了遵守班规的重要性。其次,我借助于课下闲聊的机会,告诉学生数学老师的教育和教学的成功,他的两个孩子全部上了名校,而且还申请到了去国外名校读书的机会,而且他的许多学生在中考中获得了巨大的进步,考到了极高的成绩。又把上届学生对数学老师的好评讲给学生听,增强了数学老师的威信。最后,我借助下班后的时间,在办公室与数学老师进行了交流沟通,他作为一名老教师,一定有许多的教育经验,我一边聆听了他提出的好方法,一边给予了积极的反馈,建立了一座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之间的信任的桥梁。
自从我班换了英语老师后,英语课的纪律一直不太好。通过多次的巡视我发现,很多学生根本不是偷偷在讲话,而是在光明正大地讲,但他们看到我时瞬间安静下来。我为此批评过也惩罚过学生,也和他们讲过道理,学生也表示保证遵守纪律,可是我一走嘈杂的状况依然如故,我不由得有些埋怨英语老师。
一天,英语早读课已经上了十分钟了,我在隔壁办公室听到杂乱的声音此起彼伏,终于坐不下去,走到教室才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正边闲聊边看笑话似地欣赏着英语老师当众批评两名讲台前的同学,稍听会儿我就知道原来是这两名学生又没做英语家庭作业。英语老师的语言有些冲,一副不管不顾的样子。
我皱了下眉走到英语老师身边,委婉地说:“于老师,这两名学生课后再处理吧,下面这么多学生在等着呢。”没想到英语老师发飙了:“这两名学生总不做作业,我不应该即时处理吗?课后我没时间再来处理!”我有点不服了,声音冷硬下来:“可是这样侵犯了其他绝大多数学生的权利,浪费了他们的时间。”我的话更刺激了英语老师,她以更冷的声音说:“我的课堂我作主,我有权利决定怎么做,不用你来说!”我也怒火上涌,摆下一句话走出了教室:“班主任有义务协调师生之间的这种状况!”坐在办公室良久,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早读课结束,英语老师捧着作业本走进办公室,来找我谈话。她在几次要求我听她讲完的情况下,长篇阐述了她的观点:我无权干涉她的课堂。她说完后,我发表了与她大相径庭的观点,她又接连反驳。我觉得很无味,伸手作了个请离开的姿势,说两人的观点完全不合,没必要谈下去。她气冲冲地再次重申了她的观点,又要求我做好班主任的工作,把班带好,不要对她指手划脚。两人不欢而散,自此开始冷脸相对,不相言语。
我在做班主任时,曾做过一些有效尝试。一位年长的老教师,长相严肃,性格内向,课堂上严谨有余,活泼不足。他对学生不冷不热,学生对他敬而远之,他的课堂上学生不愿听,教师不想讲,师生之间格格不入,代沟很深。发现这一情况后,班会上我就启发学生,讨论怎样才能调动这位教师讲课的积极性,改变这位教师的性格,让他乐教善教。我就帮助同学出点子,每当这位教师进班时,由值日班长递上一杯热开水,每当课讲得精彩时,全班就报以热烈的掌声,有意识的安排一些这位教师认为调皮的学生向他问问题,为他拿教具,每逢节日时会动员学生代表为教师献鲜花、送贺卡,或要求学生回家让家长给教师发一条表示祝贺或感谢的短信息。人非草木,谁能无情。这样坚持下来,一学期后师生关系有了根本好转,以前学生见到这位教师或逃或躲,抑或擦肩而过,行同陌路。如今一下课就围着他不愿离开,或说说笑话,或问些问题,其乐融融。教师也不再懒得上班,一有空就到班里转转,或个别辅导,或找学生谈心,用这位教师的话说,一天看不到学生,心里就落得慌。师生关系融洽了,感情增强了,教师上课来了劲头,学生听课也有了精神,教学效果自然会好起来。殊不知这一切的改变,都是我这个班主任幕后导演的结果。
从题目设置来看,对比分析两个案例,而且主体是班主任,由此可以看出第二个案例属于反面案例,而这个案例属于正面案例。
(2)树立教师威信,通过具体事例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代课教师的威信。
(3)主动与教师沟通,化解了师生矛盾。
(1)一档11-15分,最高分控制在13分(不得高于)。
①案例提取核心要点与《题目答题要点》匹配(意思相近即可)
②论述简单明了,案例白描和结果分析清楚,有层次。
③对案例的整体态度清楚明确,是非分明。
④卷面赏心悦目,文字书写清楚,答案整体结构清晰,适当有文采。(此点除非文字无法识别,否则不掉档,仅影响最终该档位的具体主观分值)
(2)二档6-10分,无最高控制。
①案例提取核心要点与《题目答题要点》匹配2点(意思相近即可)
②论述过程主次不清。
③对案例的整体态度不明朗。
④卷面赏心悦目,文字书写清楚,答案逻辑清楚。(此点除非文字无法识别,否则不掉档,仅影响最终该档位的具体主观分值)
(3)二档0-5分,无最高控制。
①案例提取核心要点与《题目答题要点》匹配1点(意思相近即可)
②论述过程主次不清。
③对案例的整体态度错误。
④卷面混乱,字数不足。
(1)遇到问题后没有及时主动的与英语老师沟通;
案例3中班主任的好处有:
(2)对代课教师课堂的尊重方面,案例2中班主任看到班级问题后直接在课堂上指出老师的问题,不尊重教师的教学,导致问题升级;而案例3中班主任让同学们在科任老师的课堂上给与老师应有的尊重和反馈,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达到良好转化效果。
(3)在事后沟通上,案例2中班主任没有换位思考,一味地从班级管理的角度强调老师的错误,这导致了矛盾无法调和。而案例3中班主任并没有就科任老师的问题进行直接沟通,而是在背后不断的化解矛盾,形成良好的局面。
(1)一档13-20分,最高分控制在17分(不得高于)。
①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与《题目答题要点》匹配(意思相近即可)
②每一点措施中的具体实施可行性高。
③处理问题的措施能够遵循先主后次、先小后大、及时处理、消除影响、端正风气的基本原则。
④卷面赏心悦目,文字书写清楚,答案整体结构清晰,适当有文采。(此点除非文字无法识别,否则不掉档,仅影响最终该档位的具体主观分值)
(2)二档7-12分,无最高控制。
①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与《题目答题要点》匹配度3条(意思相近即可)
②有个别措施中的具体实施可行性高,其他措施不详细。
③处理问题的措施能遵循一定的原则,但是模式化强,套路化强。
④卷面赏心悦目,文字书写清楚,答案整体结构清晰。(此点除非文字无法识别,否则不掉档,仅影响最终该档位的具体主观分值)
(3)三档0-6分,无最高控制。
①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与《题目答题要点》匹配度1-2条(意思相近即可)
②措施不详细,无可操作性。
③处理问题不计后果,只回答方向,没有具体赶紧意见,或者实施可能会适得其反。
④卷面混乱,字迹无法识别,逻辑跳跃。
从案例2中可以看出班主任不尊重教师、不主动沟通、不能换位思考
从案例3中可以看出班主任主动解决矛盾、利用学生转化教师。
(1)充分发挥主动性,及时处理矛盾
(2)尊重各方教育力量,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
(3)公平公正的处理矛盾
(4)调动教育力量的主动性
(1)一档17-25分,最高分控制在22分(不得高于)。
①案例提取核心要点与《题目答题要点》匹配(意思相近即可),能够结合所有案例提出相应的启示。
②论述简单明了,案例白描和结果分析清楚,有层次。
③对今后的工作启示措施合理,可操作性。
④卷面赏心悦目,文字书写清楚,答案整体结构清晰,适当有文采。(此点除非文字无法识别,否则不掉档,仅影响最终该档位的具体主观分值)
(2)二档9-16分,无最高控制。
①案例提取核心要点与《题目答题要点》匹配度60%(意思相近即可)。
②论述简单明了,案例白描和结果分析清楚,有层次。
③对今后的工作启示措施不清楚。
④卷面赏心悦目,文字书写清楚,答案整体结构清晰。(此点除非文字无法识别,否则不掉档,仅影响最终该档位的具体主观分值)
(3)三档0-8分,无最高控制。
①案例提取核心要点与《题目答题要点》匹配度20%(意思相近即可)。
②论述不清楚,不能结合案例。
③对今后的工作启示措施不清楚。
④卷面混乱,字迹不清,思维跳跃。
①案例提取核心要点与《题目答题要点》匹配(意思相近即可)
②论述简单明了,案例白描和结果分析清楚,有层次。
③对案例的整体态度清楚明确,是非分明。
④卷面赏心悦目,文字书写清楚,答案整体结构清晰,适当有文采。(此点除非文字无法识别,否则不掉档,仅影响最终该档位的具体主观分值)
(2)二档7-12分,无最高控制。
①案例提取核心要点与《题目答题要点》匹配60%匹配(意思相近即可)
②论述过程主次不清。
③对案例的整体态度不明朗。
④卷面赏心悦目,文字书写清楚,答案逻辑清楚。(此点除非文字无法识别,否则不掉档,仅影响最终该档位的具体主观分值)
(3)二档0-7分,无最高控制。
①案例提取核心要点与《题目答题要点》匹配20%匹配(意思相近即可)
②论述过程主次不清。
③对案例的整体态度错误。
④卷面混乱,字数不足。
①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与《题目答题要点》匹配(意思相近即可)
②每一点措施中的具体实施可行性高。
③处理问题的措施能够遵循先主后次、先小后大、及时处理、消除影响、端正风气的基本原则。
④卷面赏心悦目,文字书写清楚,答案整体结构清晰,适当有文采。(此点除非文字无法识别,否则不掉档,仅影响最终该档位的具体主观分值)
(2)二档5-9分,无最高控制。
①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与《题目答题要点》匹配度60%(意思相近即可)
②有个别措施中的具体实施可行性高,其他措施不详细。
③处理问题的措施能遵循一定的原则,但是模式化强,套路化强。
④卷面赏心悦目,文字书写清楚,答案整体结构清晰。(此点除非文字无法识别,否则不掉档,仅影响最终该档位的具体主观分值)
(3)三档0-4分,无最高控制。
①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与《题目答题要点》匹配度20%(意思相近即可)
②措施不详细,无可操作性。
③处理问题不计后果,只回答方向,没有具体赶紧意见,或者实施可能会适得其反。
④卷面混乱,字迹无法识别,逻辑跳跃。
①案例提取核心要点与《题目答题要点》匹配(意思相近即可),能够结合所有案例提出相应的启示。
②论述简单明了,案例白描和结果分析清楚,有层次。
③对今后的工作启示措施合理,可操作性。
④卷面赏心悦目,文字书写清楚,答案整体结构清晰,适当有文采。(此点除非文字无法识别,否则不掉档,仅影响最终该档位的具体主观分值)
(2)二档9-16分,无最高控制。
①案例提取核心要点与《题目答题要点》匹配度60%(意思相近即可)。
②论述简单明了,案例白描和结果分析清楚,有层次。
③对今后的工作启示措施不清楚。
④卷面赏心悦目,文字书写清楚,答案整体结构清晰。(此点除非文字无法识别,否则不掉档,仅影响最终该档位的具体主观分值)
(3)三档0-8分,无最高控制。
①案例提取核心要点与《题目答题要点》匹配度20%(意思相近即可)。
②论述不清楚,不能结合案例。
③对今后的工作启示措施不清楚。
④卷面混乱,字迹不清,思维跳跃。
刚开学不久,我正为如何选一批能干的班干部发愁,这时一个男同学走进办公室,他走到我跟前说:“老师,我想担任班长。”我一愣,心里想,这学生胆子大。于是,我就可他:“为什么?”他跟我说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我听了后,想到刚好班上没班干部,就让他先试着干几天,如果表现不行就立即撤换。我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这之后,这位同学就担任了班长一职,起初,他对班级工作很热情、积极主动,我和全班同学也比较认同他,几周后,他慢慢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带头在自习课上打闹,纪律表现得不好,对班级工作也不太尽心了,同学们有了意见,我也开始有些不满意了。我就有了打算撤换他的想法,但又一想,先跟他谈谈再说。
后来,我跟他进行了几次交谈,我弄清了他现在为什么会有那样表现得原因。原来,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引起同学们和我的注意。我一想,确实,这几周班级工作非常多,我也往在是做好布置交待后就没多太注意,都是他领导现在班上其他班干部完成的。而对这一切,我也没有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评价,因此他心里有了想法。
了解这些后,我对他进行一番教育,既对他前面的工作成绩给予了肯定,也指出了一些不足,同时又给他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必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给全部同学做出表率。当然,我也提醒自己要对班干部的工作要多加指导,对取得的成绩要及时肯定,对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批评指正。
从这以后,这位同学对班级工作又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我对他的工作也及时给予指导与定,慢慢地他的工作越来越被全部同学认可。民主选举时,他以高票数当选班干部,而班级工作也步入正轨,他成了我班级工作的有力助手。
由此可以看出其优点是:
(1)能够肯定和信任学生;
(2)能够客观的了解情况;
(3)能够改正自己的问题。
缺点是:对班干部的工作没有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下午一点多,马上就要上课了,我经过教室门口,往教室里看了一眼,发现教室黑板上还留着上节课的内容,想起来最近有任课教师反映我们班最近老是不擦黑板,眉毛便拧在了一起,大声地问道:“今天谁值日?为什么不擦黑板?”班上鸦雀无声。我见没人答应,火气上来,提高嗓门又问了一遍。
这时,坐在后排的钟明昊跑上来,匆匆擦了起来。这是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成绩靠后,经常拉我班成绩的后腿。只见他认真而有力的擦着黑板的每一角落,弄得教室内粉尘飞扬。此时,我说:“同学们,都瞧见了吧,这就是由于一个人的不负责造成的。”不知是谁小声嘟囔了一声:“今天不是他值日。”我的心微微一怔。
这时,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慢腾腾地站了起来,用几乎听不到的声音说:“今天……是……是我……值日。”我愕然了,干咳一声,说:“你先坐下,下回注意。”这时,钟明昊同学擦完黑板,低着头走到座位上。我无意中听到学生的窃窃小语:“王艳超不做值日,老师就不会责罚她;上次,我忘了擦黑板,就被罚了。”“谁叫你的成绩不好?”“老师就是偏心”……我呆住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可取之处是:
(1)能够肯定和信任学生;
(2)能够客观的了解情况;
(3)能够改正自己的问题。
不可取之处是:
(1)不尊重学生
(2)按照成绩区别对待学生。
(3)对班干部的工作没有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这道题问的是如何处理,要先找到学生的表现。
案例中共有三种学生的表现:
(1)是主动擦黑板的后进生
(2)忘记擦黑板的值日生(成绩好)
(3)窃窃私语觉得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偏心其他学生,
所以,要处理这个问题就要分别针对这三个情况分别处理。
【答题要点】
(1)表扬主动擦黑板的后进生,号召大家关心班级,向他学习,肯定他的行为。
(2)将值日生叫出来,单独提出批评,并且明确表示,学习成绩不是特权,每个人的进步是多方面的进步,不能只看成绩。
(3)进班级主动说明情况,明确表示值日生已经意识到错误,请大家以后共同监督每天的值日生。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
(4)可以开设“班级是我家”的主题班会,让大家主动热心班级事务。
从第一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做好班主任工作要做到:信任学生、及时指导和反馈学生的问题、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对学生有严格的要求。
从第二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最好班主任工作要做到:尊重学生、不区别对待学生、注意班级氛围营造。
将上述内容整理可以得出这道题的答题要点。
【答题要点】
(1)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
(2)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3)及时处理学生的矛盾和问题
(4)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5)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