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概念 辨析题,又叫判断说明题。顾名思义,在答题过程中需要先判断正误再做出详细解释。 02 特点 这种题是事业单位D类考试中难度最大、最贴近教材的一种题型。它主要是考查考生运 用教育综合知识辨别理论是非,分析、论证某一观点的正确与错误的能力。这种题型不仅可 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可以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辨析题要求学生既要求“辨”,即辨别观点是否正确,是否全面;又要求“析”,即对正确的观点分析原因,对错误的观点将其改正并分析原因,观点不全的要补充完整并分析原 因。既不能只辨不析,也不能只分析为什么错误而不分析为什么正确。 03 常见的辨析题陷阱 1.以偏概全 该类型错误的特点是题干中观点既有其合理性,同时又是不全面的。 【例题】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学校教育。 【解析】学校教育确实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除此之外还有遗 传、环境、主观能动性等。题干中把部分的因素当成全体因素,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2.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是将一些看似相似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 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概念用了其他概念的定义去解释。 【例题】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 注意。 【解析】题干中描述的实际是不随意注意的概念,但在开头偷换成随意注意了。对注意 分类不清楚的同学可能就会误以为对。 3.概念等同 概念等同是指将两个看似相同、实质不同的概念理解为完全相同的概念。 【例题】负强化就是惩罚。 【解析】负强化、惩罚都是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重要概念,但这两个概念的意思是 不同的。负强化指撤销厌恶刺激增加个体的行为反应概率,惩罚则是通过某种手段降低行为 反应概率,它们的目的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能等同。 4.比较优劣 在没有限定条件、范围的情况下,简单地将两个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 【例题】探究学习比接受学习更有效。 【解析】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作为不同的两种学习方式,是各有利弊的,不能在没有前 提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单纯比较。 5.绝对化 对事物的特点、作用或两个事物的关系的表述过于绝对。题干中常见词如“必须”、“一 定”、“总是”、“只要……就……”等。 【例题】动机与学习效果总是一致的。 【解析】注意“总是一致的”这个说法是绝对化的,一般遇到绝对化的都要认真考虑真 实情况是否更加复杂。就本题而言,动机与学习效果并不是完全的一致,因为有行为这个中介因素的影响,另外还要考虑“耶克斯-多德森”的作用。 6.因果不当 将本来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具有因果关系。 【例题】教育应该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所以教育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后面。 【解析】此题的前半句和后半句看似有一定道理,但如果联想维果斯基的理论,就知道 这个因果关系是不成立的。事实上,根据维果斯基的思想,教育可以引领发展、促进发展, 所以它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 04 解答辨析题思路 (一)判断 判断是答题的第一步,决定了整个答题的方向,是辨析题的基础。如何判断题干给出的 观点正确与否,也是困扰广大考生的一个难题。下面就如何判断观点,给出建议:如果辨题 本身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客观事实或是已公认的真理,即观点完全正确的题目,需要在答题时 第一步写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如果辨题与客观规律或事实完全背道而驰,即观点完全 不正确的题目,需要在答题时第一步写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如果辨题与客观规律或事 实不完全吻合,即观点片面的题目,需要在答题时第一步写出“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二)分析 分析以判断为基础,是辨析题的核心环节,需要考生运用大量理论知识来支撑自己的观 点,不仅考查考生的理论知识功底,还考查考生的灵活应用知识、辩证思维的能力。 题干中的语句或者是论断,一定是有理论来源的,所以,第二步就是理解问题,联系教 材相关知识点,抓住核心概念。这对广大考生的要求就很高了,要求大家对讲义内容吃准、 吃透,能够做到不同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这就需要大家对于教育基本理论中的核心 重点概念进行深入理解。题干中观点所涉及到的重要名词、概念,要在答案中加以解释说明。 (三)总结 辨析题最后一步得出结论,例如“综上所述,上述观点是正确的/错误的/片面的”。也 可联系实际适当升华题干的思想,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而不能……”。 05 辨析题答题模板 ①正确。 ②深入分析(解析概念,意义或作用) ③总结。(因此……) 2.错误型 (1)概念错误:题干当中只有一个概念 (2)关系错误:题干当中有两个及以上概念 第一种:概念错误 错误。 解析概念,并说明影响因素、内涵、或作用。 总结。 【例】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平均发展。 以上观点错误。 答题思路: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并不是德智体诸方面的平均发展。 因此,题干描述错误。 第二种:关系错误 错误。 指出错误:解析概念(题干中有几个感念就解析几个概念),并更正(这两个概念的关 系)。 总结。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同一概念。 以上观点错误。 答题思路: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总体要求,即不论初等、中等、高等 教育,还是理、工、农、医、师等,都要按照这个总的要求培养人。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 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 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因此,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不是同一概念。 06 考生常见失分原因 结合历年考试情况,总结出考生在辨析题答题环节失分原因主要有以下点: 1.判断失误,满盘皆输; 2.论据不全,答案残缺; 3.就事论事,缺乏依据; 4.答题失调,思路混乱; 5.不符要求,白白失分。 07 历年辨析题考点分布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