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用能力b类怎么提高:提高理综有什么好方法?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最新考试信息:综合应用能力b类怎么提高:提高理综有什么好方法?,包含报名时间及入口、考试时间、笔试内容等信息,更多综合应用能力请查看:综合应用能力

  

本人高三一年将理综成绩从200出头提升到260+(2017年全国一卷),目前就读于清华大学,在这里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祝愿考生们能取得好成绩owo


关于整体答题时间分配

  • 尽早形成自己的时间分配习惯和答题顺序,并在训练时坚持
    我个人的习惯是选择题45分钟(生物+化学15~20分钟,物理15~20分钟),物理实验+两道大题30分钟,化学生物的时间共控制在50分钟内,然后三科的选做题15分钟,最后尽量留10分钟检查

  • 多刷套卷
    我在高三下学期会尽量保持每周3~5分套卷,都尽量严格限时训练,保持手感。平时多训练,考试时才能从容不迫
  • 考试遇到新题怪题是正常的,大家都觉得难,不要乱了阵脚
    大家可以看看17年全国I卷理综的物理25和生物29题,在当时对我们来说都是颇有难度的题目了,但即使考试遇到也不要太紧张,因为在大家普遍答不好的情况下,评卷时的评分标准也会适当放松~


物理

  • 多总结模型
    物理题往往是由模型组成的,如常见的子弹打木块、两个滑块模型、弹簧模型、追及问题模型,你是否一看到就会做,就能明白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果尚无法做到的话,请多多总结遇到的模型,并将图示、受力分析、公式等写在一旁,辅助自己理解。

  • 多总结实验
    考试中的实验题往往来源于课本实验,所以必须要早早吃透课本中的实验,并利用好辅导书多多练习、多多总结实验技巧、规范答题语言。
    如小车斜坡实验、电路相关实验,如内接法外接法分别有什么误差?为什么?

  • 压轴题(25题)的经验技巧
    压轴题本身不难,只是综合性强。想在考场上顺利解出物理压轴题,拉开差距,平时务必要多刷题,从练习中领悟常见解法和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关系,争取看到题目就能列出方程;
    考试时即使不能完全做出来,也要多写相关公式,拿步骤分:往往列出一个相关公式就有1~2分。


化学

  • 不一定要有错题本,但一定要总结易错/重要知识点
    如:工业流程中常见氧化剂有:氯气、过氧化氢、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次氯酸钠、氯酸钾、重铬酸钾;常见还原剂有:二氧化硫、锌、铁、铝、碳;
    又如:常考的不共存的离子有哪些?常见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我们学过的所有酸的酸性强弱顺序?常见有色离子及其颜色?

  • 可以分专题总结
    如元素及性质、有机的性质和反应、几类平衡、电池和电解、实验

  • 实验题
    总结常见操作原因(如结晶前向体系加入乙醇是为了降低溶解度、用乙醇洗涤产物可能是为了除去固体表面水分;先通氮气再点燃酒精灯是为了排尽体系中的空气、熄灭酒精灯后先冷却至室温再停通氮气是为了防倒吸)、某些仪器作用(如安全瓶的作用是防倒吸)

  • 化工流程题
    同样总结常见操作原因(工业生产中升温的作用可能是1. 加快反应速率 2. 吸热反应促进平衡正移,提高产率 3. 促进有结晶水的物质分解,或者氢氧化铝等物质分解 4. 促进液体挥发或气体逸出 5. 促进水解;工业四防(防水解、防分解、防氧化、防挥发));写方程式时注意细节如酸碱环境

  • 原理题
    相对简单、套路深,考试时可以先做原理题,并争取全对

  • 选修三结构选做题
    也是总结,但表述要规范才能不扣分,可以多读读参考答案。
    如:熔沸点高的原因、焰色反应原因、羟基氧与酸性的解释


生物

  • 回归课本并归纳
    抄写、记背课本黑体字(如植物激素的定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定义?细胞周期的定义?考试挖空你是否能填出来?)
    每页每页地抠细节(如教材提过哪些多基因遗传病?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是如何形成的?内环境的作用?)
    课本上的图也很重要(有氧呼吸、光合作用的三个阶段;稳态调节等)

  • 归纳时形成专题
    如细胞结构、遗传模型、稳态调节、环境、实验

  • 实验题
    重视课本实验,牢记实验常用操作及试剂

  • 光合作用题(必修一)
    题做多了就会发现,每套理综卷的光合作用题大多类似,切记找套路并规范语言

  • 遗传题(必修二)
    遗传题比较有逻辑性,只要多刷题就不会觉得难。之后,在保全对的基础上努力提速度,为其他难题争取时间

  • 稳态题(必修三)
    稳态题考的一般比较基础,只要重视课本,记牢知识点就不怕啦~


以上,祝综合应用能力b类怎么提高大家早日综合应用能力b类怎么提高战胜理综考试!

 

标签: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sydw.cn/zhyynl/129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