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首先要去了解、观察、调查孩子副科不好的原因有哪些?然后再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一、从我个人体验来说,一般副科不好的原因有以下几类:
(一)从孩子自身的因素来讲
1、孩子对某些副科不太喜欢,有偏科现象,甚至是对副科的重视程度不够。
2、孩子的记忆能力相比其他孩子显得弱一些
3、孩子的总结归纳能力,系统整合能力欠缺,综合素养还有待提高。
4、孩子只靠简单的记记背背,完成不了考试的变革。现阶段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综合能力素养的考查都在试卷中有所展现。
等等……
(二)从老师的因素来讲
部分老师的课堂还是以讲解灌输为主的方式,知识的输出让孩子被动接受,孩子感觉乏味缺乏主动性,缺少主观的学习意愿。
等等……
二、解决的措施
(一)孩子需要做的
1、孩子本身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积极参与副科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课上要善于思考关键性问题,主干性问题,课下可以对疑惑的问题多去找副科老师交流讨论。
让孩子和本班副科学习好的一位同学结成组合,结伴而行,措施得当,孩子会从中学习好的方法和经验。
2、课堂上学生要学会听课,要学会有准备的去听,就是要做好常规的预习,带着知识点,任务和问题去听,会有解惑,也更容易听得进去;
要积极的参与交流和互动,而不仅仅是做一个听客,积极的参与老师的提问,并积极回答;
听课的同时要写和思考,常言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学会快速的整理记忆,整理知识。
3、尝试让孩子学习利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性的思考,是一个高效整理的方式,不仅在记忆上可以让你大脑里的资料系统化,图像化,还可以帮你理性的思考分析问题,统筹规划,这个就是笔者初中时地理常常考满分的原因,但是这个会花非常多的时间。但是一旦获得这个法宝,会受益整个读书时代 综合应用能力b怎么办!
4、从平时的测试和阶段考试中总结试卷中出现的问题,理性考虑考试的得失,找出正原因并作出总结,整理错题,收集错题,做出对应的一些解题思路,确定下阶段的努力方向。比如历史和思品学科的分析题目,会经常结合时政要闻和历史事件,让学生做一些综合性的能力思考,不再是简单的记记背背能解决得了的。
孩子现在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多,所以要时不时的提醒孩子,在获取这些知识的时候,看看能不能和所学的副科联系起来,便于触类旁通。
(二)孩子家长结合老师做的
1、 家长和学生都要加强和副科老师的沟通,尤其是比较薄弱的学科,利用家长会,微信等机会和教育平台见缝插针似的讨教获取一些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2、到初三时候,副科的学习和复习一般学校会安排有一个相对稳固的时间,到那个时候也是全力冲刺的时候,在经过初二以上措施的利用以后,相信初三孩子副科会有一个大的提升。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