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直言,20天完全没可能将事业单位考试通过,一口吃不成胖子这个道理我想你一定也非常明白。即便是你有一些学习基础,但是你也说了,并不精通。所以我劝你还是放弃吧,比你精通,比你优秀的对手不可能给你机会的。
不过你倒是可以把这次考试当成是练手,提前去了解一下考试的流程,感受感受考试氛围,第二次考试时就不会因为紧张而影响发挥。作为第二次才上岸的过来人,劝你别对考试结果抱有太大希望,否则如果失败了,会严重打击你的备考积极性,直接影响到你的二次复习!
我第一次备考时因为没有经验,只知道埋头苦学,完全没找到复习节奏。整个备考过程就像是一盘散沙,考不上也是理所应当。但这一次的失败让我明白了事考并不是靠拼命努力就能上岸。尤其是公基的复习,找不对复习方向,再努力都是白费!后来用了近三个月的二次复习,终于考上了市委办。
在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之后,结合第二次备考的经验,我总结出了一整套高分上岸的方法,我尽量写的详细些,大家一定要仔细看完!
一、备考资料
视频课:秦叶事考红宝课+李梦娇口诀88讲+粉笔系统班
秦叶事考红宝课
秦叶老师对考点的讲解是非常细致的,会把各个考点串联在一起讲,这样也有助于快速梳理考点,构建知识框架。听完课再加上它自带的讲义,进行一个自检,每节课的考点基本上能记住百分之七八十,课后也不需要在单独去背记考点,这就大大缩减了备考时间,提高效率,可以说秦叶是复习公基必备课程了。
李梦娇口诀88讲
李梦娇口诀88讲刚开始效果还算不错,口诀记得很快,备考进度也跟着有了提升。但这个课有一个弊端,就是你在记口诀的同时,考点也要深入理解,不然做题正确率就会很低,因为有很多题目,选项中会有很多迷惑项,所以那段时间我的正确率很低。因为一部分口诀,老师简化的比较严重,我很难根据口诀想到相对应的知识点。总的来说这个课还是比较适合联想能力强的人。
粉笔系统班
粉笔的课程每个课时都比较长,大概有两个小时吧,老师讲的考点挺全的,还会结合例题讲解,这一点挺好的,但是记忆效果比较差,可能跟课时还有课程有关吧,听完课如果不单独背,基本上就等于没学一样。
我吃过这个亏,所以大家在听粉笔的课的时候,建议把一个课时分成两个课时,每天量力听一个课时就行了,千万别为了赶课时,完成任务,一下子听太多课,那样其实只是在欺骗自己而已。这个课比较适合长期备考的人来使用,短期备考的人的话,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学完。
关于这三套视频课,大家不需要全部都买来看,这样非常浪费时间。最简单有效的就是选择秦叶事考红宝课,直接一步到位。至于教材呢,中公、华图和粉笔任意选一个就行,教材并不能算是主要复习资料,作为辅助用就行。我买了粉笔的教材,每次翻开书怎么也看不进去,索性就直接看视频课了。
题库:粉笔APP+中公真题预测卷
粉笔APP刷题还是挺方便的,非常有名的模考大赛就是粉笔APP的,前期打基础阶段和中期刷题整理错题,用这个APP不仅方便,而且分数是可观的,还有学员排名,每道题也会有出错率,这样的数据用于备考任务的调整和考点的再次巩固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但是纸质的卷子也是要有的,我用的是中公的真题卷和预测卷,整体来说卷子后面的答案解析编写的还算可以,我呢,错题一般会把对应考点的视频课再刷一遍,也会花一点时间把没掌握的考点背背。毕竟考试是给自己考的,只有知识点掌握的越扎实,分数也才会越高。
二、备考时间规划(两个月为例)
30天视频课夯实基础
看视频课的时候除了做笔记之外,建议每天都做一些练习题,用粉笔APP就行,如果不习惯用手机刷题,那就直接买一本华图的6000题做做也行。注意,不要间断,做题的过程是为了让你熟悉知识点熟悉题目,就算是自己没有复习到也没有关系,通过做题你能知道哪些部分对自己来说是比较难,等到复习到那部分内容的时候肯定会多花些精力在上面。
看视频课的时候我基本上每天上午看一两个小时,然后把笔记大概梳理一下;下午的时候做些练习题,做题不在量的多少,基本上保证做一百二三十道题左右,重要的是体会那些知识点是怎么考查的,晚上有时间的话就再看会儿视频课,顺便把错题整理下。
20天套题训练
对知识点和题目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就花些时间做套题的练习,主要也是为了对试卷有一个大概了解,先熟悉一下试卷结构,到后面做真题的时候效率更高些。15套真题模拟试卷很好找,直接在中公或者华图买套真题卷就行。有人说真题不用做太多,近几年的做几套掌握好就行,我不赞同这样的说法。建议大家至少要做到15套真题卷以上,这样更稳妥些。
但是不管是几套真题卷,做完一套卷子,哪怕是话一天时间把它弄透,也比两天做两套卷子做完就过强的多。真题的价值非常高,一定要注意研究试卷题型、知识点考查方式等等这一系列内容。模拟题什么的没啥参考价值,用来巩固就好。
10天回顾总结和两天一套卷子
最后几天时间把自己的笔记过一遍,尤其是那些自己掌握不好的内容,考试之前再看一遍;还有那些真题试卷,看看自己哪些知识点掌握的不好,哪些题型自己总容易出错,巩固一下。
如何短期突破
因为要想短期内突击有效果,先要知道突击什么模块有效。这就和考公务员行测一样,常识复习有用吗?有,但是效果就不太明显了。所以我们要在短期拿下应该拿的分数,争取不好拿的分数。
根据考试占比和备考难度,我把复习的重点简单分成下面两类模块,一是应该拿到的分数模块,比如法律、经济、公文、哲学、毛中特这些,它们的考试范围非常固定,只要认真学了,记住了,就一定能拿到分数,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这些模块的分数争取全部拿下。
另一类模块是需要努力一下拿到的分数,基本处于放羊模式,比如时政、省情、历史人文等,想要完全掌握这些模块,每个几年的积累功底,是做不到的。在有限时间内,就需要我们尽可能的拿到这些分数,如果考试中实在是不知道,也不用太泄气,调整好心态,把该拿到手的分数拿到手,那最后的分数也不会太差。
下面我就跟大家详细说一下这些模块的复习技巧,大家可以直接借鉴
模块一:法律
法律是大头,随便一个模块就能搞的人头大,除了法学生,在事业单位考试里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所以这时候需要我们短期有效复习来拿到分数。
方法:听完秦叶后开始刷题,纸质题库或者粉APP都可以。刷题基本上需要一次5组左右。这时候就可以知道自己听课的薄弱点在哪了。
然后再做五组题来巩固。法律部分的内容都可以这样进行。我是每两天就复习一次,做题每天有空就会做几组练手。
模块二:经济
经济模块实际上很简单,有空就看秦叶讲义听课记知识点,做笔记之后做题,在复习做题,基本操作和法律模块一样。如果时间来不及就直接打印讲义,经济模块基本分成常考的经济名词,宏观调控和货币等内容,除了一些垄断知识点的考察,大部分知识都和高中政治中的内容重合。对于垄断或宏微观经济的一些知识点,特别记忆加做题即可。
模块三:哲学、毛中特
这里我把毛中特和哲学放在了一起,因为这两部分虽然分值占比大,但其实所有考生都多少有基础,不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大学的时候都学过,即使忘了具体内容,也不要紧。直接做题就能找到感觉,这时候需要对照做错的题来看讲义,刷题有了一定数量以后就知道哪里是考察点了,一般就是物质意义、实践认识以及社会历史观等方面的考察,记牢核心知识点,没事写写画画,看一看秦叶加深印象。
模块四:公文
这里我们要将公文了,但是实际上公文的占比很小,不过考题很简单,这是我们能够拿到的分数。所以建议大家还是把这个模块作为基本来复习。最常规的就是做题了,依然需要几组为一次进行练习了,对于错题的知识点和看视频时截下来的知识点要进行复习,错题一定多做几遍,直到完全掌握为止,不要给自己留退路以后再怎么怎么着,记住考试只有一次,你平时如果松懈对待他,考试的时候高分就会远离你。
模块五:时政、省情、历史人物
这里的知识点多且细碎,复习起来浪费时间而且性价比不高,下面我就讲一下我的投机办法,只要你参加的是比较大型的考试,一定会有机构做考前预测。我那时候买了华图的一个一毛钱的预测课,课后我也没听,因为浪费时间,我拿到了那天的讲义,于是我就看了看,里面有一些确实是重点,比如说我们市的一些人物代表,五四精神等等。
这些资料随谈让人觉得鸡肋,但还是有用的,碰上了就拿到分数了。当然如果有同学希望自己分数更高,那就得真的下功夫了,起码省情,时政得每天看,没事刷刷题,多积累了。
在这案例一下罗红军老师的微b,每个月时政都有总结。省情可以上网搜,无论微b还是百d,资料搜集需要自己努力。
三、考试技巧
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些大家平时表现很出色,但是一到考试就“熄火”,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这与他们缺乏基本的考试技能有密切关系。以下几个考试技能会有助于发挥出大家的真实水平。
1.把握好考试时间
考卷打开后,不要忙于作答,先把卷子浏览一遍,了解总的题量以及各题的难度情况,粗略分配一下每道题所用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答题过程中灵活掌握。
2.先做会做的题
千万不要在难题上话太多的时间,先保证把会做的题目做完,否则很容易得不偿失。遇到难题时,在上面画一个记好,而后跳过它们,若答完所有题时,仍有时间,可以再思考这些题目。
3.克服考试中的“舌尖效应”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情形,一些很熟悉的事情,就是一时想不起来,有一种话到口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心理学中称为“舌尖效应”。“舌尖效应”在人们情绪紧张的时候表现尤为明显。考试是很紧张的一件事情,因此在考试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那么在这个时候,大家首先注意要克服紧张情绪,可以暂时把这个题目放在一起,先做其他的题,过一会再回过头来思考这个问题,也许就会想出答案呢。
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考前必看
4.答题时重视第一感觉
在考试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这种情况:针对一个问题,想到了好几种答案,并且觉得这几种答案都有道理,但又只能选一种,这时应试者往往会陷入沉思,犹豫不决,最后瞎猜一个答案。在这种情形下,建议大家采用最先想到的答案或选项,也就是说要重视直觉思维的结果,重视第一感觉,这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考前必看
我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看完后能对你的事考之路有所帮助。
觉得写的还不错的话麻烦留个赞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