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B类考情分析
一、科目设置
是针对事业单位人文社科类专业技术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大测评要素:
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把握社会科学领域文本的事实和观点,全面准确领会材料含义。
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逻辑方法,对社会科学领域的现象、问题和观点等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论证。
调查研究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针对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问题,系统地收集事实和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评价和应用。
文字表达能力: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准确清晰地陈述意见、论证观点、表达思想。
二、题型特点
试卷由主观性试题组成,主要题型包括概念分析题、校阅改错题、论证评价题和写作题等。每次考试从上述题型中组合选用。
1.概念分析题
依据给定材料,围绕某专业名词的含义、特征、前景、意义等相关信息命制题目,要求作答。已考主题:亲社会行为、特色小镇、农业现代化、新常态、法治建设、智慧城市、互联网思维、国家治理现代化,创客教育、数字经济等。
本质上就是归纳概括,因此需要秉持如下作答原则:1)题目问什么就回答什么,答题要具有精准性;2)题目怎么要求就怎么答,严格按照题目要求的字数,以及其他要求作答;3)所有的答案都可以从材料中找到,不需要考生借用自身知识储备。
2.校阅改错题
指出给定材料在行文逻辑、文字运用等方面的错误。出题方式,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要求考生找出材料中的8处错误。
主要错误类型有:错别字、语序不当、逻辑错误、语法错误、搭配不当、标点使用错误等等。错误往往多于8个(指出8个就好)。
材料特点:材料字数600字左右。段落1-5段不等。
答题思路:指出错误,写出正确答案。
3.论证评价题
500字左右的材料,从中找论证错误,一般4-5处错误。主要测查逻辑思维能力、分值40分-50分。寻找给定材料中的论证错误。
错误类型主要有,概念不清晰、判断不准确、推理不严密和论据不充分。
4.材料作文题
60分,作答字数800-1000字,体裁为议论文。
总论点在给定材料中,分论点需要挖掘材料内涵,理解和提炼的基础上进行引申思考。给定材料篇幅在400字左右,材料不长,通常为观点型材料,主题为社会科学中的比较代表性和热门性的话题,如平凡中的伟大、真正的富足等。
多为话题作文。
这是水淼·帝国CM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试用版本更新的文章,故有此标记(2022-08-22 09: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