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什么作文题目:如何看待大学生考公考研不就业?事业单位考试作文题都开始明示了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最新考试信息:事业单位考什么作文题目:如何看待大学生考公考研不就业?事业单位考试作文题都开始明示了,包含报名时间及入口、考试时间、笔试内容等信息,更多事业单位考试内容请查看:事业单位考试内容

  如何看待大学生考公考研不就业?事业单位考试作文题都开始明示了

上周,我的老朋友在安徽省事业单位考试完后,立马跟我吐槽,说今年大作文的题目贼搞。


我说,咋了,出啥题了?


他说,题目是,如何看待大学生考公考研不就业?


事业单位考什么作文题目

我愣了下,竟一时间无语了。


要知道,考事业单位的很多人群就是在家认真复习备考的本科毕业生。这么命题,相当于给考场上的这部分人直接来了一枪。不得不感叹一句,此次考试真是精准定位。


那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其实,这也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常见的现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18~24岁的人群失业率高达18.4%,而在这个年龄区间,必然包含了相当一部分在家备考体制或考研的本科毕业生。因为国家这边只统计了18~24以及25~59这两个年龄段,因此目前暂无24-30岁之间的失业率数据,但是我相信,肯定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二十五六岁仍然坚持备考着。


其实大学生不就业的问题答案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本来现在大学生就越来越多,再叠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和近几年疫情的影响,光凭本科学历很多人是无法找到满意工作的。因此,毕业后的去向除了就业外,大部分人分为了两波。


一波人卷起了“考研”,短短几年时间,每年的考研人数从不到200万冲上400万,直逼当年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半数。但是人数的上升远远超过了招生规模的增长,2022考研接近1比4的报录比直接让各类国家线抬升十到几十分不等,竞争的白热化让不少考生即使考出了高分也不得不面临被淘汰的现实,而这其中不乏考了几年的往届生。


另一波人卷起了“考公”。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考试,是这类人群的目标所在。这是比考研还要艰难的选择。热门岗位动辄上千比1的报录比,也未能阻挡考生们的报名热潮。即使是相对冷门的岗位,也都从几十比1到数百比1不等。僧多粥少,失败人群的一次次积累加之不断涌入的应届毕业生,让考公基数逐年攀升。


一般来说,每个人在毕业后会给自己留有几年的缓冲期。在这个阶段,既可以去职场试错,也可以在家备考。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业压力逐步到来,大家就会被迫进行一个最终选择了。到那个时候仍然没有考上,大部分人也会硬着头皮出去找工作。虽然我认为毕业后的这几年是完全可以自由选择的,但前提是要在试错中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不要到几年后,试也没考上,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找一个怎样的工作,过怎样的生活。


我们这一代95后的运气相对来说并不算特别好。可是,在时代的浪潮下,除了面对还是面对,因为很多同龄人也都在经历这个艰难的过程。在毕业的学校和专业一般的情况下,于城市里辛苦工作着,拿着微薄的薪水,每月除完房租和生活费基本就所剩无几了,这样的人群实在太多。


面对目前的就业困境,国家也在想各种方法稳就业,包括对中小微企业给予特殊照顾、为企业提供培训补助、扩大事业单位招生规模等,但目前的现状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改观。结合周围接触到的实际,我认为如果是在毕业后选择考公考研,注重如下几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个是信息获取渠道。无论考研还是考公,都需收集大量信息。考研,要设法获得目标院校的备考试题以及所考专业的历年招录人数和分数线。先找考过该学校的学长学姐询问,同时尽可能加入目标院校的各种考研群,直接搜索学校名字+考研群,遇上就加,总能遇上点有用的。考公,需要经常浏览各个省市人事考试网,获取第一手的考试公布信息,同时加入各类群,不要怕信息和广告轰炸,多翻群聊,筛选对自己有用的资源。


第二个是专注。一旦认定某个方向后,就要心无旁骛专心地去准备。选择一个安静的场所,自己能认为可以专心学习的地方,每天从早到晚准备(或者个人认为舒服的时间段)。建议有条件的话最好是能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


事业单位考什么作文题目第三个是考前状态的提升。漫长的准备到最后,人可能会麻木。我认为在考前三天内将自己的状态迅速提升到一种特别的备考状态是至关重要的。什么是备考状态?就是思维异常通畅,判断能力异常敏锐,拿到题目仿佛下笔如有神的一种调动全脑的超高效状态,而不仅仅只是维持平时练习的那种状态。当你达到这种备考状态时,你在考试后通常大脑还是持续兴奋的,那种感觉和平时练习完全不一样。这个进入备考状态的能力需要有意识去培养,但不需要在平时就达到,这样头脑会受不了的。


第四个是该放弃时就放弃。如果长时间考试都没上岸,建议还是进入社会工作,这不仅仅是让自己独立起来,更多的也是为了不和这个社会脱节。很多在家呆久了的人心理是会慢慢出现问题的,导致恶性循环,越考越烦。此时,先走出去,不失为一个正确的选择。况且,还可以尝试边工作边考呢。


第五个就是充分利用人脉了。当然前提是有能利用的。无论是考公考研还是进入企业工作,人脉都是一条捷径。


最后,我想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难处,目前的“家里蹲”,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能做的,只有迎难而上了。

 

标签:备考   考试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sydw.cn/sydwksm/95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