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别催了,我来回答了!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到了刚开始决定考事业编的自己。
我是去年上岸的,可以说自己的上岸经验还比较热乎,从开始备考对事业单位一无所知的0基础小白一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全职备考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压线上岸。
总之,我对我自己的复习以及取得的成绩还是挺满意的!
手打经验,请查收!
事业单位的相关常识
事业单位考什么?
笔试一般考试的科目为《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其中《职业能力测验》与公考的《行测》基本上保持一致;《公共基础知识》覆盖的范围比较广。
但有些单位自行组织的考试,会考《综合写作》和《申论》,这样就增加了备考的难度。
面试一般包括结构化面试,当然也有一些会使用无领导小组,D类教师的话一般使用试讲的方式。
各科的题型和题量
公基篇:
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主观题。
题量:60-100道。
内容: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历史、科技、公文写作、时政等内容。
职测篇:
题型:单选题
题量:110-130道。
内容:言语理解、常识、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数量关系。
事业单位每年报考的时间
报考次数和时间,并非是固定的,大概率会在2-4次左右,具体以各省市实际公布的次数为准,比如有的省份会分别在上半年、下半年,各安排一次事业单位考试。
备考前需要考虑清楚的事情
选岗时有哪些坑
①避免热门地区
经济条件发展好的地区,向来是事业单位报考的“兵家必争之地”,如果你想赢得更高的上岸几率,可以避开报录比考前的地区,选择发展趋势较好、但竞争不那么激烈的城市。
②筛选硬性条件
岗位条件限制越严格,竞争力相对较小,你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条件,选择限制身份的岗位。例如户籍限制+专业限制+应届生。
③避开“神仙岗位”
例如图书馆,文化馆等,这些岗位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如果你没有较好的备考条件,想成功上岸的话,最好避开图书馆这类岗位。
④避开“一人”岗位
笔试成绩排名1:3进入面试,岗位招录人数越多,进面的几率越大,面试翻盘的几率也越大,所以尽量避开至招录1人的岗位,选择多人岗。
⑤查看“备注”
是很多人选岗时容易忽略的一栏,包含了很多重要的信息,甚至可以看出岗位的“用人取向”,比如英语水平要求、服务期、出差或加班要求,一定不能忽略。
选取资料有哪些讲究
所选择的资料应该是整个复习周期里都要一直用到的!!!
①看什么教材
没有硬性的要求,因为每个机构的基础教材在内容排版上都差不多,就是纸质和细节有点差距。根据自己的习惯去选择就好,比如中公一本教材,内容比较精简,需要自己不断做笔记;粉笔一共三本教材,知识点很详细,但需要删减的内容也很多。
②看哪个网课
对于公基来说,所考察的知识点都不难,就是需要背的内容太多了。不管是不是小白都要把秦叶事考红宝课看一遍,梳理知识点的同时,还能记住知识点,两全其美。
③有必要刷题吗
肯定有必要啊。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学会了内容,但是做题效果并不佳。刷题可以直观暴露出自己的短板在哪些章节,后期再想办法补漏就行。
④不做真题可以吗
不行。因为真题是把所有模块的知识点糅合在一起出在试卷上的,而专项练习还有带着目的去做的,不管是在做题手感,还是心态上都不一样。
复习多长时间最好
没有最好,只有适合自己的。因为每个人吸收知识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在备考的时候,尽量按照自身能力去准备就好。
但是要知道,在职备考和全职备考是有差别的哈,不要把所有的复习任务都放在公告后的一个月,你学不完的。就算学了一遍,也都只是表皮。
公基的具体复习过程
第一步:通读教材,弄清考点
所用资料:粉笔公共基础知识
先通读教材,不用太详细。我当时主要看目录、每章节下面的思维导图、考情分析,重难点在试卷和该章节所占的比例的是多少。初步对公基这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后面学习的时候,也就不像个无头苍蝇了。
第二步:看视频,理清知识点
所用资料:秦叶事考红宝课、粉笔公共基础知识
每天早上吃完早饭,先用15-20分钟时间把前两天学过的知识点复盘一遍,再制定好本天需要学的内容。然后在听课之前,先预习一下要学的小节,预习的过程中,在知识点旁边做好标记(简单or难学),觉得较难的知识点,着重听一下秦叶老师是怎么讲的。
像经济部分,我在预习的时候,有很多专业性比较强的知识点,我只知道表面意思,但是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点把题目做对,就有点困难。老师在讲的时候,会把每一个专有名词结合具体案例去讲,先帮助我理解,再通过自检环节的对应练习题加深印象。
对了,在听课的时候,该整理的毕竟和画的重点,在课下都要不间断去复习,不断优化知识点的理解。
我是边听课,边做笔记,这样看似没有用的过程,其实已经把知识点吸收在自己脑中了。
我觉得有效记忆知识点的方法:
①不要一字一句去抄书上的内容,只记知识点和重要的关键词,做到精简。同时,在记知识点的时候,最好也跟着读。
②不要看着教材去整理,速度太慢,按照老师在课上梳理的知识框架去整理。
注意:整个备考过程中,做题累了和学习到瓶颈的时候,可以把笔记拿出来看一看,也有利于后期做题(毕竟有些题很基础,看关键词秒杀就行)
第三步:通过做题对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查缺补漏
所用资料:中公公基6000题
到了这个阶段,该学的和该理解的知识点都掌握差不多了。我主要就是在做题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短板,并补齐。
我刷题一般都在白天,复盘知识点和订正错题都在晚上。订正完错题之后,就在教材上找到相对应的知识点,重新学一遍。
我不清楚大家是怎么刷题的,反正我在听课打基础的时候,是一章一练,对当堂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当堂返回去看。
等所有内容都过完一遍之后,就开始集中刷题,这时主要刷6000题上的拔高题,毕竟做题也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上来就做较难的题目,打击自己的自信心吧。
第四步:做真题,找感觉
所用资料:中公历年真题
不管大家备考时间充足与否,我不建议大家花大量时间在模拟题上。宁可把最近三年的真题反复刷上三五遍,也比一套套刷模拟题强很多。因为每年考试的难度和题型设置上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在做真题的时候,把出题的套路都掌握差不多了,在考场上,自然就不用担心啦~
另外,真题上的每一道题都值得深入研究,尤其是做错的题目,一定不要给自己的留遗憾。
其他科目想说的话
公基是事业单位必考的科目,所以我就展去说了一下。要是还考行测和申论的,大家可以先点赞关注这一篇,等过几天会再更,总要留一点悬念~
亲爱的备考人,加油啊,你离上岸就差一个“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