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业评价理论概述之:能力本位教育理论(3)
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能力,所以目标要非常具体和有针对性,这是能力本位教育的最大特点。为此,必须加强企事业单位与学校教育部门的深度合作,根据对各职位岗位需求的系统分析,灵活地选择出发点和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形成一系列教学模块或单元。它有利于岗前和岗后培训、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沟通,在教学组织和管理上,自然而然地凸显个别化的特点。
能力本位教育有四个优势。(1)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2)课程内容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打破了僵化的课程体系;(3)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个别化学习,重视“学”而不是“教”;(4)评价的标准参考是及时反馈,客观评价。
能力本位教育在教育目的上存在重行为、轻道德的倾向,教育方法上强调针对具体工作培训,将影响学习者未来的职业转移和进一步学习。
能力本位教育思想有别于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孕育了新的教育评价尺度和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原则,为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思想动力。在能力本位教育思想影响下,根据应备能力设计教学内容、进行职业分析、发展产学研合作形式的方法和手段等,有效地缩短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距离。虽然以素质为本、以人格为本的职业教育正逐渐取代以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但是其基本理念及强调能力培养的思想还是大有市场。
确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