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人事考试网
南康人事考试网
江西考试招考信息提醒您:2021年赣州南康区事业单位招聘报名人数统计:报名人数达2629人,竞争比高达315:1【截至12月10日17时】,更多江西事业单位考试信息请关注江西中公教育。2021年赣州南康区事业单位招聘报名时间:2021年12月6日8:00--12月12日17:00,报名网站:南康区人事招聘考试管理平台。考试平台将于12月6日8时至12月10日17时期间对外公布报考人数,之后不再公布。以下为江西中公教育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赣州南康区事业单位招聘报名人数统计,供广大考生参考!
国编 特岗
现在很多考试需要在“中国人事信息网”进行,上面是网址不同地区的,每个地区都有当地的人事考试信息网
公安系统的还冒出来,其他的出来了 进"赣州人民政府网"就可以找到了!
南康考试人事网
江西考试招考信息提醒您:2021年赣州南康区事业单位招聘报名人数统计:报名人数达2629人,竞争比高达315:1【截至12月10日17时】,更多江西事业单位考试信息请关注江西中公教育。2021年赣州南康区事业单位招聘报名时间:2021年12月6日8:00--12月12日17:00,报名网站:南康区人事招聘考试管理平台。考试平台将于12月6日8时至12月10日17时期间对外公布报考人数,之后不再公布。以下为江西中公教育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赣州南康区事业单位招聘报名人数统计,供广大考生参考!
国编 特岗
当地官方网站。南充事业单位最新招聘消息在人事考试网、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网站看,也可以在当地官方网站或党建网看。也可关注官方公众号,获取相关招聘信息。了解招聘信息时,要仔细看招聘要求,下载职位表,查看适合自己的岗位,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还可以直接联系招考单位,确保正确报名。
南康人事考试
就近原则啊,哪个地方和你所在地近就选择哪个啊
按你户口写就行了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这个可以更加您的需求来定,怎么方便去怎么考。
更多其他相关问题请关注江西人事考试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南康市人事考试网
江西考试招考信息提醒您:2021年赣州南康区事业单位招聘报名人数统计:报名人数达2629人,竞争比高达315:1【截至12月10日17时】,更多江西事业单位考试信息请关注江西中公教育。2021年赣州南康区事业单位招聘报名时间:2021年12月6日8:00--12月12日17:00,报名网站:南康区人事招聘考试管理平台。考试平台将于12月6日8时至12月10日17时期间对外公布报考人数,之后不再公布。以下为江西中公教育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赣州南康区事业单位招聘报名人数统计,供广大考生参考!
赣州市2005年度考录公务员拟录用名单部门名称及职位代码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或毕业院校赣州市委台办001 赖婷 女 广州华泰铝轮毂有限公司赣州市侨联001 孙建伟 女 包头市师范学院农工党赣州市委会001 黄家坪 男 信丰县公安局赣州市水利局002 陈琳 女 江西理工大学赣州市审计局001 钟强 男 赣县发展计划委员会赣州市外经贸局001 李钦 女 萍乡莲花中学赣州市发展计划委001 刘名君 男 赣南师范学院赣州市经贸委001 黄桂昌 男 工商银行赣州分行赣州市经贸委002 杨东 男 山西财经大学赣州市法制办001 李凯 男 江西理工大学赣州市法制办001 谢应林 男 寻乌县人事劳动局赣州市城市规划建设局001 杨衡昊 男 江西师范大学赣州市委老干局老干活动中心(事业)001 梁立东 男 会昌县庄口镇党政办公室赣州市委老干部修养所(事业)001 高峰 男 赣州人民广播电台赣州市委老干部修养所(事业)001 刘春明 男 赣县中学赣州市档案馆(事业)001 彭运红 女 赣南师范学院赣州市旅游质量监督所(事业)001 罗文婷 女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赣州市财政局驻北京办(事业)001 乐鹏 男 江西财经大学赣州市财政局信息中心(事业)001 谢雯 女 赣南师范学院赣州市港澳同胞接待办(事业)001 敖晓霞 女 江西师范大学部门名称及职位代码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或毕业院校南康市委组织部001 徐娟琼 女 赣州市公路局南康市委组织部002 钟燕 女 赣南师范学院南康市政协办公室001 卓华林 男 南康市蓉江中学南康市司法局001 谭忠敏 女 萍乡市肖妹仔调料行南康市司法局001 唐艳艳 女 江西理工大学南康市司法局001 罗程浩 男 甘肃榆中七中南康市司法局001 徐欣 女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南康市司法局001 陈中 男 江西理工大学南康市司法局001 潘慧 女 江西红阳光律师事务所南康市人事劳动局001 叶荣春 男 江西财经大学南康市人事劳动局002 杨志杰 男 广西大化项目办南康市教育局001 曾慧平 男 南康市新世纪中英文学校南康市教育局001 罗开锋 男 南康市三江中学南康市乡(镇、街道)专武干部001 严毅 男 赣南师范学院专科部南康市乡(镇、街道)专武干部001 王华 男 南康市龙华中学南康市乡(镇、街道)专武干部001 熊岚 女 南昌大学南康市乡(镇、街道)专武干部001 邱小伟 男 赣南师院师范专科部南康市乡(镇、街道)专武干部001 王明 男 信丰县小河镇高沙洲小组南康市乡(镇、街道)专武干部001 李坚 男 南昌大学南康市乡(镇、街道)专武干部001 杨文亮 男 南昌大学赣县司法局001 严翔 男 江西理工大学部门名称及职位代码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或毕业院校赣县司法局001 傅晔 男 中南林学院赣县人事劳动局001 匡经标 男 赣南师范学院赣县人事劳动局001 李敏荣 男 宁都二中赣县韩坊乡小坪管理区001 汪德钫 男 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赣县韩坊乡小坪管理区001 杨光 女 中国联通景德镇分公示赣县王母渡镇政府001 林晓燕 女 赣南师范学院赣县大埠乡政府001 肖江海 男 江西理工大学赣县阳埠乡政府001 胡蝶 女 南昌大学赣县长洛乡政府001 赖卓华 女 南方冶金学院赣县长洛乡政府001 段小燕 女 上饶师范学院赣县大田乡政府001 葛良荣 男 九江学院赣县五云镇政府001 刘秀萍 女 江西财经大学赣县湖江乡政府001 谢丽平 女 赣南师范学院赣县湖江乡湖新管理区001 黄若诚 男 南昌水利水电高专学校赣县湖江乡古田管理区001 熊莹 男 宜春学院赣县湖江乡古田管理区001 万雪峰 男 上饶师范学院赣县茅店镇政府001 王发华 男 江西理工大学赣县茅店镇政府001 卜晓静 女 南昌大学赣县茅店镇政府001 程雁滨 男 九江学院赣县石芫乡政府001 喻雅晶 女 厦门市征福包装公司赣县三溪乡政府001 陈志云 男 南昌大学部门名称及职位代码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或毕业院校大余县委宣传部001 叶晓剑 男 赣南师范学院大余县委宣传部002 胡小明 男 南昌大学大余县委宣传部003 廖日韦 男 南昌大学大余县发展计划委001 刘光华 男 南康市潭口中学大余县民政局001 吴增辉 男 南昌大学大余县财政局001 陈林 女 江西财经大学大余县财政局001 闵华 男 江西农业大学大余县经贸委001 刘理 男 江西水利水电学校大余县农业局001 杨桂寨 男 江西农业大学大余县教文局001 李娟 女 萍乡市莲花中学上犹县委办公室001 刘竟 男 赣南师范学院上犹县团县委001 李德新 男 南康市爱莲初中上犹县妇联001 李金燕 女 江西理工大学上犹县政府办公室001 肖斌 男 蓝坐标装饰工程公司上犹县信访局001 李芳兴 男 南昌大学上犹县经贸委001 辜炳辉 男 上海市至诚运通公司上犹县人事劳动局001 温小宁 男 宁都县赖村中学上犹县审计局001 姜冰 男 南昌科文书社上犹县司法局001 赖永娥 女 史丹利工具有限公司上犹县建设局001 李国文 男 赣南银兴房地产公司上犹县农业局001 朱亮 男 上海银利科技公司部门名称及职位代码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或毕业院校上犹县营前镇政府001 刘凯 男 赣州百灵动物药业公司上犹县社溪镇政府001 赖化鲲 男 上犹县市场服务公司上犹县安和乡政府001 王苏红 女 泰和县建筑工程公司上犹县紫阳乡政府001 李强 男 遂川县堆子前中学上犹县双溪乡政府001 谢甜 女 江西财经大学上犹县平富乡政府001 聂新东 男 万年县裴梅镇政府上犹县五指峰乡政府001 邹华隽 女 赣州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崇义县委办公室001 钟新源 男 上犹县营前中学崇义县委办公室001 刘红梅 女 赣南师范学院崇义县委办公室002 肖莹 男 江西师范大学崇义县农办001 刘鸽 女 南康市个协劳动服务公司崇义县森林公安分局001 方琳 女 赣州市城投开发有限公司崇义县森林公安分局001 王明珠 女 南康市浮石中学崇义县森林公安分局001 曾莉萍 女 赣州市移民开发工程公司崇义县森林公安分局001 谢雯 女 武汉大学崇义县森林公安分局001 甘磊 男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崇义县森林公安分局001 崔月 女 中国刑警学院崇义县森林公安分局001 赖晓菊 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崇义县森林公安分局001 黄明毅 女 南京森林公安高专学校崇义县科技局001 林浩 男 中国长城铝业公司崇义县二轻局001 胡爱忠 男 广西大化广电局部门名称及职位代码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或毕业院校安远县计划生育委员会001 欧阳洪亮 男 安远县孔田中学安远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001 吴晓飚 男 吉安市供水公司安远县审计局001 钟光文 男 江西农业大学安远县人事劳动局001 廖玉珍 女 安远县二中安远县人事劳动局001 刘小艳 女 寻乌县城关小学安远县统计局001 邱根长 男 赣州市公安局安远县统计局002 林丛 男 宁都县对坊中学安远县森林公安分局001 朱婷旎 女 中央广播电大安远县森林公安分局002 蔡善涛 男 南康市隆木中学安远县档案局001 廖家缅 男 江西广播电大安远县发展计划委001 罗红珍 女 冠捷电子有限公司安远县环境保护局001 廖鸿斌 男 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龙南县委办公室001 朱锋 男 河源市体育运动学校龙南县委办公室001 潘伟健 男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龙南县委办公室001 罗俊 男 赣南师范学院龙南县编委办001 肖彦盛 男 赣南师范学院龙南县司法局001 张丹 女 江西理工大学龙南县司法局001 赖丽霞 女 龙南县交警大队龙南县司法局001 何燕春 男 宜春学院龙南县司法局001 刘尧 男 南昌高等专科学校龙南县司法局001 刘光亮 男 湖南东方新报社部门名称及职位代码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或毕业院校龙南县司法局001 张文超 男 池州师专龙南县外贸局001 叶小莉 女 赣南师范学院龙南县外贸局002 曾珍 女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龙南县人事劳动局001 赖裕文 男 南昌大学龙南县统计局001 叶莹 女 江西农业大学龙南县统计局002 肖平东 男 广西龙州县统计局定南县纪委001 张茶根 男 江西农业大学定南县纪委002 曾伟华 男 赣南师范学院定南县委组织部001 谢德炉 男 上饶师范学院定南县审计局001 祝婷婷 女 宜春学院定南县统计局001 程小平 男 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全南县委办公室002 王晓春 女 江西农业大学全南县委办公室003 胡翔宇 男 江西师范大学全南县委办公室004 罗文 男 南昌大学全南县委组织部001 汤韬炯 女 江西理工大学全南县政府办公室001 黄海 男 南昌大学全南县人事劳动局001 谢名亮 男 南昌大学全南县委党校(事业)001 孙婧 女 南昌大学兴国县委办公室001 黄水宝 男 江西师范大学兴国县纪检会001 张继兴 男 瑞金市谢坊初中兴国县民宗办001 廖玉芳 女 兴国县社富中学部门名称及职位代码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或毕业院校兴国县政府办001 范逢先 男 瑞金市日东初中兴国县环保局001 陈少辉 男 江西理工大学兴国县经贸委001 邹舒彦 女 江西师范大学寻乌县委办公室001 林万良 男 南康市三益中学寻乌县委办公室001 陈杰辉 男 寻乌二中寻乌县委统战部001 杨林 男 龙南县东江中学寻乌县政法委001 邓浪 男 石城县丰山乡政府寻乌县委宣传部001 饶景清 男 会昌县委报道组寻乌县人事劳动局001 卢和文 男 赣州市潭东中学寻乌县建设局002 许慧玲 女 江南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寻乌县外经贸局001 孙义众 男 赣州经济开发区外经贸局寻乌县外经贸局001 陈志鹏 男 赣州欣亿贸易有限公司寻乌县政协001 罗清民 男 南康市金鸡中学寻乌县政府办公室001 陈荣华 男 瑞金市武阳中学寻乌县财政局001 曹鹏 男 寻乌县财政局寻乌县财政局002 范莉 女 寻乌人寿保险公司寻乌县委党校(事业)001 刘名燕 女 华东政法学院寻乌县委党校(事业)001 王挺 男 南昌大学寻乌县文峰乡政府001 刘文丙 男 寻乌县政法委寻乌县吉潭镇政府001 张梅兰 女 安远县实验学校寻乌县水源乡政府001 钟保华 男 定南县工商局部门名称及职位代码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或毕业院校寻乌县晨光镇政府001 曾小英 女 遂川县五斗江乡中心小学寻乌县罗珊镇政府001 刘茂荣 男 寻乌县丹溪乡政府寻乌县项山乡政府002 刘群辉 男 寻乌县桂竹帽镇政府寻乌县桂竹帽镇政府001 胡丹芳 女 大余县新城镇政府寻乌县龙廷乡政府001 郭春早 男 吉安市遂川县荧屏小学寻乌县龙廷乡政府002 刘志鹏 男 章贡区沙河镇政府寻乌县菖蒲乡政府001 龚小文 男 吉安市遂川县泉江中学寻乌县三标乡政府001 刘华 男 南昌航天金穗科技公司石城县委办公室001 郭涛 男 南昌大学石城县纪检委001 郭昌华 男 江西理工大学石城县政府办公室001 李志敏 男 石城中学石城县政府办公室001 邱林 男 江西理工大学石城县建设局001 温凌晖 男 江西农业大学宁都县政府办公室001 谢石洋 男 江西财经大学赣州市市中级法院001 蒋桥生 男 湘潭大学赣州市市中级法院001 谢杰 男 赣州九中赣州市市中级法院001 谢贤涛 男 华东政法学院赣州市市中级法院001 辛士俊 男 龙南县法院赣州市市中级法院001 曾荣 男 西南政法大学赣县法院001 黄立文 男 翠微律师事务所赣县法院001 赖敏建 男 南方冶金学院部门名称及职位代码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或毕业院校崇义县法院001 赖春阳 男 江西理工大学南康市法院001 王四珠 男 井冈山学院南康市法院002 陈小金 女 江西师范大学南康市法院002 刘雁翔 男 赣州电大大余县法院003 万华 女 江西明理律师事务所大余县法院003 黄斌 男 江西启光律师事务所龙南县法院001 何水长 男 宁都县政法委龙南县法院001 姜万勇 男 章贡区龙埠中学龙南县法院001 张爱华 男 上犹县财会学校全南县法院002 王群勇 男 龙南职业中学安远县法院001 林蕾崎 男 河北大学安远县法院001 肖素莲 女 南昌大学寻乌县法院001 任福生 男 中南林学院寻乌县法院001 谢金荣 男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寻乌县法院001 利幸卿 男 全南县检察院寻乌县法院001 陈晓华 男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寻乌县法院001 张岩芝 女 通达公司寻乌县法院001 姜黎明 男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寻乌县法院001 刘志松 男 九江学院石城县法院001 黄英海 男 英特普罗知识产权公司石城县法院001 宋英 男 瑞金市瑞林初中部门名称及职位代码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或毕业院校全南县检察院001 陈会英 女 会昌县法院寻乌县检察院001 曾立彪 男 赣县五云中学寻乌县检察院001 邝伟勇 男 梅州市友谊宾馆寻乌县检察院001 黄俊林 男 吉安市遂川左安中学寻乌县检察院002 易青松 男 赣南师范学院上犹县检察院001 陈庆峰 男 上犹县油石中学石城县检察院001 罗建冬 男 江西益龙律师事务所
公安系统的还冒出来,其他的出来了 进"赣州人民政府网"就可以找到了!
赣州人民政府网。
南康县人事考试网
翻译: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今四川南充)人。
二十岁时担任县里的功曹(官职名)。蜀先主刘备平定蜀地的时候,有山贼攻打县城,县令弃家逃亡,张嶷冒着刀枪,背起县令的夫人,县令夫人幸免于难。
张嶷因此出名,州郡征聘他为从事(官职名)。当时郡里的龚禄、姚伷都官至二千石(太守),在当时很有名气,都和张嶷关系很好。
建兴(蜀后主年号)五年,丞相诸葛亮驻扎在北方的汉中,广汉、绵竹一带的山贼张慕等偷袭军资,抢掠官民,张嶷以都尉的身份带兵讨伐。张嶷考虑到他们容易分散,难以通过作战捉拿住,于是假装与他们讲和,约定时间设置酒宴。
喝到酣处,张嶷亲自带领身边将士,趁机斩下了张慕等人五十多个首级,山贼的首领们都被消灭了。搜寻剩下的山贼,十天就平定了。
后来张嶷得病很重,家境一直贫困,广汉太守是蜀郡的何祗,有通达仁厚的名声,张嶷从前和他不熟,于是自己驾车拜会何祗,投靠他来治疾。何祗拿出全部财产为他医疗,几年后才痊愈。
张嶷所结交的都是这样的信义之人。蜀国任命他为牙门将(官职名),归马忠管辖,讨伐背叛蜀国的在北方的羌人(少数民族),平定南方四个郡的蛮夷(也是少数民族),都有谋划、战胜的功劳。
建兴十四年,武都(今甘肃省武都县一带)的氐王(氐人的首领)苻健请求投降,蜀国派将军张尉去迎接,但是超过了约定的时间还没有回来,大将军蒋琬非常担忧。张嶷安慰他说:“苻健请求依附我们是很真诚的,不会有变故,向来听说苻健的弟弟很狡猾,况且夷狄之人不能接受同样的功劳,可能会背叛(苻健),因此拖延了归期。”
过了几天,消息送到,苻健的弟弟果然率领四百户人投奔魏过去了,只有苻健来投降。起初,越巂郡(今四川西昌)自从丞相诸葛亮讨平高定(人名)之后,叟族与其他夷人多次叛乱,杀害了太守龚禄、焦璜,这之后太守都不敢来郡上任,只住在安定〔安上〕县,离郡八百多里,越巂郡也徒有虚名而已。
当时蜀国君臣讨论打算恢复旧郡,任命张嶷为越巂太守,张嶷带领部下到郡治(相当于省会),用恩惠引诱当地夷人,当地人都顺服了,很多都来投降依附张嶷。北部边境的捉马族人最骁勇,不肯受管辖,张嶷于是前去征讨,活捉了他们的首领魏狼,又诫谕并放回了他,让他招集其余的部落共同归顺。
张嶷上奏封魏狼为邑侯,辖内有部落三千多户。其余的部落听说后,慢慢的都归顺了,张嶷以这个功老被封为关内侯。
苏祁县(今四川苏示县)的首领冬逢、弟弟隗渠等人,投降后又反叛。张嶷处死了冬逢。
冬逢的妻子,是旄牛族首领的女儿,张嶷用计谋宽赦了他。而隗渠逃到了西部边境。
隗渠勇猛彪悍,各部落都很畏惧他,他派了两个亲信假装向张嶷投降,其实是探听消息。张嶷发觉了,许诺给他们重赏,命他们被判隗渠,两人于是合谋杀掉了隗渠。
隗渠死后,各部落就都安定了。斯都耆部落的首领李求承,从前亲手杀死了龚禄,张嶷悬赏捕获了他,列清他的罪状并处死了他。
起始张嶷因为郡治的房屋毁坏,另外修建了一个小城堡。他在任三年后,搬回到从前的郡治,修缮城郭,少数民族的男女都为他效力。
定莋(今四川省汉源县)、台登、卑水(今四川美姑县)三县离郡治三百多里,从前出产盐铁和漆,而一直被当地的部落占据。张嶷率领部下夺了下来,设置官吏管理那里。
张嶷初到定莋时,定莋的首领豪狼岑,是盘木王的舅舅,被当地蛮夷所信任,为张嶷的侵占感到气愤,不来拜见他。张嶷派几十个壮士前去捉拿他,鞭杀了他,把他的尸体送回部落,给了丰厚的赏赐,并宣告了豪狼岑的罪状,张嶷又说:“你们不要妄自反抗,反抗就要被消灭!”部落的首领们都反绑双手来谢罪。
张嶷杀牛设宴,重申了他对当地部落的恩信,于是获得了当地的盐铁,用具从此非常富裕。汉嘉郡(今四川成都地区)一带的旄牛夷部落四千多户,他们的首领狼路,打算为姑父冬逢报仇,派叔父狼离带领冬逢的部下和张嶷相对峙。
张嶷派亲信带着酒肉犒劳他们,又令狼离迎接冬逢的妻子(即狼离的姐姐)转告了张嶷的意思。狼离接受赏赐以后,去见姐姐,姊弟两人很高兴,率领所有部下去拜见张嶷,张嶷厚赏了他们,让他们回去了。
旄牛部落从此不再作乱了。越巂郡有条老路,经过旄牛地区直到成都,既平坦又近;自从旄牛部落断绝了道路,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去成都要经过安上(今四川屏山),既危险有远。
张嶷派人带着钱物赏赐给狼路,又让狼路的姑姑劝说他,狼路于是带着兄弟妻子儿女全都来拜见张嶷,张嶷和他结盟为誓,开通了旧道,千里内都肃清了,恢复了从前的驿站。他上奏封狼路为旄牛?句毗王,派使者送狼路去朝见蜀后主。
蜀后主于是加封张嶷为怃戎将军,依然兼任越巂太守。张嶷第一次拜见大将军费祎,见他任性、泛爱,对待新依附的人太优厚,张嶷于是写信告戒他说:“从前岑彭带兵打仗,来歙握有重权,都被刺客杀害,如今将军您位尊权重,应该借鉴旧事,稍加警惕。”
费祎后来果然被从魏过投降的郭修刺杀。吴国的太傅诸葛恪因为刚刚打败了魏军,大举进军图谋魏国。
侍中(官职名)诸葛瞻,是丞相诸葛亮的儿子,是诸葛恪的堂弟,张嶷写信。
《梨花深处是吾家》1.(1)“铺展”“挂”“带”,三个动词表现力极强,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漫山遍野浓浓淡淡的绿以动感,表现了她的生机生机,美丽心爱.(2)文中的“春天”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天,汉源的“有梨花香雪海”,美丽诱人;又指汉源人战胜了灾难,迎来了春天般美妙的生活.2.“梨花深处”指汉源,切合汉源的特点,突出汉源的美丽.“是吾家”,语气一定,饱含亲切、骄傲之*.标题提醒了文章主旨,*感激烈.3.散文的“形散”表现在取材普遍,写作手法灵敏多样;“神不散”指主题集中.本文在取材上,从史前写到当今,既描写汉源的自然美景,也写到汉源的灾后重建,还写了汉源人事,以此来表现汉源不仅景色美,汉源人因有着伟大的魄力,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而更美.在表达方式上,将记叙、描写、谈论、抒*熔于一炉,既有对汉源自然景物、人物的描写,也有对汉源历史、受灾及灾后重建等的记叙,在描写、叙说的根底上谈论、抒*,表达作者对汉源的热爱、称颂.在表现手法上,文章运用了首尾照应,寓*于景,直抒胸臆、映托等手法,在修辞上,运用比喻、拟人、引用、双关等手法,使文章主旨集中鲜明,*感激烈.。
公元123年公元123年,中国农历癸亥年,生肖猪年,属东汉延光二年。以下是公元123年发生的大事。公元123年-大事记 地动仪
公元123年,班勇为西域长史,攻破交河城,匈奴势力退出。
延光二年(公元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由于北边匈奴族内部分裂,鲜卑乘机拓展强土,西击乌孙,东却扶余,尽据匈奴故地。其时青藏高原仍为诸羌所居。
公元123年10月,杨震改任太尉,掌管国家军事。
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围绕着当时行用的《四分历》,展开了一场大论战。梁丰、刘恺等八十余人认为《四分历》不合图谶,应该恢复西汉时期的《太初历》。
公元123年,张衡发明了地动仪。
公元123年(东汉安帝延光二年),汉阳(今天水西北)地震。
公元123年,北匈奴和车师联合,进攻河内四郡。
旄牛夷起事
延光二年(123)正月,旄牛(今四川汉源)夷反汉,攻零关(今四川峨边南),杀死地方长吏。汉益州刺史张乔与西部都尉讨平之。并分置蜀郡属国都尉,领四县如太守。
鲜卑败南匈奴
延光二年(123)十一月,鲜卑大人甚至鞬率万余骑入东领侯,兵分数路,攻南匈奴于曼柏(今内蒙古达拉特旗南)。南匈奴薁鞬日逐王战死,被杀者千余人。
诏选通经之士
延光二年(123)安帝下诏,令选三团署郎及吏人能通《古文尚书》、《毛诗》、《谷梁春秋》经者各一人。
公元123年-杂谭逸事
班勇出屯柳中
延光二年(123)四月,北匈奴接连与车师入塞寇掠河西。当时,朝廷有人主张再次关闭玉门关和阳关以绝其患;有人则反对闭关,闭关等于放弃西域,放弃西域,河西地区就不能自存,主张在敦煌置校尉,按照旧例增派河西四郡屯兵,以镇抚西域诸国。安帝采纳了后一种意见。复以班勇为西域长史,率兵五百出屯柳中(今新疆吐鲁番附近)。
初令三署郎得察举
延光二年(123)八月,初令三署郎通达经术可以胜任地方长史者,视事三年以上,皆得察举。
公元123年-参考资料 [1] 中华博物网
流沙河汉源建制于公元前97年,至今有二千多年的建制历史。
县城所在地富林镇,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古牦牛道"记叙着"南方丝绸之路"的悠悠岁月;太平天国、辛亥革命、万里长征,曾在这里写下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富林文化"、"清溪文庙"、"九襄石牌坊"古朴深邃;"汉源春色"、"大渡晴波"、"鸡冠朝阳"绚丽多姿,景色迷人,文化底蕴丰厚。流穿全县的流沙河古时称汉水,汉水源于县内西北大相岭飞越山之仙人洞,故因汉水之源之意取县名为汉源,意为汉川水(今名流沙河)之源。
流沙河是大渡河一大支流,全长72公里。经典名著《西游记》里的流沙河位于焉耆县开都河南岸,这条河伴随著《西游记》这一神话小说,在民间保持著风光、神秘的地位。
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西游记》中此河水势凶险,又被卷帘大将占据,常人根本无法渡过。
有诗为证: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站在这个神秘的河畔,放眼望去,河面上滚著一层薄薄的细沙,微风轻抚著细沙在河面上舞蹈,让人的思绪也不由得翻滚起来,仿佛追怀到了远古的身影,听到了唐僧师徒行走在西天大道的回声。流沙河的奇异就在于沙随水动,水流沙流,这是大自然的造化,大自然让河水夹杂著细碎轻巧的浮沙,年年岁岁游动著,水与沙始终不分离。
在流沙河坐船游玩,最过瘾的是看船尾 切开的一道线,从这条线隐约可以看见河水里的浮沙在游动,船速一快,水和沙形成了波涛,再开快些,水和沙能喷溅起两米多高的浪花。水和沙的奇妙结合,让来这儿的人感受著河流的气势,神话的引力,还有细沙与水的浪漫、神奇。
中国当代诗人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当代诗人,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1935年迁回城厢镇槐树街老家。自幼习古文,做文言文。
8个。分别是成县、文县、宕昌县、康县、西和县、礼县、徽县、两当县。
1. 成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南部、陇南市东北部。成县古称成州,西魏置成州,明朝降州为县。成县下辖14镇、3乡,15个居民委员会、245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平方公里。
2. 文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因沿用古文州之文而得县名。位于甘肃省最南端、与四川、陕西交界处,地处秦巴山地,是甘肃的南大门。东南与四川青川县、平武县接壤,西邻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四川九寨沟县,北接武都区。面积4994平方公里。
3. 宕昌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南部,陇南市西北部。宕昌作为地名始于东晋梁勤建立的宕昌国,隋初改宕州,此后建制多经变革,至1954年正式设立宕昌县。宕昌县下辖11镇、14乡、336个行政村,总面积3331平方公里。
4. 康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东南部,甘肃、四川、陕西三省交界地带。康县古称康州,北周置康州,后废并入武州(阶州),1929年置康县。康县下辖14镇、7乡,8个社区、350个行政村,总面积平方公里。
5. 西和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因古西和州而得县名。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东临徽县、成县,南依武都区、康县,西与西北与礼县交界,东北接礼县、天水秦州区。总面积1861平方公里。
6. 礼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县名源于地名“李店”,元设李店文州元帅府,后改“李”为“礼”,直至明朝才正式定名礼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长江二级支流西汉水上游;东邻天水秦州区、西和县,西接宕昌、岷县,南连陇南市武都区,北与武山、甘谷县接壤;面积平方公里。
7. 徽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因城北隅徽山下有徽山驿而得县名,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东北部,地处秦岭山脉南麓、嘉陵江上游秦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北接天水市,东邻两当县,西连成县,东南部与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接壤。徽县下辖13个镇、2个乡,213 个村、10个社区,总面积平方千米。
8. 两当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东北部。两当古称故道、固道,秦惠文王年间置故道县,北魏始置固道郡两当县,因境内有两当河而得名,1985年后划归陇南地区、陇南市管辖。两当县下辖6个镇、6个乡、118个行政村,总面积平方公里。
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5年)司马迁生于龙门。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建元元年)六岁,在故乡读书。 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
《太史公自序》:“谈为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公元前136年(建元五年)十岁,在故乡。 《太史公自序》:“耕牧河山阳,年十岁,则诵古文。”
按:司马迁十岁左右,即在故乡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 公元前135年(建元六年) 十一岁。
窦太后死,汉武帝罢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发动尊儒。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元光元年)十二岁。
是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司马迁时在夏阳耕读,时在长安求学。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十九岁,从夏阳迁居长安。
汉武帝从主父偃建议迁民于茂陵。司马迁随家迁于京城。
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孔安国为侍中。
公元前126年(元朔三年)二十岁,游历各地。 司马迁漫游江淮,到会稽,渡沅江、湘江,向北过汶水、泗水,于鲁地观礼,向南过薛(今山东滕县东南)、彭城,寻访楚汉相争遗迹传闻,经过大梁,而归长安,历时数年,为协助父亲著作史记做准备。
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 二十二岁。公孙弘为丞相,请为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
司马迁得补博士弟子员。 公元前123年(元朔六年)二十三岁,为郎中。
以考试成绩优异为郎中,即皇帝的侍卫官。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元狩元年)二十四岁,为郎中。
司马迁侍从武帝巡视至雍,祭祀五峙。获白麒。
司马淡始修《太史公书》。 《史记》原计划记事止于此年。
《太史公自序》:“述陶唐以来,至于麒止。”后来司马迁修改下限述于太初末年。
公元前119年(元狩五年)二十八岁,为郎 中。 汉武帝游鼎湖,至甘泉(今陕西淳化县境内),司马迁以郎中身分侍从。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元鼎四年)三十三岁,为郎中。 司马迁随汉武帝祭祀五帝到雍(今陕西凤翔县),到河东(今山西夏县东北)。
有司与太史公司马谈、祠官宽舒议祭祀后土祠。始立后土祠于汾阴(今山西万荣县)。
冬十月,“武帝自夏阳东幸汾阴”,司马迁随武帝回夏阳故乡。 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三十四岁,为郎中 冬十月,司马迁以侍中身分侍从汉武帝巡行至西北的扶风、平凉、空峒。
太史公谈、祠官宽舒等向武帝建议立泰峙坛。太史公谈泰峙典礼。
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三十五岁,为郎中将。 汉武帝与公卿、诸生议泰山封禅。
司马迁受命为郎中将以皇帝特使身份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到达邛(今四川西昌一带)、笮(今四川汉源一带)、昆明(今云南曲靖一带),安抚西南少数民族,设置五郡。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元封元年)三十六岁,为郎中。
汉武帝前往泰山封禅,太史公司马谈随行,至周南(今河南洛阳)而病危。司马迁自西南归,见父于周南。
谈临终嘱司马迁继孔子而续《春秋》。 司马迁以郎中身分侍从汉武帝至泰山,又至海边,自碣石至辽西。
又经北边、九原(今包头市西),五月回到甘泉。 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三十七岁,为郎中。
春,司马迁随汉武帝到缑氏(今河南偃师),又到东莱。四月,黄河决口,司马迁从武帝至濮阳瓠子决口处,与群臣从官负薪塞黄河决口。
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三十八岁,为太史令。 司马迁继父职为太史令。
《太史公自序》:“太史公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绅石室金匮之书。”与朋友挚峻书信往还,勉励其抛弃隐居生活,立志于事业,从而立德、立言、立功。
公元前107年(元封四年)三十九岁,为太史令。 冬十月,司马迁随汉武帝至雍,祭祀五帝。
经回中道,北出萧关(今宁夏固原县东南),经涿鹿,从代地(今河北蔚县)而还,经河东回长安。 公元前106年(元封五年)四十岁,为太史令。
冬,司马迁随武帝至南郡盛唐(在庐江),望祭虞舜于九嶷山,自寻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过长江,登庐山,北至琅琊(今山东诸城),增封泰山,沿海而行。 公元前105年(元封六年)四十一岁,为太史令。
冬,司马迁随汉武帝行至回中(今陕西陇县西北)。三月,经夏阳至河东,祭于后土祠。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四十二岁,为太史令。 司马迁倡议并与上大夫壶遂等制定《太初历》,汉武帝宣布废《颛顼历》,改用此历法。
太初历对后代有极大影响。冬十月司马迁随武帝祭泰山。
司马迁开始著述《史记》。 公元前103年(太初二年)四十三岁,为太史令。
司马迁专心著述。“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天汉元年)四十六岁,为太史令。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武帝发兵讨伐匈奴。
李陵为将,请“自当一队”。 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四十七岁,为太史令。
三月,司马迁随汉武帝至河东,祭祀后土。十一月,李陵战败被匈奴俘虏,司马迁因替李陵讲公道话,而被捕入狱,判死刑。
公元前98年(天汉三年)四十八岁。 李陵被灭族。
司马迁为著作史记而忍辱苟活,自请宫刑。《悲士不遇赋》约作于是年。
公元前97年(汉武帝天汉四年)四十九岁,为中书令。 司马迁被赦出狱,任中书令。
《汉书.司马迁传》:“迁既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
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
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受腐刑,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 元封三年(前108),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此后,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
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为中国人民,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出狱后任中书令,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约在汉武帝元光;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臣著史记,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
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55岁终。
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前145—前90)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
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于公元前90年。
甘肃省2010年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号)、《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关于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9〕1号),结合省情和我省四年来“特岗计划”实施情况,特制定本方案。一、目标和范围通过实施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教师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公开招聘普通高校毕业生到我省“两基”攻坚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进一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010年,我省拟在以下43个县(市、区)(全部为“两基”攻坚县、国扶贫困县、地震重灾县和少小民族县)实施“特岗计划”。具体为:环县、镇原县、宁县、合水县、华池县、清水县、武山县、秦安县、麦积区、张家川县、甘谷县、武都区、康县、文县、西和县、礼县、两当县、成县、徽县、会宁县、夏河县、碌曲县、迭部县、玛曲县、舟曲县、临潭县、卓尼县、积石山县、东乡县、永靖县、康乐县、广河县、和政县、临夏县、临洮县、通渭县、漳县、岷县、陇西县、渭源县、静宁县、庄浪县、肃南县。全省计划招聘农村特设岗位教师3079名,聘期3年。各县(市、区)拟聘人数以4月份已上报省教育厅的计划数为准(见附件1)。二、基本原则(一)招聘工作由省教育、人事、财政、编办等部门共同负责,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原则。(二)特岗教师的安排按照学科结构和教师岗位需求,科学搭配。(三)特岗教师原则上安排在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少小民族县可安排在农村生源占60%左右的县城学校。(四)特岗教师实行公开招聘,合同管理。合同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应聘人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三、对象和条件(一)特岗教师招聘对象必须为甘肃生源,以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类应、往届本科毕业生为主,以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师范类应、往届本科毕业生中具有教师资格证或取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心理学两门课程考试合格证者为辅,并招收少量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应届专科毕业生。 (二)符合以上条件的往届毕业生必须为2006年暨以后毕业,尚未就业且持有《择业通知书》。(三)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四)报名者应同时符合教师资格条件要求和招聘岗位要求。(五)招聘对象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思想政治素质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2、身体健康;3、志愿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服从组织安排。四、实施办法(一)报名时间及方式1、为切实加强对特岗教师的管理服务工作,教育部开通“特岗计划”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符合报名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必须先登录进行网上报名,时间为2010年6月1日—6日。2.通过网络报名的省内高校应往届毕业生,于2010年6月7日至6月11日到学校毕业生就业部门进行现场报名。再由各高校于6月15日前统一到当地自学考试机构进行集体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省外高校应往届毕业生,其现场报名由甘肃政法学院毕业生就业办和省自考办共同负责,报名时间:6月7日至6月14日。联系电话:。考生现场报名时,须持身份证、毕业证(或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开具的证明)、《择业通知书》、教师资格证等证件原件和《甘肃省2010年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报名表》(附件2)一式四份(附贴近期1寸免冠彩照)。省内高校毕业生报名表由各高校自行印制并免费向毕业生发放,省外高校毕业生报名表由毕业生登录甘肃教育信息网()自行 下载。报名表由考生、现场报名的高校、市(州)和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留一份。没有进行网络报名的考生不能参加现场报名。否则,通过考试者也不予聘用。3、原则上,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只允许在其生源地所在市(州)行政区域内跨县市区报名。每人限报一个志愿服务县,不作调剂。4、相关高校负责对符合报名条件的毕业生进行信息汇总,并于2010年6月20日前将《甘肃省2010年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报名信息汇总表》(附件3电子版)上报省教育厅,该表数据结构以省自考办规定的格式为准。(二)资格审查毕业生资格初审由负责现场报名的高校负责,资格复审在笔试结束考试成绩公布后,与面试工作一同进行,由相关市(州)和县(市、区)教育部门、人事部门共同负责。(三)考试(笔试)组织 1.省自考办按照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的统一安排,负责特岗教师选拔考试(笔试)的具体组织。准考证由省自考办安排制作,经相关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盖章后生效,在考前一周内由毕业生凭身份证到现场报名的高校自行领取。相关高校要会同当地自学考试机构,认真做好考试(笔试)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考试(笔试)程序严格、严肃、严谨、有序进行。整个考试(笔试)工作由省教育、人社等部门巡视监督。2.考试(笔试)内容本次考试笔试分为公共基础知识测试和专业基础知识测试两部分,各占150分,总分300分。公共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大学思想政治课基础知识、时事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专业基础知识测试按考生报考的任教学科,分文科综合(语文、历史、地理)、理科综合(数学、物理、化学)、音体美(语文、数学及本专业)三类分别命题。3.考试(笔试)时间和地点考试时间:2010年7月3日上午8:30—11:30,公共基础知识;7月3日下午2:00—4:30,专业基础知识。考试地点:现场报名的高校,兰内考点将适当集中,具体以准考证上的安排为准。(四)人选确定笔试成绩公布后,省教育厅将划定参考分数线,依据各县(市、区)招聘计划和考生笔试成绩,按学科需求由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确定进入各县(市、区)面试人员名单。面试工作由各县(市、区)教育、人事部门按照市(州)教育、人事部门的统一安排组织进行。进入面试人员原则上音体美学科按各县(市、区)招聘计划的120%掌握,其他学科按各县(市、区)招聘计划的110%掌握。面试满分100分。各县(市、区)拟聘用人员按考生总成绩(笔试成绩×80%+面试成绩×20%)和学科需求确定,并由县(市、区)参照新录用公务员体检标准组织体检,经公示后报市(州)复核。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于2010年7月20日前将审核同意拟聘用的特岗教师名单汇总(附件4)上报省教育厅。(五)岗前培训与上岗各地要安排拟聘特岗教师参加不少于一周的岗前培训,并在上岗前按国家规定进行教师资格认定,确保特岗教师在秋季开学时持证上岗。本年度招聘的特岗教师上岗情况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于9月底前报省教育厅。五、保障政策(一)特岗教师享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9]4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人事部等部门《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133号)中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二)“特岗计划”的实施与“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相结合。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可纳入特岗教师管理。(三)特岗教师在聘期内,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进行跟踪评估,对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对不按合同要求履行义务的,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改正;对不适合继续在教师岗位工作的,应及时向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不再列入本项目管理,自主择业。(四)本次招聘的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后自愿留在本地学校继续任教的,经市(州)教育、人事部门同意,由县(市、区)教育、人事部门组织进行岗位考核,岗位考核合格的,不进行其他考试,由县(市、区)负责落实工作岗位,将其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统发范围,保证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省上不再行文。(五)服务期满后,岗位考核不合格和不愿留在志愿服务地学校工作的特岗教师,由其自主择业。六、资金安排“特岗计划”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以中央财政为主。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岗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并依据实际在岗教师人数据实核拨。特岗教师在聘任期间,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其他津贴补贴由各县(市、区)根据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年收入水平和中央补助水平综合确定。凡特岗教师工资性年收入高于国家标准的,高出部分由县(市、区)政府承担。特岗教师工资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不分本科、专科,月最低收入为国家年人均拨款标准的1/12。组织选拔特岗教师过程中产生的笔试等工作费用,由省财政负担,面试费用由相关县(市、区)负担,不得向毕业生收取任何费用。七、其他事宜特岗教师户口和档案关系原则上统一转至工作学校所在地的县级教师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相关县(市、区)和学校,要为特岗教师提供相应的周转住房和必要的生活条件。相关市(州)教育局商有关部门制订执行本方案的实施细则,并于2010年5月31日前上报省教育厅。本方案由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负责解释。 附件:1.甘肃省2010年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需求表2.甘肃省2010年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报名表3.甘肃省2010年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报名信息汇总表4.甘肃省2010年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聘用人员信息汇总表
2022年陇南康县公务员考试地点在康县第一中学。康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东南部,甘肃、四川、陕西三省交界地带。康县古称康州,北周置康州,后废并入武州(阶州),1929年置康县。康县下辖18镇、3乡,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康县常住人口162418人。康县处西秦岭南侧陇南山中,境内海拔560-2483米之间,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光照充足,森林覆盖率达,被誉为“陇上江南”、“陇上西双版纳”。康县自然资源有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康县是“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黑木耳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名优特产有龙神茶、核桃、以康县黑木耳为代表的食用菌等。此外康县还是“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境内有阳坝亚热带生态旅游风景区、花桥村、白云山森林公园等景区。
2022年陇南康县公务员考试的考试地点尚未确定,考生可以通过关注陇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进行获取考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