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人事考试中心主任
南阳市人事考试中心主任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南阳考区笔试,将于1月8日举行。据悉,这是南阳历史上首次承担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录考试。
“在此次国家公务员笔试中,南阳考区共设置8个考点学校、355个普通考场,考生10611人,参考人数在全省18个考区位居第二。”市人事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考生可于1月3日0:00至8日15:00期间,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打印准考证。同时,考生要提前登录南阳市人事考试网()查看南阳考区笔试公告,做好应试准备。以下为考点信息:
南阳市人事考试中心办公室机构信息 机构名称 南阳市人事考试中心办公室 办公电话 63398377 投诉电话 63166839 办公时间 8:00-12:00,14:00-17:30 办公地址 南阳市中州路291号市1政府1号楼6楼
南阳人事考试中心主任
(一)时间:一般是成绩公布后3-4个月发放证书。(二)领证:不外乎是以下两个地方。(1)南阳市人事考试中心。(2)南阳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
王吉波 局长、党组副书记 主持局全面工作。闫宏显 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协助局长主持局日常工作,负责人力资源开发、退伍兵安置协调、创新带动等工作,分管人事科、人力资源市场科、人才交流中心。王金彦 党组成员、副局长 负责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与管理、人事考试工作,分管职称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人事考试中心。付文义 党组成员、副局长 负责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政策落实、养老保险、企业改革改制职工安置、救灾救济、扶贫开发、移民、防汛抗旱、招商引资及局项目带动工作,协调农口工作,分管工资福利科、养老保险科、失业保险科、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管理处、失业保险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处。王 坤 党组成员、调研员 负责办公室、工伤保险、信息化工作,分管局办公室、工伤保险管理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电子政务中心。高 华 党组成员、调研员 负责就业、再就业、农民民工工作及局品牌带动工作,分管农民工工作科、就业促进工作办公室、再就业工作办公室、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中心、职业介绍中心、就业训练中心。文献华 党组成员、副局长兼军转办主任 负责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工作,分管军队转业干部工作办公室、专业技人术人员管理科、劳动保障监察局、自主择业管理办公室。李 军 党组成员、副局长 负责信访维稳、职业教育、技术工人等级考核、双拥工作,协调政法口工作,分管信访科、劳动关系科、调解仲裁管理科(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职业能力建设科、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办公室、技工教育研究室、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高级技工学校。罗明柱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负责纪检监察、精神文明建设、政风行风建设、效能建设、创先争优、民族宗教、统战、群团、民兵、妇女及服务带动工作,分管机关党委、纪检监察室、审计与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科。杨 华 党组成员、副局长 负责医疗生育保险、离休干部医疗统筹管理工作,分管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科、医疗保险中心、离休干部医疗统筹管理办公室。苏金勇 党组成员、市企业养老保险管理局局长 负责企业养老保险工作,分管市企业养老保险管理局,县市区企业养老保险管理局。周 华 党组成员、局公务员管理办公室主任 负责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分管局公务员管理办公室。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南阳考区笔试,将于1月8日举行。据悉,这是南阳历史上首次承担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录考试。
“在此次国家公务员笔试中,南阳考区共设置8个考点学校、355个普通考场,考生10611人,参考人数在全省18个考区位居第二。”市人事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考生可于1月3日0:00至8日15:00期间,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打印准考证。同时,考生要提前登录南阳市人事考试网()查看南阳考区笔试公告,做好应试准备。以下为考点信息:
阳泉市人事考试中心主任任
副科级别1、阳泉市,是山西省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东部,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2012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05平方公里,三区融合后城市人口数量为78万。阳泉市是山西省第三大城市。属于正厅级别待遇。2、所以阳泉城区属于正县处级别,城区教育局属于正科级别,教育局考试中心主任属于副科级别,相当于教育局副局长、副乡镇长级别。
(一)办公室 编制2名,职数1名负责综合协调机关政务、事务工作,拟定工作制度并督促检查;负责文电、会务、机要、档案、文秘、信息报送、接待、保密和机关财务等日常工作。(二)人事科 编制2名,职数1名负责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的人事劳资、机构编制、教育培训、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三)政策法规科 编制2名,职数1名负责组织开展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的综合研究工作;承担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牵头组织有关政策和综合性问题调研工作,协调专家咨询工作;承担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新闻发布和宣传工作;承担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指导监督相关政策法规执行情况;承担相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行政赔偿工作及其他法律事务;承担相关政策法规的培训、咨询服务和普法教育工作。(四)财务资金管理科 编制2名,职数1名参与拟定社会保障资金(基金)财务管理制度;汇总编制本局管理的各项资金(经费)预决算;制定全局财务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负责管理市人才引进与开发专项资金;对所属单位财务工作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负责对所属单位的审计监督和单位负责人离任审计。(五)社保基金监督科 编制2名,职数1名负责组织编制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草案;拟定全市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再就业资金监督制度、运营政策和运营机构资格标准;依法监督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征缴、支付、管理和运营,受理控诉举报,组织查处有关案件;负责对企业年金业务的监管和社会保险交费基数的核实监督。(六)人力资源市场科 编制2名,职数1名负责拟定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有关信息规划和统计管理工作;负责全市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和预测工作,承办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和项目经费资助工作;拟定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建立市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组织进入我市人力资源市场的准入制度,指导和监督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负责职业中介机构资格认定和审批工作;拟定人员调配管理办法,承办市直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调配工作。(七)就业促进科 编制2名,职数1名拟定全市就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贯彻落实劳动者平等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跨地区有序流动政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就业援助和特殊群体就业政策;负责制定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指导和规范公共就业服务管理;参与拟订全市专项就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八)职业能力建设科 编制2名,职数1名拟定全市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政策和规划并组织实施;拟定全市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及评选表彰工作;拟定全市技工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市就业前培训、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组织实施国家、省制定的职业分类、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标准;完善职业技能资格制度,制定全市职业技能鉴定政策并组织实施;综合管理技师、高级技师评聘工作;组织开展全市职业技能竞赛工作。(九)军官转业安置科(市政府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编制2名(含军转办主任)拟定全市转业军官安置、培训计划,承办市直机关转业军官安置工作;指导全市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拟定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稳定政策并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承担市政府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组的具体工作。(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市外国专家局) 编制4名(含外专局局长),职数1名拟定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继续教育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选拔、推荐和管理工作;承办全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事宜,推行专业技术职(执)业资格制度;负责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工作;负责全市中、初级评审委员会的管理和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监督管理,指导和监督全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考试工作;拟定全市引进国(境)外人才和智力的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来我市工作的外国专家、海外留学人员和回国定居专家、学者的工作安置和管理服务工作;归口管理、指导和协调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国(境)培训工作;负责组织引智项目的征集、对接和成果评估工作;承担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十一)事业单位管理科 编制2名,职数1名负责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工作;拟定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拟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办法,按照管理权限承办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岗位设置方案和岗位聘用的核准备案;拟定全市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管理政策;负责指导承办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工作;组织指导市直事业单位人员的考核、奖惩、任免、辞职、辞退等事宜。(十二)公务员管理科(市公务员局) 编制4名,职数2名负责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拟定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的职位分类、录用、定级、考核、任免、培训、交流、纪律、奖惩、申诉、控告、辞职、辞退等有关制度、办法并组织实施;承办市级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调任、转任、轮换(岗)和挂职锻炼的具体事宜;承办市政府和提请市人大常委会的人事任免事项;审核和办理以市政府名义奖励表彰人员的具体事宜;负责市政府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拟定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建设、能力和作风建设政策并组织实施;承担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信息统计管理工作;承办公务员法制宣传工作。(十三)工资福利科 编制4名,职数2名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法规,拟定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含特殊贡献人员)的工资收入分配、福利政策、制度并组织实施,拟定地方性津贴、补贴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市直和省以上驻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及离退休费审批工作;负责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津贴、补贴的审批工作;负责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龄计算工作;负责享受特殊贡献待遇人员的审批工作;负责职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待遇的审批工作(自收自支单位除外);负责市直机关福利费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十四)劳动关系科(劳动监察科) 编制2名,职数1名拟定全市劳动关系政策;拟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实施规范;按照管理权限负责集体合同的审核和劳动用工备案工作;拟定全市地方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和监督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和企业负责人工资收入分配;负责劳动合同制工人的政策性安置工作;拟定全市企业工资指导线并组织实施,贯彻落实最低工资标准;指导全市劳动标准制定工作;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以及消除非法使用童工、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政策;落实劳动保障监察的政策、制度,指导全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市级企业劳动模范评定工作。(十五)社会保险科 编制2名,职数1名综合管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农村养老等社会保险工作;拟定全市社会保险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完善社会保险服务体系。拟定养老保险基金预测预警制度;审核市级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制度;审核办理市属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中央、省驻市企业的职工退休事宜;拟定城镇企业死亡职工、遗属待遇和非因工伤残职工待遇政策和给付标准。建立失业预警制度,拟定预防、调节和控制较大规模失业的办法;拟定经济结构调整中涉及职工安置权益保障的政策;审核市属破产企业职工安置方案。拟定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农村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办法和个人帐户管理办法;组织调整医疗、生育、工伤保险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及支付标准;组织拟定定点医疗机构、药店的医疗保险服务和生育保险服务管理、结算办法及支付标准;拟定职工疾病、生育、工伤停工期间的津贴标准。拟定全市农村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政策、规划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拟定农村养老保险费筹集、养老金支付、基金管理办法和经办机构管理规则;拟定农村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政策;拟定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筹集、审核、备案和管理制度。(十六)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科 编制2名,职数1名拟定工伤预防、认定和康复政策;组织实施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组织实施协议医疗机构、药店、康复机构、残疾辅助器具安装机构的资格标准;承办职工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相关管理工作;承办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鉴定相关管理工作。(十七)农民工工作科 编制2名,职数1名拟定全市农民工工作综合性政策和规划,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农民工表彰工作;督促检查农民工相关政策的落实,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协调处理涉及农民工的相关事件;指导、协调农民工工作信息建设;承担市政府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十八)信访调解仲裁科 编制2名,职数1名拟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及实施规范,指导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工作;指导开展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工作;依法指导、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及相关协调工作;组织开展劳动、人事仲裁员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指导仲裁员、调解员队伍建设。拟定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指导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工作;负责信访事项的受理、协调、交办、转送、督办工作;研究处理重要信访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负责有关信访信息的报送、统计工作。(十九)纪检组(监察室) 编制2名(含纪检组长),职数1名负责局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和行政效能监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
人事考试中心主任主要是协调考试场地及后勤保障有一定职权。人事考试中心主要根据上级单位来安排考试,学生及监控老师安全及后勤的。如果往公司、企业安排工作是有条件和可能的,但是往国家机关安排人员,占公务员编制是不可能的。因为,《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录用,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不考试是不能录用。
濮阳市人事考试中心主任
周 迎 中共运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负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面工作,主管人事科、财务资金管理科工作。常五一 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调研员 协助局长负责全面工作,分管办公室、医疗保险科、公务员职位管理科、公务员考试录用科、公务员培训指导中心。李晓良 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调研员 协助局长分管职业能力建设科、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信息管理服务中心。赵永学 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调研员 协助局长分管人力资源市场科、工资福利科、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办公室。史忠诚 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负责监察室工作,协助局长分管党委办公室、公务员考核奖惩科及老干部有关工作。赵振明 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协助局长分管信访接待科、就业促进科、劳动关系科、劳动力交流中心。姚丰吉 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协助局长分管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科、转业干部自主择业管理中心、科技人员信息站。刘建中 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协助局长分管规划统计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工伤保险科。杜步霄 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协助局长分管养老保险科、失业保险科、农村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原 波 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调研员 协助局长分管仲裁与法规科、劳动监察科、农民工工作科、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支队、人事仲裁办公室。韩永康 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市人才交流中心主任李俊杰 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市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姚新亭 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张新进 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市企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主任范宽衍 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市失业保险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兰高文 运城市人事考试中心主任尚冬春 运城市军转干部培训中心主任
你认为可以吗?这种行为是严重违反纪律的!!!!!!!!!!!!!!
邵阳市人事考试中心主任
这个好像有点难度···
刘治金, 男, 1954 年 1 月出生,汉族,湖南隆回县人,大学文化, 1973 年 11 月参加工作, 1974 年 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隆回县塘市公社文化站辅导员,公社企业办党总支书记; 邵阳地委办研究室干部,地委组织部干部; 邵阳师专中文科学习; 邵阳市委组织部干部,干部一科副科长; 邵阳市委组织部干部一科科长; 邵阳市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干部一科科长; 中共新邵县委副书记 (期间: 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并毕业); 中共邵阳市东区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区长,中共双清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期间: 湖南大学管理工程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并结业); 中共双清区委书记,双清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期间: ,参加中央党校县、市、区委书记第六期培训班学习); 至今、邵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邵阳市人事局党组副书记、局长。职责:主持人事局全盘工作,兼管部务会交办工作李青安 女 1952 年 7 月 汉族 湖南邵阳市人 大学文化1968 年 12 月参加工作 1972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下乡至市火车站乡 在火车站学区任教、历任学校负责人、学区文教专干、党支部书记; 在市东区文教科、教育局工作、历任副科长、教育局长; 在市东区政协宣传部工作、历任常务副主席、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至今 市人事局工作、历任副局长、党组书记。职责:协助局长管理全面工作,分管财务、政工、办公室、军转调配科、自主择业办、建设扶贫等工作。唐祥生 ,男, 1953 年 4 月出生,汉族,湖南邵阳县人,大学文化, 1969 年 12 月参加工作, 1972 年 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 4474 部队训练队学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 4474 部队一大队校译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学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 38401 部队训练队教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 38401 部队司令部作战参谋; 邵阳市科技干部管理局干部; 邵阳市人事局干部任免奖惩科、办公室、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干部; 至今 邵阳市人事局副局长。职责:分管专业技术管理科、外国专家科、专家服务中心、信息中心、省8件实事考核等工作。罗晓莲 女 1958 年 5 月出生 汉族 湖南新宁县人 大专文化 1975 年 6 月参加工作 1978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下乡在四川省壁山县来凤公社 在成都军区 13 军服役 在邵阳市商业局商业干校干部 在邵阳市委组织部干部、副科长、科长 至今 在邵阳市人事局历任纪检组长、副局长。职责: 分管公务员科、考试中心、人才中心工作等工作。王祥国 ,男, 1960 年 12 月出生,汉族,湖南新宁县人,大学文化, 1977 年 8 月参加工作, 1983 年 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 8 ~ 新宁县大桥学校任教师;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役;①历任排长、中队长、副科长、副处长、处长、副支队长、政治委员 ( 正团 ) 、支队长 ( 正团 ) 等职;②经考试考核考评为助理工程师、工程师职称;③党内历任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支队党委副书记、书记等职;④北京大学法律学专业、中央党校函授经济管理专业、湖南电大电子计算机技术专业的本科学历; 月至今 任邵阳市人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职责:分管综合规划和人事仲裁科、教育培训科、公务员培训中心的工作。阳新光 ,男, 1966 年 5 月出生,苗族,湖南城步县人,大学文学, 1989 年 7 月参加工作, 1992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城步县江头司乡工作; 城步县政协工作; 邵阳市人事局工作, 至今 任纪检组长。发展 职责:分管纪检、监察、工资福利科、退管中心、基建等工作。
1949年10月,邵阳区督查专员公署(以下简称专属)成立时,下设民政科,有专人分管人事工作。1951年9月人事业务从民政科划出,设置邵阳专属人事科,胡连任副科长、全科实有4人、1953年,境内各县(市)、专属直属机关和大中型工矿部门,先后建立人事科(股),配有专干2—4人。至1957年,凡有关干部的提拔、教育、培养、审查、任免、调遣、工资、福利、训练、奖惩、干部吸收录用、大中专毕业分配等工作、均由各级人事部门负责处理。1958年6月,专属人事科实有3人。1959年11月,专属监察处撤销,其人员编制及工作任务分别并入地委监委会和专属人事科。同年末,专属人事科实有5人。1965年,增加到8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专属人事科陷入瘫痪。1968年10月被撤销,有关人事工作,划归地区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简称政工组)负责。1973年6月,撤销地区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恢复地委组织部。全区人事工作业务归口地委组织部干部二科管理。1979年5月,成立邵阳地区行政公署人事局,由章峨山任副局长,代行局长职务,全局实有9人。同年7月,地属各县人事局陆续成立。1983年10月,地区直属机关进行机构改革,邵阳地区劳动局与邵阳地区人事局合并为邵阳地区行政公署劳动人事处,下设办公室、工资福利科、就业科(与地区待业青年安置领导小组办公室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劳动保护科、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科、矿山安全监察科、劳动计划调配科、干部调配科(和地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公室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科技干部科、任免奖惩科,全处实有44人。1984年7月,邵阳地区行政公署劳动人事改名为邵阳地区劳动人事局,增设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科,全局实有51人。1986年3月,地、市机构合并,邵阳地区劳动局的人事部分,与邵阳市人事局、邵阳市科技干部管理局,合并组成邵阳市人事局。1951年—1968年,先后担任邵阳专属科科长的有:崔文德、曾俭、赵瑞华、担任副科长的有:胡琏、石炼、杨汉秋。1979年—1986年,先后担任邵阳地区人事局局长的有:章峨山、申季龙;担任副局长的有:龙显武、陆先足、李仁轩。1949年冬至1952年9月,邵阳市人事工作由市民政科分管。10月成立邵阳市人民政府人事科,彭心耿(女)任副科长,全科实有4人。1955年4月改名为市人民委员会人事科。1958年3月,人事科监察科合并为市人事监察科。6月,市人事监察科分为市监察室和市人民委员会人事科,合署办公,人事科实有3人。1960年10月,人事科与中共邵阳市委组织部合署办公。1963年初,市监察室被撤销,其业务由人事科办理。1965年,人事科实有4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人事科正常工作被迫中止。1968年2月,邵阳市成立革命委员会,人事科被撤销,由市革命委员会下设的政治工作组行使其职权。1973年9月,中共邵阳市委组织部恢复,人事业务工作由组织部的干部二科管理。1979年,邵阳市革命委员会人事局成立,与市委组织部合署办公,石振软任副局长,全局实有9人。1981年6月,市人事局与市组织部部分开办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曾友云兼任副局长,1984年4月,市人事局设秘书科、干部调配科、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科、干部任命奖惩科、科级干部科、工资福利科。全局实有15人。同年8月,撤销市人事局科级干部科,建立邵阳市科级干部管理局,内设秘书科、人事科,实有8人,1985年末,市人事局实有17人。1986年,邵阳地、市机构合并。邵阳地区劳动人事局的人事部和市科级干部管理局合并成立邵阳市人事局。5月,市人事局设置办公室、干部调配科、干部任免奖惩科、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科、科技干部科、市人才交流办公室、工资科(对外又称市机关事业工资改革办公室)、退休干部管理科。全局实有47人。1990年,市人事局增设培训科、职称职位科、公务员管理科。人才交流办公室改称干部二科(负责干部录用工作),退休干部管理科更名为保险福利科。全局实有45人,其中正副局长5人。1952年10月—1958年2月,邵阳市人事科科长职务,先后由彭心耿(女),朱恭宽、邓明渊、谢安国等副科长代理。1958年3月—1965年8月,先后担任邵阳市人事局局长的有:曾友云、章峨山;先后担任副局长的有:石振友,周德典、萧松如、李仁轩。
扫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入编”,更多事业单位考试资料免费推送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