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考试泄题案
人事考试泄题案
被告人邸杨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考试的试题、答案,这违反了考试的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他人不公平。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三款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非法出售试题、答案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被告人邸杨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之规定对其处罚。
好几年都不可以考试,后来也进行了罚款,并且教育了他们,因为他们这种行为已经严重犯罪。
今天是7月7日,根据报道显示,随着郑州招教考试的结束,很多网友都表示郑州招教考试存在泄题,要知道,泄题不仅仅是对于考试以及其他考生的不公平,更是要入刑法的大罪。那么这次考试到底有没有泄题呢?官方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根据网传的泄题微博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是存在一个非常类似郑州招教考试的平台,在上面出现了很多考试的原题。根据报道,这个微信公众号平台叫做人才考试研究院,其中在考试前一天晚上开放了一套题库,结果第二天早上就关闭了,而根据反馈,这些题库很多选项两个答案是一样的,还有一些选项标准答案竟然是错误的。而根据官方回应,这次的题库和正式的题库根本没有必然关联,这个微信公众号也和他们没有太大关系,这次完全不存在泄题的情况,这两个平台是完全独立运行的,更加不可能会出现题库冲突,所以说泄题应该是子虚乌有的。
根据官方的说法,这次考试是属于随机抽选题目,这么多位考生的试卷都会有些不一样,而且是随机抽取,而根据现场的视频监控显示,没有考生存在作弊,而且试卷在开封之前的封条都是完好的,没有被人拆封过,这就说明了考试的试卷是没有问题的,成绩也是真实有效的。同时,官方也重申了,这次考试所有的流程都合乎规定,大家不要随意揣测了。
希望大家不要再没有证据随意揣测,只有提高自己才是硬道理!
网上有信息传出在郑州举行的招教考试遭到了泄题,这引起了很多人的意见和不满。官方就此事进行回应说这个事件不影响本次的招教工作的正常程序的进展,同时他表示以后的工作将会继续进一步的完善工作细节,排查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严格要求考风考记,履职相应的职责,杜绝任何徇私舞弊的学生,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更好的为考生进行服务。
网上流传的信息说郑州招教考试泄题这个消息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注意,有关部门进行了联合调查。这个消息一透露出来,遭到了很多人的不满,在河南郑州会出现泄题情吗?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何在?泄题了怎么保证其他考试考生的公平,其他考生对这个考试都准备了很久,而现在不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录取不存在公平性,很多人对此事都发表了相关的意见。
相关部门的调查发现此次考试不存在泄题的情况,一切消息属于谣传。试题从上线前到开封前都处于密封中从未流露出来,试卷保管的都是非常独立的,使用非常严格的保密规程,不会存在泄题的情况。官方的这一回应也给相关考生吃下一颗定心丸,让相关考生可以更加从容自信的面对此次考试,对待录取结果也比较能公正的看待。
对待任何考试都要公平公正,不能存在泄题的情况,这样容易伤及考生的同理心和面对考试报考的信心,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影响社会秩序稳定和影响相关行业的招聘。官方此次的回应也说明了试题保管的专业和精确,由专人负责,试题的导入也有专人操作,并且服务器部署非常的严密,任何人都不可能提前获得考试的试题。
湖北天门人事考试泄题案
陕西、河南、江苏、湖南一建停考,苦了几十万考生了,没日没夜备考一年时间,有的甚至是撇家舍业辞职备考,结果停靠了,考生们内心别提多奔溃了,来看下停考省份考生做出的努力吧有好多考生直接给总理留言,请求撤回停考,理由如下,1:取消考试原因是“疫情影响”,但是商场人头攒动、饭店宾客如云、会所红灯酒绿、影院座无虚席等一些列娱乐场所正常营业中,偏偏考试受到疫情影响,理由过于牵强2:其他职业考试都是延期,建造师却取消考试,是否存在不公3: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是普通老百姓获取就业的唯一途径,取消考试就剥夺了就业机会,人权是否受到侵犯【拓展资料】据说考试中心已经将延期考试申请递交给了人社部和住建部了,虽然希望渺茫但还是有希望的,而且听说停考是因为二年,第七条〔严重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应试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离开考场,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处理或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2年内不得再次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的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涂改证件、证明,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考试资格的; (二)违反规定翻阅参考资料,或使用手机等规定以外工具的; (三)互相交换试卷、答题纸、答题卡、草稿纸等的; (四)抄袭、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 (五)让他人冒名顶替参加考试的; (六)本人离开考场后,在该考试未结束前,出卖试卷答案的; (七)与考试工作人员串通作弊或参与有组织作弊的; (八)其他严重违纪违规行为。2021年6月1日上午, 住建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虽然出题方是住建部,但监管方是组织考试的部门。目前该工作人员已经把举报材料整合,并提交给领导审核。”据了解,疑似泄题的2768人qq群,目前人数已经达到了2999人,其中湖北省的人数为1137人,广东省的138人,江苏省101人。湖北省人事考试院表示:“目前正在进行自查。”另一个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我们已经将考生举报内容进行上报,到时候等待国家相关部门公布调查结果。”广东省人事考试院表示:“并没有收到相关举报材料。”考试本应是件很公平的事,各位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证书实属不易。如果有人仅仅考前背答案,就可以拿得证书,那对广大考生实在是有失公正。此前,建造师考试泄题事件屡次发生。2007年泄题、2008年停考、到最近2017年的一建泄题。2021年二建市政泄题事件:5月30日上午9点,18个省份选择市政专业的考生参加了 第二批二建实务的考试。当天下午1点左右,网友@菲正式甜妹发博称 二建市政泄题。之后,又有网友发布多个疑似泄题视频。疑似泄题群有3个,群成员最多的有2768人。5月31日,目前组织二建第二批次考试的18个省份中, 湖北省人事考试院接到考生举报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2014年湖北天门市事业单位招聘146名公告报名(一)报名时间:时间:2014年4月8-11日,每天上午8:30—12:00,下午2:30-17:30(双休日除外)。(二)报名地点:天门市人事考试培训中心(天门市竟陵东湖大道20号),报名所需材料报考人员须提供《2014年天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一览表》要求的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具体如下:(1)、属2014年应届毕业生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应聘人员应提供:身份证、学生证、就业协议书或毕业生推荐表以及招聘岗位所要求的资格证书等其他资料;(2)、属往届未就业毕业生的应聘人员应提供本人的身份证、毕业证以及招聘岗位所要求的资格证书等其他资料;(3)、已就业的应聘人员除应提供上述材料外,还需提供单位同意应聘证明;本市卫生系统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报考须先与原单位解除合同,提供与单位解除合同证明材料。具体招聘信息参考:【华图网校】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一)报名时间:2014年4月8-11日,每天上午8:30—12:00,下午2:30-17:30(双休日除外)。 (二)报名地点:天门市人事考试培训中心(天门市竟陵东湖大道20号)。(三)报名要求:1、报考人员可在上述报名日期和时间内到市人事考试培训中心报名。报名时,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招聘公告和诚信承诺书,如实填写有关信息。如考生报名资格实际条件不符合岗位要求、或填写信息错误、或弄虚作假,在面试前资格复审时将被取消面试考试资格,由此产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2、报考人员须填写《天门市事业单位应聘人员登记表》一式二份,带近期免冠一寸彩照6张,交纳报名考试费100元(每科50元)。3、报考人员须提供《2014年天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一览表》要求的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具体如下:(1)、属2014年应届毕业生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应聘人员应提供:身份证、学生证、就业协议书或毕业生推荐表以及招聘岗位所要求的资格证书等其他资料; (2)、属往届未就业毕业生的应聘人员应提供本人的身份证、毕业证以及招聘岗位所要求的资格证书等其他资料; (3)、已就业的应聘人员除应提供上述材料外,还需提供单位同意应聘证明;本市卫生系统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报考须先与原单位解除合同,提供与单位解除合同证明材料。4、服务期满2年且考核合格(含2012届),符合报名条件的我省“三支一扶”毕业生、“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毕业生,须持服务地“三支一扶”办或组织部门出具的有关在当地服务的时间及服务期间年度考核合格或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证明材料报名才能享受加分的优惠政策。5、报考人员需本人到现场报名,并限报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的一个岗位。报考市直事业单位岗位的,报名人数达不到1:3比例的,取消该岗位招聘计划;报考者可以选择是否愿意接受调剂,即在所报岗位达不到1:3开考比例的情况下,由招考办公室根据报考者的意愿,选择调剂到符合报考条件的其它岗位。祝您考试成功!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人事考试泄密案件
不怎么可靠,现在谁敢泄密。
是指个人资料泄密吗?泄密途径很多。权利维护有很多种:第一种(针对个人信息泄密和考试泄密),向组织考试的单位的考务监督部门反应。(用处可能不大)第二种(针对考试泄密),对考试的结果可提出复议。(用处可能不大)第三种(针对个人信息泄密和考试泄密),向上级主管部门反应,或信访。情况严重,向纪委和监察委举报。(有用)第四种(针对个人信息泄密和考试泄密),泄密情况严重,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有用,但可能要达到刑事案件标准)第五种(针对个人信息泄密和考试泄密),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然,还有舆论监督等手段,具体选择什么方法看自己,但任何维权都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信息泄密途径很多的:第一,黑客攻击等非法手段,可能是因为密码过于简单造成的,或是处于不安全的网络中。第二,个人无意泄露,比如没保管好个人信息。第三,资料管理人泄露。所以,个人无法判断其中原因,如周围人均出现类似情况,建议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
楼主给你的分数可靠吗
今年广西公务员考试泄题了,合格分数线原定于三月初出来的!由于这一事件可能要延后了~~!呵呵~~现在正在调查捏~!!可能要调查结束后才出的了~~
人事考试泄密案例
这些人就会被列入到失信人名单当中,之后在参加考试的时候,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短期之内也不允许参加考试。
您好!这个只有报警了!
泄密案例1“轮渡”木马病毒使他们不知不觉间泄密 互联网络通全球,居家能晓天下事。如今,现代人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了。在享受互联网方便、快捷服务的同时,与之相伴而生的各种风险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黑客攻击、网上陷阱、网络犯罪、网上窃密等令人防不胜防。近期发生于的泄密事件多与互联网病毒有关,尤其是“轮渡”木马病毒,其窃密手段非常隐蔽,用户在不经意间极易造成泄密。 所谓“轮渡”木马病毒,就是运行在互联网上的名为和的病毒程序,其“感染”的主要对象是在国际互联网和涉密计算机间交叉使用的U盘。当用户在上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上使用U盘时,该病毒便以隐藏文件的形式自动复制到U盘内。如果用户将该U盘插入涉密电脑上使用,该病毒就会自动运行,将涉密电脑内的涉密文件以隐藏文件的形式拷贝到U盘中。当用户再用该U盘连接国际互联网时,该病毒又会自动运行,将隐藏在U盘内的涉密文件暗中“轮渡”到互联网上特定邮箱或服务器中,窃密者即可远程下载涉密信息。 以下两起案例,是近期发生真实泄密事件,都属于典型的由“轮渡”木马病毒造成的无意识泄密事件。小刘,是某机关一名干部,平时好学上进,表现突出,被组织上定为政工干部培养苗子。2006年经组织推荐,小刘被送政工班培训。去学习前,小刘特意将自己平时在机关撰写的计划、总结等涉密资料存入U盘,准备在学习期间进行学术交流。学习期间,小刘多次上网查阅资料,并用该U盘下载参考资料。在此过程中,“轮渡”木马病毒自动驻存于U盘中,将小刘存储的涉密资料悉数“盗”入国际互联网。事后查明,小刘泄密的资料达32份,他因此受到降职、降衔的严肃处理。 董教授,是某大学知名教授,平时工作兢兢业业,经常加班加点在家备课。由于需要查阅资料,他家中的电脑接入了国际互联网。董教授白天在办公室办公电脑上工作,晚上在家用个人电脑工作,经常用U盘将未完成的工作内容在两个电脑间相互拷贝。自2005年以来,董教授办公电脑内的二百多份文件资料竟鬼使神差般地“跑”进了互联网,造成重大泄密。经上级保密委员会审查鉴定,涉密文件资料达三十多份,董教授受到降职降衔、降职称的严肃处理。 因保密防范知识缺乏造成的泄密实在令人遗憾!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类似这样不该发生的一幕却在不断上演。这两起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充分反映了部分涉密人员保密观念淡薄、信息技术知识特别是网络安全防范知识欠缺、单位网络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当前,在一些单位,由于缺乏对安全保密知识的宣传教育,缺乏对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的严格管理,涉密人员对安全保密防范知识不懂不会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甚至连安全保密的基本常识都不了解,由此造成的泄密事件防不胜防。因此,抓好安全保密知识的宣传教育,严格对互联网的使用管理,不仅是各单位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必须认认真真抓好,确保人人了解,人人知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范泄密。(摘自湖南省国家保密局网站)泄密案例2我国破获首例网上泄露国防重大机密案 这是一起在互联网上泄露某国防重点工程秘密案,是我国目前破获的首例网上泄露国防重大机密案。 1999年5月19日,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安全小组联络员,在互联网上发现一篇介绍某国防重点工程研制进度、近期研制规划和总装、试验情况,以及中央、军委领导亲临研制现场的有关情况的文章,立即将该文下载并报告成都市安全局。通过侦破,是航空工业总公司某研究所工作人员郭某所为。 郭某,1992年7月毕业于一所全国知名的重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承担国防重点工程任务的某研究所工作。他参加了该工程的设计工作,并先后两次被公派出国培训,对该工程的研制进展情况比较熟悉。应当说良好的学习基础加之良好的工作环境,他完全可以将自己锻炼成一位知名专家和学者,甚至会在不久的将来承担起重要的业务工作。 但他由于经不住物质利益的引诱,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擅自离开单位到某信息技术开发公司打工,并担任该公司主办的某论坛的"版主"。不辞而别数月之久,该研究所为严肃工作纪律,于1998年7月将其除名。 1999年5月7日,郭某在家通过拨号上网,看到有关该工程的一些内容,抱着"别人的信息都不准确,自己从事过这项工作应当有责任发表一篇最权威的文章"的心理,于在线状态下编写并发表了该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依法判处郭某有期徒刑8个月。(摘自杭州市国家保密局网站)一 原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法院黄松仁泄密案 黄松仁,原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法院院长。他曾有着当兵18年,入党37年,从事政法工作19年的光荣历史。 1994年,连云区法院审理蒋玉春挪用公款案时,蒋妻杭某为救丈夫,使出浑身解数,除了给黄松仁送去金饰、烟酒等物品外,把自己也搭了进去。黄松仁被女色和金钱所俘虏,对杭惟命是从,他不仅将有关案卷材料私下复印180多页交给杭,还在审委会上力主为蒋玉春开脱罪名,致使蒋玉春被判无罪,后因检察机关抗诉,此案不得不重新审理。 黄松仁与杭的“铁关系”不胫而走,一些案犯的家属纷纷找杭帮忙。1994年至1996年间,连云区法院在先后审理4个贪污、受贿案件时,4名案犯的妻子通过杭的引见,给黄松仁送来了大笔金钱和贵重物品,黄松仁笑纳之余,向案犯家属提供了大量办案侦察的案卷资料,并采取授意行贿人翻供、指使办案人员削减赃款、直接干涉案件审理等手段,千方百计为案犯开脱罪名,减轻处罚。在上述5案的审理中,黄松仁共向案犯亲属泄露机密级案卷材料多达119件,收受贿赂款物折合人民币93708元。黄松仁因泄露国家秘密罪、受贿罪、徇私枉法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并没收非法所得。二 计算机网上泄密案 利用网络传递信息方便快捷,但利用互联网传递涉密信息,在方便自己的同时,也方便了境外的间谍机构。用涉密计算机上网浏览、传递涉密或不涉密信息都是十分危险的。别有用心的人不但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涉密信息,还可以通过操作系统的漏洞侵入涉密计算机硬盘。也许当一些人津津有味地上网浏览时,间谍也正在津津有味地下载着我们的国家秘密。 2002年3月,某市某区教委为传达文件需要,竟将上级下发的涉密文件贴在与国际互联网相联的区教育信息网上。经鉴定,其中共3份属机密级国家秘密,2份属于秘密级国家秘密。 2002年2月,华北某学院教师刘某将涉密科研项目申请书(秘密级)在互联网上用电子邮件形式传递,造成泄密。6月,该学院另一教师将7项涉密科研成果(秘密级)在互联网上用电子邮件传递,造成泄密。还是6月,该学院教师王某将两篇涉密文章在互联网上用电子邮件形式传递,造成泄密。案发后,学院给予三起泄密事件的责任人行政警告处分,并进行通报批评。 2002年9月,某部委研究室工作人员张某违反计算机保密管理规定擅自在载有机密级文件的计算机上安装上网设施,从互联网上下载资料。致使计算机中有关统战工作的机密级文件被窃取,最后竟出现在某国的网站上,不仅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而且在国际上也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三 空军某部将歼十飞机图纸外卖个体废品收购站案 2005年某部空军机关,将我国歼十飞机维护及飞机构造生产图纸、流程工艺要求等几百张机密图纸,给个体收购站当作废品处理,经发现后及时进行了制止,处理了当事人。
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招录笔试有万人参加考试,其中有73名考生存在一般违纪情况,另有10名考生(5对)答卷经检测认定为雷同卷。83名作弊考生已被作出考试成绩无效处罚。
在公务员考试中:“考试作弊、扰乱考试秩序等行为的,由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情节作出考试成绩无效、取消资格、限制报考等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很多网友对这次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看来公务员考试资格中仅仅强调无违法犯罪记录还很不够,还应重点考查诚信道德素质,否则就算侥幸考上了你能奢望他能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公务员不是待遇差,劳动强度大吗?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去考?
现在公务员工作压力大,事情多,唯一的好处就是工资按时发放,不拖欠。
待遇差?工作强度高?说反了吧,公务员虽说工资低,但是各种补助多的是,到点下班,双休,除一些特殊部门,其它岗位都是闲得发慌。
公务员是目前相对来说最公平的一场考试,不看你是不是名校毕业,不看你性别,只看你自己能力。
现在一些省考中的面试作弊现象还是严重的,特别是国企和事业单位的招聘,虽说是省统笔试,但是由于面试占比较高,一些人在面试前已经打点好了,稳做钓鱼船,有些岗位的指标就是为某些人量身定制的,其他的人只是陪考而已。所以说很多的所谓的省考还是在欺骗无门路的平民百姓。像电网烟草卫生等系统这种现象特别严重。
73名考生存在一般违纪违规行为,具体为考试结束后继续答题、将试卷带出考场等行为。这些行为的发生,监考人员负有绝对的渎职责任。
集体作弊,群体作案,恶劣事情。
关于这次事件,你怎么看?
人事考试泄题事件
此事件不影响本次招教工作的既定程序。后续的工作将吸纳和听取社会各界建议进一步完善工作细节,认真排查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工作人员培训,严格按照考务规定履职尽责,优化程序,杜绝任何徇私舞弊的发生,给各位考生提供更优质的考试服务,塑造安全、公平、公正的人事招聘考试环境。
官方表示考试的过程当中都是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
超级大,因为这对那些刻苦努力的学生不公平,而且会造成大家不思考不动脑的结果
试题的泄露,破坏的不仅仅是公平,更多的是破坏了社会的正确导向和社会影响力。 原本看似公平的考试,被利益熏心后变得很滑稽、可笑,同时也让绝大多数考生寒心,让考生家长伤心,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浮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