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考试中心报名电话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最新考试信息:人事考试中心报名电话,包含报名时间及入口、考试时间、笔试内容等信息,更多事业单位考试内容请查看:事业单位考试内容

  人事考试中心报名电话

人事考试中心报名电话

人事考试中心咨询电话:。

人事考试的概况如下:

人事考试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高速发展中必然产生的一种人事管理现象,它是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调控与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人力资源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支。人事考试是企事业单位快速识别、检测人才,了解人才综合素质(知识能力与专业技能等)的一种特有的评价方式。

开展人事考试的一般原则是公正、公平、公开,它是由各个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命题、组织和管理的一类资格评定考试。诚然,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对人事考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最大范围、最大效率地选拔高素质人才,让更多优秀的人力资源为国所用,提升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人事考试必须实现创新发展,真正发挥其开发人力资源经济的作用。

人事考试在开发人力资源经济中的作用如下:

可挖掘社会潜在人才,扩大企业人力资源人才是企事业长远、健康发展的源泉和推动力,最大限度挖掘人才,为我所用,是每一个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通过人事考试,企业可将社会上隐性、潜在的优秀人才挖掘出来,将其变为显性的、现有的人才资源,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社会上有许多虽未接受教育,但却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获得高水平知识与技能的人才。

有了人事考试,这些潜在的人才最终会发光发热,取得与那些高学历人才同等高度的职位,并发挥着自身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人事考试在选择人才时,坚持的是“任人唯贤,不问出处”,它为各个阶层的社会人才提供了平等机会,这种公平的考试形式极大挖掘了社会潜在人才,扩大了企业的人才资源,对企业经济腾飞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河南省人事考试中心电话:、。

2022年12月4日,河南省人事考试网发布消息:根据我省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情况和防控工作需要,为保证河南考区报考人员和考务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综合研判,决定取消原定于2022年12月10日、11日、17日、18日举行的2022年度一、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及统计专业技术资格(初、中级)考试补考,本年度不再继续安排补考。

已报名缴费的报考人员已缴考试费用统一安排退费(考试费用直接返还至原支付账户,退费工作最迟于本年度12月底前完成),考试合格成绩实行滚动管理的,已取得的合格成绩有效期延长一年。因取消补考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咨询电话:、61612719。

河南省人事考试中心,成立于2019年,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宗旨和业务范围:为人事考试工作提供管理与服务、人事考试实施计划制订与考务工作安排人事考试组织实施命题录用、资格考试大纲与试题审定人事考试题库建设人事考试教材编写与发行试卷印刷、管理与评阅相关证书印刷与发放人才测评社会化考试服务。

泸州人事考试报名中心电话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部门电话表序号 单位名称 联系电话 1 办公室 8662831986129850(传) 2 政策研究处 86110521 3 法规处 86746189 4 规划财务处 86138236 5 就业促进处 86111756 6 人力资源市场处 86751483 7 军官转业安置处 86761390 8 职业能力建设处 86113498 9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86759627 10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 86627083 11 农民工工作处 86125365 12 劳动关系处 86112724 13 工资福利处 86761784 14 养老保险处 86123449 15 失业保险处 86117055 16 医疗保险处 86111639 17 工伤保险处 86136810 18 农村社会保险处 86110193 19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处 86110560 20 调解仲裁管理处 86133200 21 劳动监察处 86145792 22 外国专家工作处 86742939 23 引智管理处 86741109 24 信访处 86758870 25 人事处 86761187 26 离退休人员工作处 8675933186110523 27 机关党办 86137417 28 驻厅纪检组、监察室 86139086 29 省公务员局 综合处 86766763 职位管理处 86510797 考试录用处 86783299 考核奖励处 86510464 培训与监督处 86510797 30 省就业局 87760643 31 省社保局 86693218 32 省人才交流中心 86140600 33 省人事考试中心 8662921986740101 34 省军转干部服务中心 86139299 35 省外资企业中方雇员事务所 86675599 36 北院信息中心 86626703 37 省专家服务中心 86741860 38 北院机关服务中心 86617161 39 省军转培训中心 86741638(总机转卢雁) 40 南院机关服务中心 86130955 41 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 86131176 42 南院信息中心 86110853 43 省劳科所 86129282 44 省医疗保险管理局 86523381 45 省机关事业基金管理中心 85541881 48 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86136211 46 省职业培训指导中心 86114717 47 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 86136135 48 省招募办 86129989 49 省国际人才交流协会 86742939 50 省继续教育协会 86786763 51 省人才服务行业协会 86139028 52 省留学人员联谊会 86761312 53 省劳动保障学会 86119217 54 省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协会 87736502 55 省职业技能开发学会 86116269 56 省劳动保障学会社保分会 86633016 57 省劳务开发协会 86125365 58 省医保研究会 86138817

人事考试中心咨询电话:。

人事考试的概况如下:

人事考试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高速发展中必然产生的一种人事管理现象,它是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调控与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人力资源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支。人事考试是企事业单位快速识别、检测人才,了解人才综合素质(知识能力与专业技能等)的一种特有的评价方式。

开展人事考试的一般原则是公正、公平、公开,它是由各个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命题、组织和管理的一类资格评定考试。诚然,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对人事考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最大范围、最大效率地选拔高素质人才,让更多优秀的人力资源为国所用,提升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人事考试必须实现创新发展,真正发挥其开发人力资源经济的作用。

人事考试在开发人力资源经济中的作用如下:

可挖掘社会潜在人才,扩大企业人力资源人才是企事业长远、健康发展的源泉和推动力,最大限度挖掘人才,为我所用,是每一个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通过人事考试,企业可将社会上隐性、潜在的优秀人才挖掘出来,将其变为显性的、现有的人才资源,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社会上有许多虽未接受教育,但却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获得高水平知识与技能的人才。

有了人事考试,这些潜在的人才最终会发光发热,取得与那些高学历人才同等高度的职位,并发挥着自身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人事考试在选择人才时,坚持的是“任人唯贤,不问出处”,它为各个阶层的社会人才提供了平等机会,这种公平的考试形式极大挖掘了社会潜在人才,扩大了企业的人才资源,对企业经济腾飞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烟台人事考试报名中心电话

办理时需携带考生准考证(准考证找不到用身份证代替)、《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登记表》(首页资料下载中下载填写,工作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盖章、贴一寸照片)及两寸照片一张。以准考证上的单位为准,找原单位盖章。各县市区考生请至当地人事考试中心办理,市直考生可到市人事考试中心办理。市考试中心地址: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128—108号烟台市人才场3楼332综合科。各县市区考试中心电话如下:芝罘区考试中心:6226583福山区考试中心:6356277莱山区考试中心:6891670牟平区考试中心:4281087开发区考试中心:6371048海阳市考试中心:3220113莱阳市考试中心:3365518栖霞市考试中心:5212575招远市考试中心:8215133蓬莱市考试中心:5641254龙口市考试中心:8528563莱州市考试中心:2222235长岛县考试中心:3211065烟台市考试中心:6683275具体办理时间还没找到通知,你可按上述电话去电咨询。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确保广大考生身体健康,保障考试安全顺利进行,现将山东考区2022年度上半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告知如下,请所有考生知悉并配合落实好考试防疫措施和要求。 一、考区调整 为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2022年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调整为在全省16市设置考区,考生报名时选择的“报名地市”即为相应考区。 二、考前防疫准备 (一)为确保顺利参考,建议考生考前14天内非必要不安排市外出差及旅行。尚在外地(省外、省内其他市)的考生应主动了解参加考试的市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按规定提前抵达考点所在市,以免耽误考试。 (二)提前申领“山东省电子健康通行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 (三)按规定准备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纸质版)。 1.本市考生须持有本人首场考试考前3日内两次(其中一次为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省内跨市参加考试的考生,须提供三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即启程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抵达考点所在市后本人首场考试考前3日内两次(其中一次为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3.省外入鲁返鲁参加考试的考生,抵达目的地后须落实好考点所在市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参加考试时须提供三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即启程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抵达考点所在市后本人首场考试考前3日内两次(其中一次为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纸质版(原件、复印件或“山东省电子健康通行码”显示的核酸检测结果均可)须在进入考场时提交给监考人员,每场考试均须提交。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考生实际参加的首场考试为基准,请考生根据参考的考试科目数,提前复印相应份数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四)具有特殊情形的考生(详见“三、特殊情形考生管理要求”),请于准考证打印完成后尽快向考点所在市人事考试机构报备。 (五)每日自觉进行体温测量、健康状况监测,考前主动减少外出、不必要的聚集和人员接触,确保考试时身体状况良好。 三、特殊情形考生管理要求 (一)考前14天内从省外发生本土疫情省份(以“山东疾控”微信公众号最新发布的《山东疾控近期疫情防控公众健康提示》为准)入鲁返鲁参加考试的考生,应在相对独立的考场考试。 (二)存在以下情形的考生,参加考试时须持有考前48小时内和24小时内的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隔离考场考试: 1.有中、高风险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且离开上述地区已满14天但不满21天者; 2.居住社区21天内发生疫情者; 3.有境外旅居史且入境已满21天但不满28天者。 (三)考前14天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须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考前48小时内和24小时内的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隔离考场考试。 (四)治愈出院满14天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应持考前7天内的健康体检报告,体检正常、肺部影像学显示肺部病灶完全吸收、考前48小时内和24小时内的两次核酸检测(痰或鼻咽拭子)均为阴性的,可以在隔离考场参加考试。 (五)存在以下情形的考生,不得参加考试: 1.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尚在隔离观察期的密切接触者、次密接; 2.考前14天内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未痊愈且未排除传染病及身体不适者; 3.有中、高风险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且离开上述地区不满14天者; 4.有境外旅居史且入境未满21天者; 5.不能按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健康证明的。 四、考试当天有关要求 (一)考生经现场检测体温正常(未超过℃),携带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符合规定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纸质版),扫描考点场所码,出示山东省电子健康通行码绿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绿卡,方可参加考试。未携带的不得入场。 (二)因考前防疫检查需要,请考生预留充足入场时间,建议至少提前1小时到达考点,以免影响考试。 (三)考生参加考试时应自备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除接受身份核验时按要求摘下口罩外,进出考点以及考试期间应全程佩戴口罩。 (四)考试期间,监考人员将组织全体考生签订《考生健康书》(考点提供,样式见附件),请考生提前了解健康书内容,按要求如实签订。 五、各级人事考试机构联系方式 省人事考试中心: 济南市:,82568206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东营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日照市: 临沂市: 德州市:,7908100 聊城市: 滨州市:(环评),8173698(软考) 菏泽市: 附件: 考生健康书

锦州人事考试中心报名电话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月薪:3000-5000我在辽宁 这个是辽宁人事考试网上面的信息,不知道你在什么省,也可以查询一下。辽宁人事考试网:关于做好2008年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08-01-18 辽人考函[2008]4号关于做好2008年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各市人事局考试部门,中、省直各有关单位:根据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关于做好2008年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人考中心函[2007]75号)精神,为做好我省2008年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考试时间及科目5月10日上午: 9:00-12:00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下午: 14:00-17:0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5月11日上午: 9:00-12:0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下午:14:00-17:00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二、报考条件(一)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 1、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见附件1,下同)大专学历,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7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8年。 2、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学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5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学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6年。 3、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2年;或取得其他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3年。 4、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1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博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2年。(二)港、澳、台地区的专业人员及获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就业的外籍人员,可申请参加考试。在资格审核时,应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专业学历或学位证书,及由相应专业机构出具的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年限的证明。三、免试科目条件及审批手续(一)免试科目条件截止2003年12月31日前,长期在环境影响评价岗位上工作,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免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个科目,只参加《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2个科目的考试。 1、受聘担任工程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3年,累计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业务工作满15年。2、受聘担任工程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取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核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合格证书》。(二)审批手续驻沈的中、省直单位报考人员到省人事厅职称处办理免试科目审批手续;其他报考人员到单位所在市人事局办理。(三)报考条件中有关问题的说明1、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年限的截止时间到2007年12月31日。 2、报考人员从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指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环境保护验收报告(表)、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估报告以及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 3、《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合格证书》是指2002年11月至2003年12月31日间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核发、统一编号的证书。四、考场设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由省人事考试中心统一在省直考区(沈阳)设考场,并组织考试。五、报名时间、办法参加我省2008年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报考人员须通过《辽宁人事考试网》(网址:,下同)进行网上报名和网上缴费。(一)报名时间网上报名时间为2008年1月25日至2008年2月22日,逾期不予补报。(二)报名办法1、个人信息填报及照片上传(1)报考人员应在报名规定时间内,登录《辽宁人事考试网》,点击“网上报名”栏目进入报名系统报名。报考人员应认真阅读报名有关文件和提示,按规定的流程和要求提交个人真实、准确的报名信息,并上传本人照片。照片要求为单色背景,正面、免冠二寸近期证件照,照片存储为JPG格式,大小在20KB以下(与报名系统上提供的照片样例大小相近)。(2)上传的照片将在发放“成绩通知书”时作参照,报考人员须按规定上传照片。(3)报名时,报考人员应正确选择考区,以保证在对应的部门进行资格审查。驻沈的中、省直单位报考人员应选择省直考区,其他报考人员均按属地化管理原则,选择所在市为报考考区。2、照片审核(1)各考区人事考试部门应在本考区往年考生上传照片后的下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对其照片的审核。若照片审核未通过,须重新上传照片。(2)首次报考人员的照片审核,在网上报名确认时同步进行。3、办理免试科目审批手续符合免试科目的报考人员,登录《辽宁人事考试网》,在“温馨提示”栏目下载打印《资格考试科目免试申报表》,填写后到规定部门办理审批手续。4、资格审查(1)资格审查工作按属地化原则进行。各市报考人员的资格审查由各市人事职称管理部门负责;驻沈中、省直单位报考人员的资格审查由省人事考试中心负责。(2)首次报考人员须登录《辽宁人事考试网》,通过“网上报名”栏目下载打印带有本人照片的《2008年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表》。由所在单位审核盖章后,持报名表、学历学位证书、身份证等材料(符合免试科目的报考人员,还应携带经审批的《资格考试科目免试申报表》),到相应部门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截止时间为2008年2月22日。(3)往年考生报名参加2008年度的考试,不再进行资格审查,往年考生在照片通过审核后,即可进行网上缴费。5、报名确认首次报考人员应在资格审查合格后,将考试报名表和免试申报表(不符合免试科目条件的只提交报名表)交省或市人事考试部门留存。省或市人事考试部门通过网上报名系统办理确认后,报考人员方可进行网上缴费。6、网上缴费(1)报考人员须通过登录《辽宁人事考试网》缴纳考试费用。网上支付银行为中国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请报考人员按网上规定步骤操作进行缴费(网上缴费的截止时间为2008年2月25日)。(2)报考人员在网上缴费后,须登录报名系统查看本人的交费状态是否为“已交费”,如果显示其它状态,请及时与省人事考试中心联系。(3)报考人员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缴费,视为自动放弃报考。7、打印准考证已缴费的报考人员,请于2008年4月18日-5月5日登录《辽宁人事考试网》,用A4纸自行打印准考证。报考人员须凭准考证和本人身份证原件(军人可持军官证)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试。(三)报名咨询报考人员可向当地人事考试部门咨询报名有关事宜。各考区人事考试部门的具体办公地址及联系电话见附件2。六、收费(一)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重新核定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1925号)及省财政厅辽价函[2006]81号文件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费按10元/人收取。《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务费按55元/科收取,其他科目考务费按35元/科收取。需要收据报销的考生,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和准考证,到省人事考试中心领取,外地考生可在考试当天在考试现场领取。(二)省人事考试中心在完成报名缴费核算后,向各市人事考试部门拨付相应的考试费用。七、答题要求(一)考生应考时,须携带黑色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橡皮、无声无编辑存储功能的计算器。答题所用草稿纸由考点发放,考后回收。(二)《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为主观题,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其余3科均为客观题,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八、成绩管理(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为滚动考试。参加全部4个科目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符合免试条件,参加2个科目考试的人员,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方能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二)2008年7月下旬,省人事考试中心将在《辽宁人事考试网》上公布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和办法。九、信息管理考试信息统一使用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的《人事考试管理信息系统(PTMIS)》进行管理。十、考试大纲和教材预订有关考试参考教材及《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事宜,请与辽宁省环境工程评估审核中心联系。联 系人:肖文涛、赵琳琳联系电话:、86131060十一、其他我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由省人事考试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考试部负责。考务咨询电话:网站技术支持电话:缴费咨询电话:附件:1、环境保护相关专业新旧专业对应表2、全省人事考试部门办公地址和考务咨询电话二○○八年一月十日主题词:环境影响评价 职业资格 考试考务 通知抄 送:省人事厅职称处、省环境工程评估审核中心辽宁省人事考试中心 2008年1月17日印发附件1:环境保护相关专业新旧专业对应表新 专 业 名 称 旧 专 业 名 称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监测 环境科学 环境学 环境规划与管理 生态学 生态学 化学 化学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 生物科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 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 大气科学 气象学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大气科学 给水排水工程 给水排水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利用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生物工程 生物化工 生物化学工程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 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管理 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 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水土保持 农业资源与环境 农业环境保护 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规划与利用注1:本表中“新专业名称”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专业名称;“旧专业名称”指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颁布前各院校采用的专业名称。注2:研究生、博士生环境保护相关专业亦适用下表(摘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1997年联合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新 专 业 名 称 旧 专 业 名 称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气象学 大气动力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大气物理学 大气环境 水文学与水资源 水文学与水资源 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 化学工艺 无机化工 有机化工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 生物化工 生物化工 应用化学 精细化工 应用化学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环境化学 环境地理学 环境海洋学 环境生物学 环境工程 振动、冲击、噪声 环境工程 环境化工 环境地质 农业环境保护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环境法学 森林保护学 森林保护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野生动物附件2:全省人事考试部门办公地址和考务咨询电话单位名称 办公地址 考务咨询电话 辽宁省人事考试中心 沈阳市于洪区崇山东路30号 沈阳市人事局考试中心 沈阳市沈河区北京街16号 大连市人事局人事考试中心 大连市沙河口区联合路100号 鞍山市人事考试中心 鞍山市铁东区园林路215号 抚顺市人才中心考试部 抚顺市新抚区琥珀街7号 本溪市人才服务中心考试评价处 本溪市平山区工字楼小区3号楼 丹东市人才中心考试评价科 丹东市滨江西路6号 锦州市人事局考试中心 锦州市市府路68号 营口市人事局考试办公室 营口市老边区大水塘军转大厦 阜新市人事局考试管理科 阜新市中华路45-6号 辽阳市人事局考试办公室 辽阳市青年大街69号 盘锦市人事考试中心 盘锦市兴隆台区市府路 铁岭市人事局考试中心 铁岭市银州区市府路 朝阳市人事局考试中心 朝阳市朝阳大街3段7号 葫芦岛市人事考试中心 葫芦岛市龙湾大街15号

辽宁省人事考试中心电话是。

县教育局考试中心是教育局招生办公室下属的一个机构,主要负责组织各类考试,比如中小学的期末考试,抽考,中考,高考等。此外,还承担各类成人考试,资格证考试等考试的报名工作,职责还是比较大的。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部下属事业单位,成立于1998年,主要承担教育考试专项职责任务。

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前身是成立于1987年的国家教委考试管理中心,后于1990年更名国家教委考试中心。1998年国家教委改称教育部,原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组建为现在的教育部考试中心。

一般情况下,教育局下属二级单位会有一个专门负责组织各种本局范围内部考试的机构,称为考试中心。但是在很多的其它单位机构里面也会有考试中心的,比较有名的的车管所的考试中心,专门负责驾照考试的。

县教育局考试中心是教育局招生办公室下属的一个机构,主要负责组织各类考试,比如中小学的期末考试,抽考,中考,高考等。此外,还承担各类成人考试,资格证考试等考试的报名工作,职责还是比较大的。

可以的 !

人事考试中心咨询电话:。

人事考试的概况如下:

人事考试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高速发展中必然产生的一种人事管理现象,它是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调控与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人力资源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支。人事考试是企事业单位快速识别、检测人才,了解人才综合素质(知识能力与专业技能等)的一种特有的评价方式。

开展人事考试的一般原则是公正、公平、公开,它是由各个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命题、组织和管理的一类资格评定考试。诚然,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对人事考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最大范围、最大效率地选拔高素质人才,让更多优秀的人力资源为国所用,提升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人事考试必须实现创新发展,真正发挥其开发人力资源经济的作用。

人事考试在开发人力资源经济中的作用如下:

可挖掘社会潜在人才,扩大企业人力资源人才是企事业长远、健康发展的源泉和推动力,最大限度挖掘人才,为我所用,是每一个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通过人事考试,企业可将社会上隐性、潜在的优秀人才挖掘出来,将其变为显性的、现有的人才资源,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社会上有许多虽未接受教育,但却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获得高水平知识与技能的人才。

有了人事考试,这些潜在的人才最终会发光发热,取得与那些高学历人才同等高度的职位,并发挥着自身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人事考试在选择人才时,坚持的是“任人唯贤,不问出处”,它为各个阶层的社会人才提供了平等机会,这种公平的考试形式极大挖掘了社会潜在人才,扩大了企业的人才资源,对企业经济腾飞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江西人事考试中心报名电话

都在南昌考试。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负责江西省考区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工作,考务组织由省人事考试中心负责,考点统一在南昌设置。

老应试人员报考时未变更级别的,不需要进行现场资格审查。c非免试报考人员资格审查。设区市及以下报考人员(含南昌市)将材料交所在单位审核后,由所在单位统一报送给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含南昌市)进行资格审查并办理确认手续。

在昌的省直、中直单位应试人员将材料交所在单位审核后由单位指定经办人员统一报送(不受理应试人员以个人名义报送的材料)到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资格审查点(地址:南昌市江大南路19号江西人事考试中心,电话:12333)进行资格审查并办理报名确认手续。

南昌以外的省直、中直单位报考人员将材料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审核后,由所在单位统一报送给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含南昌市)进行资格审查并办理确认手续。

1、不能。报名成功,意味着已经缴费了,此时没有机会再更改报考信息了。在此提醒各位考生,在填写报名信息的时候要仔细填写。多检查几遍。2、当然各位考生也可以咨询相关范围核实。联系电话考生对报名和招考工作有何疑问,可以拨打以下联系电话:(一)报名咨询电话:0791-12333(拨通后根据语音提示选择省本级)。(二)政策咨询电话:省委组织部公务员管理办公室、省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处。(三)职位咨询电话:具体职位的资格条件等问题,可直接拨打职位表中对应的联系电话咨询。(四)技术咨询电话:省人事考试中心。3、更多九江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九江公务员考试网。

 

标签: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sydw.cn/sydwksm/445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