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有什么好处吗?
体制内也不缺乏爱学习的小伙伴,通过法考就是很多人的心愿。通过后,往往会受到领导的表扬、同事的肯定。到底过了后,有啥实际好处呢?
1.可在“个人所得税”app申请扣除。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这个应该只是当年有效。
2.申请当公职律师。公职律师转社会律师,不需要实习一年。公职律师计入执业年限,还可以参加律协组织的相关培训。这个需要详细说一下:
事业单位考司法证书有什么用(1)公职律师是什么
公职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公职律师证书,在党政机关专门从事法律事务工作或担任法律顾问的在职公职人员。
(2)如何成为公职律师
a.公务员身份;
b.具有法律职业资格(通过法考)或者律师资格;
c.从事法律事务工作两年以上。
公职律师执业有限制,不能像社会律师那样接案件,并且很多地方还要向律协缴纳会费,每年500元左右吧。
再说,单位的案件一般是极少的,即使偶尔有,也会大概率请正式有经验的社会律师为单位代理案件。
很多人努力过了公考、法考,说明是有很大上进心,不甘于现状的。但是真正通过后,发现能发挥实际作用还是很难的,体制内不允许真正到律所挂职实习学习,也不允许到社会上代理案件。所以大概率就要雪藏律师证。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想清楚你要什么,才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总结来说,通过法考,至少也是有法律知识的体现,为以后人生选择也多了一条路,说不定啥时就能派上用场,总比没有的好!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事业单位考司法证书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