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部翻译考试用笔做一个(人事部翻译考试用笔推荐)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最新考试信息:人事部翻译考试用笔做一个(人事部翻译考试用笔推荐),包含报名时间及入口、考试时间、笔试内容等信息,更多事业单位考试内容请查看:事业单位考试内容

  

本文导读目录:

1、人事部翻译考试用笔做一个

2、人事部翻译考试用笔推荐

3、人事部翻译考试用笔要求

人事部翻译考试用笔做一个

人事部翻译考试用笔做一个

您好,我是英语笔译工作者【查红玉】,很高兴为您作答!

口译就是口头将源语言翻译为目标语的过程,一般分为随同翻译、商务口译、交替传译、同声翻译等。不同类型的,要求和待遇差别也较大。最简单的口译,日薪甚至低至400元,而同声翻译一天收入普遍在 5000 ---8000元,有时候考虑到加班,收入甚至突破 10000 元(该工作的要求很高、工作压力和强度非常非常大,因此基本都是两三人合作完成,每人翻译15 --30分钟后下一位搭档接着翻译,这样滚动交替前进,合作完成翻译工作。通常需要进行前期准备,部分专业性很强的会议同传,甚至需要提前数周进行准备和了解相关术语、词汇、背景知识。光鲜的背后是更多汗水、辛劳和付出;所以实际日薪并没有媒体吹捧的那么高)。

笔译工作是在电脑上完成的,必须能熟练使用电脑、熟练的编辑特定格式的文档,如 Word、Excel 、PPT 等,专业笔译需要熟练使用 Trados、WordFast、Memo-Q 等翻译软件,以便更好地管理翻译内容、术语、格式等。

上述配图上传后被百度平台严重压缩,可能会影响观看和视觉效果,这是超出本人控制范围的,敬请谅解!!

用笔书写和修改翻译内容的工作模式是古代和最早期的笔译形式,其输入和修改效率非常低下,版面往往也较为混乱、字迹有时候也不易辨析,统一性方面往往也存在严重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商务笔译的规模、速度、质量要求。上世纪90年代后,电脑普及率不断提高,几乎所有笔译工作都在电脑上完成,包括词汇的查阅(Lingoes 词典电脑版、金山词霸电脑版等)、背景信息的检索(通常借助 Google、必应、百度、专业数据库等搜索引擎完成);

2019年起,国内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翻译资格考试 ----- 人事部 CATTI? 考试将陆续改为机试(部分省份已试点,并将在全国快速推广和普及);现在的机器翻译比以前成熟了很多,智能化程度也大大提高,翻译小伙伴们做翻译,甚至还可以借助百度翻译等辅助工具提高翻译效率、增加输入速度,只是需要通过人工对其进行检查、校核、把关罢了;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电子化工具,是当代笔译工作者的一项必备技能和必修课。熟练利用好这些工具,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

如果希望从事笔译工作,希望能加强自己的外语水平,同时也必须提高自己的中文表达能力(中文水平高低很大程度将决定你未来笔译的水平和能达到的高度,这绝非危言耸听!!),同时还要丰富和扩大自己知识面。一名优秀翻译,必须有广博的知识面,绝不可能是孤陋寡闻的,天文、地理、文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多多少少都得知道点。当然,面对材料专业性更强的资料时,笔译工作者的分工也更为细致,基本都有自己专攻领域,如 IT 类、医学类、法律类、机械类、化工类等等(做这些专业性更强内容翻译时,专业背景知识就更为重要了);

国内的翻译硕士(MTI)培养单位有多批,目前(截止 2019年7月)共有246家有招生资格,众多院校的培养质量参差不齐,总体上第一批的质量最高、第二批次之,第三批中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翻译的整体培养质量在同批次院校中也会更好些;读MTI,同档次院校中建议优先考虑一线城市的高校,有更好的资源、师资力量和实习/就业机会。各院校的翻译硕士培养往往跟本校优势学科有更多结合和合作,如医科类大学 MTI 往往在医学翻译方面挺不错;政法类大学的翻译,往往在法学、法律、合同方面的翻译就挺不错;航空/航天大学的MTI 往往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翻译更为擅长,以此类推;读这类院校MTI的优点 -- 就业更容易切入对应行业,毕竟去他们那招聘的行业对口单位更多。

第一批培养单位(2007年,共15所):

北京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复旦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南京大学

南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同济大学

西南大学

厦门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第二批培养单位(2008年,共25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大连外国语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黑龙江大学

湖南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

四川外语学院

苏州大学

天津外国语学院

武汉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延边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第三批培养单位(2010年,共118所):

安徽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北华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东华大学

东南大学

福州大学

广西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贵州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海南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理工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河海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湖北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济南大学

暨南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辽宁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聊城大学

鲁东大学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南昌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宁波大学

宁夏大学

青岛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三峡大学

山东财政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外交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西华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湘潭大学

新疆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

徐州师范大学

烟台大学

燕山大学

扬州大学

云南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郑州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第四批培养单位(2011年,共1所):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第五批培养单位(2014年,47所):

北京工商大学

长春师范学院

大连海洋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广西科技大学

贵州财经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河北传媒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中医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牡丹江师范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第六批培养单位(2016年,10所):

内蒙古工业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华侨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

湖北中医药大学

吉首大学

第七批培养单位(2018年,30所):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赣南师范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

南华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师范学院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西藏民族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延安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

长春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

主流翻译考试包括但不限于,上海高级口译考试、人事部的 CATTI? 翻译资格考试(共4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三级、二级、一级和资深级,对应助理翻译、翻译、副高职称翻译、正高职称翻译)、联合国 UNLPP 翻译资格证、澳洲 NATTI 翻译资格证等;其中,CATTI 考试的影响最大,参考人数也最多,国内翻译行业现在招聘时往往会指定候选人持有 CATTI 证书或优先考虑持证人员。

====================

以上由英语翻译【查红玉】原创并提供。

如果对翻译或笔译有浓厚兴趣,也欢迎私下与本人交流,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人事部翻译考试用笔推荐

人事部翻译考试用笔推荐

考实物时可以带字典,综合时不能。

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的前身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面向社会实施的一种英语翻译认证考试(该考试于2001年11月在北京地区首次举行,2002年在全国部分地区实施)。

为了使考试更加完善、更为规范、同时也为了扩大考试的影响,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经过协商,强强联手开设该项考试,并将该项考试更名为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该项考试是专门针对广大翻译从业人员和在校大学生的外语实际翻译能力的考试,并向应试者提供翻译资格的权威论证,参考了包括美国、加拿大、欧盟、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翻译资格认证标准,是一项具有国际水准的认证考试。

人事部翻译考试用笔要求

人事部翻译考试用笔要求

我找了很久只有这个,凑合着看吧~~2007年三级笔译复习及应考建议-“2006年11月12日三级笔译考试回忆及心得”续篇时间:2007年2月12日17时25分地点:新东方海职技校校区#101作者:Mémoire_bleue ()内容:一、第七届人事部三级笔译考试内容回忆二、具体细节问题18话(附报考流程)三、结课后复习建议一、2006年11月12日三级笔译考试内容回忆补充及强调的内容:综合部分1. 机读答题卡(1)练习时:留出五分钟富裕。(2)考试时:随做题,随填涂,避免时间不够或造成遗忘。2. “第一感觉优先”原则做选择题时,第一感觉、第一判断极为重要,不要轻易修改答案,除非正负看反了。3. 拿到试卷后先浏览一遍,好计划好时间,看什么:(1)此次题型是否有变化----确定跟平时模考时是否采用同样策略(2)阅读共几篇文章----确定阅读时间分配(必须定上限)(3)阅读难易文章的分布----确定先做那篇(考虑到“热身”和“简单题、高分题先拿下”原则)实务部分1. 不要做得太快也适用于综合考试。不要过分指望做完后去检查,再去找补,就像学习时不要指望“以后再深入学习”的道理一样,就此时此刻把握好,不要再等以后,没有以后。2. 英译汉:与课上的大绿本P16页《中国促进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第一段、第五段和第六段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只不过考试时换成英译汉了。 一点启示:重视人事部的指定教材。 汉译英:与2005年5月真题“西藏高原”那篇在描述中国经济发展方面有些相似。 一点启示:千万不要忽视考过的真题。3. 专有名词(包括中英文节日的表达法)即使再熟悉,也要查查字典,往往这些英汉译文长期以来已有固定的翻译方法。第一,不要凭印象、凭感觉随意翻译;第二,要保证英文、中文书写正确,即不能有错别字。除非“中国”这样的汉字专有名词可以不用查。(“美国”、“英国”的几种英文表达方法,最好事先查查,也许会有新的收获。)二、具体细节问题补充和强调1. 卷面修改问题(1)绝对禁止使用涂改液和胶带:这些“作案工具”不要带入考场。后果:涂改液改后很难看,胶带若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窟窿。(2)如何修改:用尺子在字的中央划一条横线;若仅删除一个字,也可打一条斜线。两条线不好。切忌“团”,即涂黑疙瘩。2. 空行根据纸张的数量而定。第七届考试时没有空一行一写的地方。请注意,没有多余纸张提供,也不提供草稿纸,更禁止自行携带或字典里夹带!!!3. 字体中英文对字体的要求没有限制,但一定要写清楚,能让一个正常人不费力地进行辨识即可。切忌写得太连,无法辨识。4. 字号无明确要求。但建议:(1)正常行文时,写到两行(每行卷面均划了横线)之间的2/3为宜。(2)增补时,适当写小一点,约1/3为宜,但要保证肉眼可以辨识。5. 汉字不能倾斜有些人一拿到纸,不是把纸向右就是向左倾斜45度再写。如平时有此习惯者,只要能保证汉字与横线写得相对垂直即可,此习惯无需刻意纠正。6. 繁体字不能接受7. 用笔问题(1)用什么笔:圆珠笔、红笔、铅笔禁止使用;钢笔不建议使用;建议使用蓝色或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字体写得实在太差的同学,可以多考虑一下蓝色签字笔,写出来的字看着比较整洁。(2)用多粗的笔:的太细,的太粗(尤其在修改时),建议使用的。8. 纵向对齐问题(1)书写中文:建议每一行跟每一行字的左右两边要对齐,这样很整洁。如有习惯用铅笔打竖线为了对齐的考生,一定要擦掉铅笔痕迹。(2)书写英文:无法做到对齐。如果遇到较长的词在一行的结尾,如comprehensive,第一行行末写成“com-”还是“comp-”还是“compr-”还是“compre-”?英语的换行有若干个规则,我建议,与其去记那些规则,不如就把这个词写在第二行,第一行结尾多留出一些地方。因此书写英文时不一定要行行对齐。: 以上1-8点是关于卷面的问题,水平在60分上下的同学,全面整洁、书写规范此时就显得更加重要。大家进行过专业训练,在考场上一定要表现出“老道”、“专业”、“有经验”。一份干净的试卷,会给批卷人留下很好的印象,有可能该考试你就会涉险通过。做翻译,一定要照顾你的读者!!!9. 手机问题(1)按规定不得带入考场。如执意带入,我建议在进考试楼之前将电源及闹钟关闭,进入考场时无需上交,但任何时间不能让人看到。考试时手机一旦作响,考试立即结束。(2)考前练习时最好不要养成用手机看表的习惯。10. 字典问题(1)上午综合考试:一定不要带字典进考场。如带入,放到前面的讲台上,写好名字,防止遗失。(2)下午实务考试:一定要带字典,数量为2本。(3)平时练习:一定要熟悉“如何查字典”,“我的字典里都有什么货”。(这绝不是玩笑)11. 绝不要迟到(见考前准备—“如何踩点”的内容)迟到30分钟不得进考场。12. 绝不要提前交卷考试通过的,往往都是坐(做)到最后时刻的考生。13. 生物钟(1)保证上午2个小时(9:30—11:30)和下午3个小时(14:00-17:00)精力高度集中。个别昼夜颠倒的同学,请于考前半个月到一个月的调整作息时间,否则即使不迟到,考试时状态也会不佳。(2)午休习惯不利于考试:考场中午往往封楼,一部分考点也不提供候考室,不利于午休。平时养成午休习惯而在考试当天又不能午休的情况下,决定胜负的长达三个小时的下午实务考试能保证精力充沛吗?14. 厕所问题(1)如遇到需要去厕所的情形,举手示意,你会在同性监考老师(每个考场共2个监考老师,一男一女)的陪同下,一起去洗手间。(2)如今后考务制度发生变化,不允许中途去洗手间,则你需要让监考老师意识到你所遇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其发展下去对整个教室环境问题的不利影响,为了大局,你会得到特殊批准的。(3)建议少喝水,能不去尽量不去,不要耽误考试时间。15. 桌椅人事部考试所租用学校教室的桌子通常很小,椅子不太舒服,考前最好适应一下。16. 饮食和衣着(1)对于5月13日考试的同学:夏天食物容易变质腐烂,注意午餐要卫生。(2)对于11月11日考试的同学:冬天天气比较寒冷,中午在外边地上坐着候考时,注意衣着。17. 住宿和交通(1)外省市考生来京考试:注意提前一天到达考场,在考场周围落实酒店入住问题,要考虑交通、安全、叫醒等因素。(2)交通(见考前准备—“如何踩点”的内容)18. 考试当天携带的物品谢老师提出了“八大件必携带”,我补充一样考试当天可带可不带但是早晚你得上交的东西—申报表。(此外,手表愿意带就带,有些条件不佳的考场黑板上方没有挂钟。)根据第七届三笔考试的经验,我顺便谈谈报考的整个程序(北京地区适用)。① 考前3个月左右接受现场报名,详情登陆(主办方),报名截止日约为考前2个月。② 现场报名的考生A.须携带:有效期内的身份证原件(中国大陆考生)、2寸照片1张、考试费460元人民币(价格由各城市物价局制定,今后可能有上涨的趋势,且各城市不一样)。B.当场进行:在报名的房间里,自己面对电脑填写个人详细信息C.将得到:收据一张、申报表一张(事后也可登陆考务管理方-自行打印)、报名注意事项一张③ 从考前一周的周一便可登陆自行打印准考证④ 考试当天必须携带的证件:有效期内的、与报名时号码位数相同的身份证原件申报表(贴上与报名时上交照片的同底板照片1张)准考证考试时,监考人员会下发正式机打收据(注意不是发票),同时收取申报表。⑤ 考试当天没带申报表或者没贴规定照片的同学,于考后在指定的时间内到指定地点亲自上交(注意不接受传真和邮寄),详情必须问询主考老师。⑥ 考后约七八十日,登陆查询分数并自行打印成绩单,成绩也会提前数日在上公布,数据库是一致的。⑦ 再过约二十天,登陆查询证书领取有关事宜,并自行打印证书领取凭条。⑧ 在规定的时间内携带准考证和领取凭条领取证书(三级证书:深蓝皮,类似港澳通行证;二级证书:棕红皮,类似护照),结束。可以看出,整个过程很乱,看上去很繁琐!此考试现在还不是很成熟,工作效率极低。但值得注意的是,从报名到拿到证书需要长达六七个月,所以大家安排好学习和就业计划。 以上细节问题,老师、其他以前做心得介绍的师兄师姐们以及我,尽量为大家想到每一个细节,大家看一遍,知道了就行,避免考试时犯我们以前犯过的错误。如有想的不周全的地方、不合适的地方,也欢迎大家在谢老师的博客里面留言补充。为了后来人,我们大家都尽一份力。三、结课后的复习建议1. 单词(1)平时:如何背单词(2)考试时:什么样的单词需要在什么时候查字典我想强调一点,课下有位女生问我考前是否需要把汉译英比较常见又相对比较固定的英文译法背下来。我也有过类似疑惑,不过现在我认为,不能带字典的翻译类考试,这些词语的积累是越多越好,因为这种考试是在考你实打实的英文功底,积累了这些词你的表达会更地道。难度是,记忆量较大,而且具体划分这类词语的标准很难量化。像人事部三笔这样的考试可以查字典,你只需要混个眼熟就行,这样以便查字典时,该选择字典里的具体哪个词会比较得心应手(例如:西藏地处世界屋脊,你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on the roof of the world而不是其他一些词),查字典的速度会更快一些;如果你能把这些词语记忆准确,那就更好了,考试时就不用再查字典,能节省更多宝贵时间。2. 保持上课的一种持续状态—实践我是BY008班的学生,结课后我在中国人校友录上建立了该班级(网址是,大家可以以班级友人的形式加入,共同分享翻译的苦与乐),考试结束后一个月大家就觉得把老师教的东西又还给他了,不过我还是坚持:(1)结课后,考试前—需要实践上课不同老师都讲授了不同方法,这些理论是他们经过了无数实践得到的精华部分。大家在考试前一定要重温老师讲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像平时老师上课按照这些方法带着我们翻译的每一篇文章一样,用这些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用这些方法带动我们所做的每一篇翻译。(2)考试后—仍需实践考试不是终极目的,大家来学翻译都是为了以后职业生涯做准备,所以不管三笔考试通过与否,以后都还是要用英语的。因此,考试结束后,大家也要尽量保持考试前的持续状态,用老师教的方法去实践你的翻译。考试结束了,翻译的路、英语的路还长着呢。以上说的话看似有些空泛,具体建议这样操作:(1)课上讲过的文章:这些都是短短45个小时老师讲过的精华文章,要彻底消化。用笔译和视译结合的方法,重现上课老师分析句子的思路。英译汉一篇文章,再汉译英把它译回去,品味其中固定结构套用和选词用词的韵味。(2)新文章:以后大家遇到的全部都是没有遇到过的文章,在到达一定水平之前,争取每一篇文章都要动笔进行笔译。不能只看不写,不能只做视译不做笔译。我感觉一到动笔写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差的不只是英文,中文水平也不怎么样,就连一句中国话都说不利落。所以平时只是读读看看、只追求心理上的理解,跟译出来并写下来这种感觉相去甚远。此外,所选择的这些文章一定要有比你水平高出很多的人士给出的参考译文以便找差距。没有参考译文的文章,除非你要挣钱,否则最好别耽误时间翻译了。具体“量”上的要求:对于参加5月13日三笔考试的同学,建议每周至少要保证3次,每次3个小时(一篇英译汉,一篇汉译英),严格控制长度和时间。这样在考试之前才能持续保持一种良好的考试状态。3. 用书问题(1)用什么书:课上的教材、浅绿色的老《实务》即可。这本书的难度,尤其是正文部分要比考试难,总之正文和练习都适合训练。深绿色的新《实务》作为辅助教材,难度适合考试,但建议在老《实务》的文章都做完的基础上再买本新《实务》练练。(2)怎么用这本书A.课文和练习的文章课上老师会强调哪些文体跟考试比较接近,重点练这类文章;不是太接近的,每种题材的都要练练,说不定以后工作就会遇到这类文章了。B.如何利用答案课上老师讲得很详细、很具体,我小补充一点。永远不能追求与答案完全一致。与其叫做“参考答案”,更准的叫法是“参考译文”。翻译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只要意思忠实原文,话怎么说都行。也不要觉得总是跟参考译文相差很远而产生自卑心理.英译汉时:: 第一,比较你的翻译和参考译文在意思方面的差异,如存在差异,很有可能是你理解原文就错了。: 第二,看参考译文的用词是不是有可借鉴的地方,学学中文。汉译英时,学得东西就更多了:: 第一,看看你定的主干结构跟参考译文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它这么定。: 第二,它把一个一节一节类似于竹子似的汉语小碎句在整合到一个大树似的英文结构中,各个树枝的节点是怎么连接、整合起来的。: 第三,我的用词为什么跟它的不一样,是不是它的用词更地道。C.如何利用教材中的技巧部分跟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笔译课和很多翻译书一样,这本书也列出了几种翻译技巧,挺实用的,有时间可以看看。不过这些只是起锦上添花的作用,真正英译汉、汉译英的最基本、最实用、最易学的技能,这最实在!结束语:祝所有置身于翻译的朋友们考试顺利、学有所成、人生顺利!也只有我们才能体会到在多元文化切换的双语世界中的种种微妙!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朋友,共同分享这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关注我们公众号!我们有专业人员帮你解答!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

 

标签: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sydw.cn/sydwksm/306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