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每日公务员新闻(关于公务员的新闻)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每日公务员新闻(关于公务员的新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每日公务员新闻(关于公务员的新闻) ♂
每日公务员新闻(关于公务员的新闻)大年初一,公婆趁亲戚来拜年的时候,说要立遗嘱,做财产公证,把亿万资产全部留给大孙子,小孙子一分钱都没有……
小玲今年34岁,10年前经人介绍嫁给一个深圳公务员,帅气多金。婚后第二年,小玲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婆婆非常高兴,见孙子第一面就给了2万块钱的大红包,说是给孙子的见面礼。
整个月子,婆婆对小玲也是照顾得无微不至,什么事情都依着小玲。坐月子小玲说要洗头,婆婆不仅不埋怨,还亲自烧水,洗头吹头也是亲力亲为,把小玲感动得热泪盈眶的。别人家月子里有的矛盾,在她这里都没有,婆婆每天对她嘘寒问暖的,对孙子更是爱不释手,就连晚上睡觉也是婆婆亲自带着。
转眼到了2016年,国家开放二胎了。小玲是一个独生女,开放二胎后,父母都希望她能生个二胎,让二胎孩子跟着她姓李,这样她们李家也不算后继无人。小玲觉得父母说得有道理,而且从小就是独生女的她也想让3岁的儿子多个伴。于是她把想法都告诉了老公,幸运的是老公爽快地同意了。
小玲开心地备起了二胎,年底顺利生下小儿子,在取名字的时候,小玲顺理成章地给儿子选了自己的李姓。因为婆婆要带大儿子,这次的月子她选择了月子中心,出了月子回到家已经快过年了,一切的纠纷就从大年三十那晚开始了。
大年三十祭祖的时候,按照夫家的风俗,每年家族新添的人口都是在这一天加入族谱。再祭祖大典时,族长问小玲小儿子大名叫什么,丈夫马上说叫李XX。大家听完都一脸疑惑,问是不是弄错了,我们明明姓张。
于是丈夫和大家解释,但无论怎么解释,那些长辈都认为既然是姓李,就不能进张家族谱。而公公婆婆知道这件事后更是火冒三丈,说小玲太自私了,明知道张家三代单传,希望人丁兴旺,还要把孙子过继给娘家,他们希望小玲把小孙子的姓氏改过来。
而小玲则表示,自己是独生女,父母养大自己不容易,让小儿子随母姓也是父母的心愿,夫妻俩生二胎前就同意的。再说两个孩子一个随爸姓一个随妈姓,这很正常,并没有公婆所谓的过继,而且不管小儿子姓什么,都是老公的亲生儿子,是公婆的亲孙子,何必纠结姓李还是姓张呢?
婆婆听完气不打一处来,她生气地说:“看来你是铁了心要让孩子姓李了,那好!以后小儿子你就让你妈妈来带吧,我不带!孩子跟谁姓我管不了,但我们张家也不能给李家养孩子。”
小玲想着反正母亲已经退休了,婆婆不带也可以,所以就没再反驳,而是同意了婆婆的说法,打算以后把小儿子让自己妈妈带。
没想到第二天,趁着亲戚朋友都来拜年了,公婆再次发话了。
公婆说请亲戚朋友做个见证,他们立遗嘱,百年之后张家财产只留给姓张的大孙子,姓李的不算张家的人,不能瓜分张家的财产。还说一个星期后他们就去财产公证,希望小玲到时能考虑清楚。
张家是深圳本地人,家里各种房产、田地加起来估计上亿资产,而小玲是外地的,父母都是工薪阶级,只在老家县城有两套房子,和张家比起来差距实在太大了。
小玲一时没了主意,于是打电话和自己的父母商量。但是小玲母亲说:“你婆婆也太小气了,都什么年代了,孩子和谁姓还不是自己的孙子,这样区别对待,真是太不讲道理了。让你老公劝劝她,放开放开思想!”
小玲找老公商量,但是老公表示虽然知道自己父母是思想守旧,但也绝对劝服不了他们,而且那是父母的财产,要怎么分配自己也管不了。反正都是留给自己的孩子,亲兄弟给谁都一样。
小玲担心公婆的这种做法会伤害两个儿子之间的感情,但是小儿子和自己姓又是父母的心愿,如今要她就这样屈服在公婆的财产威逼下,她也心有不甘,一时不如何抉择。
其实孩子随父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风俗,根深蒂固,老人家有这种思想很正常。所以在老人心里,确实是和谁姓就是谁家的孩子。虽然孩子和谁姓由父母做主,但一切应该以孩子的成长幸福为基础,而不是为了满足谁的心愿,也不是为了继承谁的财产。
你们觉得呢?
#头条创作挑战赛# #头条百景中国年# #天南地北大拜年#
因为国考重选考点关注了德州华图的公众号,这几天看感觉真的不错,每天都会发布德州本地的招聘,好多都是自己平常不知道的单招,也会有德州附近地市的招聘,关注了才知道自己原来错过这么多考试,而且也有公务员的知识点
#李文读报# 《每日电讯报》引述英国副首相拉布接受该报专访时表示,对下属的工作要求高,并非就等于欺凌下属。拉布目前因为20多名公务员提出投诉,正接受有关欺凌指控的内部调查。不过,拉布则为自己的管理风格辩护,他一直都保持专业的工作态度,并会积极配合有关调查。
我发现啊
如果男人只是基层公务员
娶了老婆之后会很苦
他有房贷车贷
养完老婆养孩子
每天活在这费那费的
每个月拿着固定的月薪
压力难免很大
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别人都以为
这个男人工作稳定
旱涝保收还有外快
其实,基层人
想贪点也没人送
想上进又没钱送
时常还被家人不理解
说谁谁的老公都做
这个长那个长了
面对家人和老婆的不理解
只能晚上一根又一根地抽烟
感叹位置跟工资一样稳定
然后夜夜难入眠
每日小历史:网友在南京地铁手机外放收到罚单 ♂
每日小历史:网友在南京地铁手机外放收到罚单南京,有位网友说自己坐地铁时用手机放了一首歌而收到”罚单”,不少网友觉得,手机大声外放的确影响他人,此举能够让乘坐环境更清爽安静。还有网友吐槽,自己此前乘坐南京地铁,因为没忍住喝了奶茶也被“罚”过。
准确的说,网友收到的这张“罚单”,并不是真正需要缴纳罚款的罚单,而是一张“禁止行为告知单”,是对当事人的一种提醒和劝导。
此事在网络上曝光以后,多数网友都表达了对地铁方的支持,并且希望这样的做法能够在全国更多地方和更多公共场所推广。
其实,我也支持这样的做法,我坐合肥地铁时,就有人放“荷塘月色”歌曲,声音很大,一节车厢的人都能听到,我很反感,不知道怎么制止,就在我犹豫不决时,有位中年人当场表示让他不要放了,保持车厢安静,而对方却没听见似的,一直在外放歌曲,最后两人互相推搡。
当时的情况,那位中年人先告诉地铁方,而地铁方没有积极处理,最后,他实在受不了,就和对方发生了推搡。
每日经济新闻:31省份新增2656例 ♂
每日经济新闻:31省份新增2656例【新增5例死亡病例,都在北京!有人阳性第12天咳出血,有女子头发一夜变白,还有人流泪不止…挑个“温和的毒株”感染,靠谱吗?】12月1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722例。其中本土病例2656例(广东1075例,北京456例,重庆189例,江西137例,福建125例,湖南115例,上海106例,四川93例,云南85例,浙江47例,天津45例,河南45例,山东32例,陕西26例,内蒙古21例,黑龙江17例,山西13例,河北12例,吉林5例,江苏4例,海南4例,广西3例,贵州1例)。新增死亡病例5例,均为本土病例,在北京;无新增疑似病例。
近期,随着身边阳性朋友越来越多,不少网友各种社交平台上、朋友圈、微信群里晒出了自己的“阳过”历程,症状真是五花八门...甚至还流传出了“刀片株、炫饭株、学习株、放屁株、暴瘦株、失味株、眩晕株、酸痛株”等不同说法,这些都是新冠感染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定义病毒给自身带来的不同感受,有些人痛得大呼、有些人全身乏力、胸闷、腹泻,还有一些人则胃口大开,吃烤肉、吃肘子、吃各种水果!
据澎湃新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昌惠、主治医师谢栓栓均表示,这些稀奇古怪的命名,大部分是网友根据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症状表现戏谑来取名。这些所谓“不同的毒株”其实并没有科学依据,只是不同患者临床表现上有差异而已。(希隆)网页链接
每日公务员新闻(关于公务员的新闻)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每日公务员新闻(关于公务员的新闻)、每日公务员新闻(关于公务员的新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