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公务员报考岗位合并(公务员面试岗位合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公务员报考岗位合并(公务员面试岗位合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公务员报考岁数延长(公务员考试年龄延长) ♂
公务员报考岁数延长(公务员考试年龄延长)公务员考试的年龄应该放宽。
34岁大龄考编人:连续考6次怕被嘲笑像做亏心事,上岸公婆送辆车
#公务员备考# 现在各个省的公务员考试都陆续出通告了,招考报名正在有序的推进。其中对于报考年龄的限制一般是在18岁到35岁之间。这个35岁是按照周岁去界定的。所以,如果考试的通告是在你36周岁前一天出的话,你还是会有一次最后的机会的。当然,有的地方会在后面备注,应届的研究生跟博士是可以放宽到40岁的。比如,有个考生34岁去读研究生,37岁毕业的话,他就可以报考。但是,这种也是少数。所以,上岸还是要趁早呀。一个18岁就考上,跟一个30+才考上的公务员相比,先不说其他的,光是工龄就差了不少了#选择#
全国人大代表蒋胜男提出的“解除35岁职场恐惧,修订国家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的建议最近上了热搜。
我认为如果想放开,就不要老太太小脚一样,干脆将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的年龄限制彻底放开,步子大一点,直接就是“男60岁以下、女55岁以下”,只要没有办理退休就可以。
不要担心这么大年龄的人做不了事,那些没有退休的35岁以上的在职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不是都在正常工作吗?
也不要拿学习能力什么的说事,许多中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并不比年青人差,再说这些你可以通过考试课程设置调整来进一步筛选。
中国正在构建服务型社会,也将迎接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未来各级政府将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服务职能。在这些社会服务型岗位上,大龄职场人士可能更有工作开展优势。
包括在广大城乡街道、乡镇、社区和教育、后勤保障等部门、行业,都有不少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特长的岗位。
如果这些实实在在的改革措施得以施行,除了有利于减少职业恐慌、提高就业率外,还将有助于未来延迟退休政策的顺利实施。
同时,将有力促进中国公务人员队伍综合素质和行政执法效率的提升,建立起“有温度”的各级人民政府形象。
#建议公务员考试取消35岁限制# 这可就太好了。国家应该起带头作用,不能起反作用。今年30岁平时上班工作,因为距离35太近了,想考有怕还没上岸年龄就到了。
延迟退休,来了!三类人欢喜,三类人忧!
预计2027年实施的延迟退休政策,要落地了。据我分析,三种人高兴,三种人哭晕。
1967年至1970年出生的人,将是延迟退休第一批。三种人笑了:1.中高层管理者,他们年薪高,恨不能干一辈子;2.专业技术人员,可以继续发挥专长;3.坐办公室的公务员、事不多,岁数大了,单位也不会难为他们,和退休差不多,工资还不低。但三类人估计要哭晕了:1.独生子女的家长,不能趁着身体好旅游去了。2.低薪的一线生产者,就是在熬日子。3.灵活就业人员,还得继续交养老保险。
看官们是欢喜还是忧呢!
公务员报考岗位修改(公务员考试报名职位可以更改吗) ♂
公务员报考岗位修改(公务员考试报名职位可以更改吗)#2022国考##国考报名##公务员考试#
2022国考报名开始啦!![灵光一闪]
? 报名时间:10月15日—10月24日
报名为期十天,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申请未审查或者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
? 报名序号查询:10月28日8:00起
报名确认和下载打印准考证时需提供该序号,请务必牢记!
? 报名确认:11月1日0:00至11月7日24:00
逾期未完成网上报名确认并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
【2022国考报名流程】小编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国考小白们看过来~[给力][给力]
进入公务员队伍已有六七年,期间兜兜转转,挪过地方、换过领导、调过岗位,不变的是一直陆陆续续在写,回想写材料这些年,有欢笑有汗水,有付出有回报,苦辣酸甜,一一品尝。
说到新人应该如何写材料,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三点:
一是初学时别怕动笔,可以胡说不能无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市委政研室工作,刚写稿时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突然发现自己不会说话了”,读了20多年书,写过论文做过评论,可一篇公文稿却是枯坐半天,绞尽脑汁,难着一字。怎么办?政研室是个写材料为生的部门,没有退路。至此,半年多的时间我都在练习憋稿,不管是模仿前辈、网上查找还是资料剪贴,总之要在规定时间内凑足字数交稿。这样的苦练终于让我有了底气,不管如何,总不会出现两眼摸黑半页空白的惨状了。
二是落笔前揣摩“圣意”,关起门来做书记。写材料是“不在帅位,要谋帅职”,写稿前你需要不断地换位思考,领导想说什么、会说什么、爱说什么、能说什么。可我们一般工作人员离领导远,要想在领导之前,把领导想说而未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十分困难,况且不同领导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和思维习惯。怎么办?只能靠平时多留心多积累,多看多听领导的一些言论,特别是领导讲话稿,领会意图、分析风格、贴近口味。同时,多看规范文件,熟悉情况,积累素材;多看理论性文章,提高思维的层次。
三是修改时逐字细抠,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材料初具雏形后,自己通常能察觉到哪里不对劲,但却不知道怎么改。这时,要多向老笔杆求助,请他们帮忙润色,对修改调整的地方认真琢磨为什么要改,改完之后的好在哪里,以后再写需要怎么遣词造句,具体注意什么,长期这样细细思考,写作水平自然会有提高。
写材料是个苦活儿,需要我们付出很多,但是也不是没有回报。体制内的生活没有那么浪漫,他需要我们认真和勇敢!
对于考公务员一些什么建议和感想
1、年轻时脑子进的水,就是以后流的泪。对于城市选择、服务年限、岗位待遇及职能要求等要素报考时均应考虑清楚,一入体制深似海,回头上岸没法改~
?
2、不管你信不信,报考时间也是门玄学。选择中间时段(报考的第五天或第六天),可以帮你逃离避而远之的“万人坑”。
?
3、有可能的话尽量抛弃三不限岗位。门槛低自然竞争激烈,除非你对自己千里挑一的过人才华有足够的自信。
?
4、不要小看冷门专业,劣势也可以转化为优势。从报考条件中找到和自己符合度最高的职位,竞争对手就被你PK掉一大半。
?
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立志进入体制内,一毕业就报考最好,妥善利用应届生身份,成功率相对较高。
?
6、国考级别高,要求也高,适合985级别本硕学霸;省考报考要求相对低一些,适合想去省会、老家发展的朋友。各有利弊,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懂的自然懂~
?
7、这么有诚意的回答,还不点个赞?
?
8、凡事有两面,冷门专业招人不多,可是学的人也少,一旦有合适机会报考,上岸机会大大增加!
?
9、发改、国资委、国土等热门单位及岗位都是各路考霸、学霸竞争,上岸难度大,要有应对心理准备,摆正自己的位置;
?
10、如果只是想进体制内安安稳稳地生活,环保、人防、水利、科协等不起眼单位不失为好选择,事少钱不少、安心乐无忧。
?
11、千万别去乡镇,千万别去乡镇,千万别去乡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12、早日复习,跟课程走,不要自己啃书;有条件的买官网课程,没条件的考虑下网盘资料,课程、刷题跟app三管齐下。全力备考三个月,你的成绩不会差!
?
13、有计划的准备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胜过夜以继日的题海战术;和学习时长相比,做题效率才是最重要的。
?
14、别信那些裸考140上岸的,一般都是出于某种营销目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有的高分都离不开背后的努力和汗水。
?
15、说到底,笔试考的是准备时间和认真程度;面试比的就是心态。
?
16、懂得劳逸结合,适时放松也很重要;公考复习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心理战。
?
17、关于复习资料,很多童鞋都问我,究竟是某公好还是某图好?我的答案是,选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不学!
?
18、任何一套资料都是通往罗马的途径,但不是你走向罗马的脚步。学习没有捷径可循,书只是辅助工具,主导权在你自己。
?
19、一个好汉三个帮,找到组织是良方。备考是个漫长的过程,自己一个人学,很容易就迷失或放弃了。如果有可能,尽量结个伴,在遇到困难时才能互相鼓励支撑下去。
?
20、保过不是真过,而是不过退费的意思,实质培训内容不会变,只是双方都加了赌注。报班与否,最终取决于你的学习自制力和个人心态。
?
公务员报考岗位合并会(公务员报一个岗在一起考试吗) ♂
公务员报考岗位合并会(公务员报一个岗在一起考试吗)机构改革后,公务员该往何处去?
近几年体制改革,好多单位合并后,出现一些现象:职务方面:一般以合并后命名的单位原班人员担任主要职务,其他单位并过来基本被边缘化。有背景的也会有所影响,相比如没有背景的,即使原来是科长职务,也并未幸免。一般也是主要领导定是哪家的,哪家的人员的晋升也会相对快一些。
职称方面:虽说是编随人走,但是新单位的职称聘用一开始设定的标准是没有合并这类人员的职称的,这也造成一部分人有中级、副高职称,却无法落实聘用待遇。
身边一同事就是原来市场监督管理局,这几年开始合并,在原单位是四级技术工,想聘副高级职称,新单位对于技术工这类人员并没有设置岗位,四级技术工就说已经是关照过的结果了。
像这种单位合并,建议大家如非必要,尽量选择留在原单位。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种情况?他们都是作何感想?#职场我来说# #职场百问百答计划#
数量关系
某政府机关将甲、乙两个部门合并。合
并前,甲、乙两部门的男女人数之比分
别为4:1和3:2,男女党员人数之比分别
为9:2和9:4,乙部门女党员人数占本部
门人数的比重是甲部门的两倍。合并
后,若男女人数之比为7:3,则男女党员
人数之比为:
A18:5
B27:8
C27:10
D3:1
这跟为什么东德公务员反对东西德合并,而普通民众特别希望合并一个道理。
昨天晚饭后散步,偶遇一位县资规局的朋友,在与其闲聊时,无意谈到现在的工作情况,他忍不住的苦笑,直说没意思也没劲!
他原是规划局的事业编人员,负责办公室工作。后来合并整合成立了资规局,他还是在办公室工作,可现在办公室只有他一个事业编人员,其他两个都是行政编制,属于公务员,这让他很是郁闷,根本看不到自已的出路在哪儿,感觉自已都快成了撞钟的和尚——每天苟且生活。
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现在单位里无形之中便形成了三拔人马,其中原国土局一拔占据单位主要领导力量,其次是规划局,然后是发改局、林业局、住建局等等又是一拔。
平常大家也是按部就班,各干各部门的事情,下班之后,也往往是原单位一拔人经常聚在一起,很少有与其他部门来往者。
而原国土局的一拔人马,在单位里也总感觉优人一等,也许是因为现在规资局里,大小领导他们单位人数占绝对优势,其他单位整合来任领导的人员较少,因此大家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特别是有时候,单位领导在批评教育各科室工作时,总是来自其它单位的部门居多,而原国土局下的科室,却少有被提及,给人一种是后娘养的感觉!
再加上不少事业编人员,在这里很难找到机会发展,而工资待遇也要分个三六九等,让他们更是觉得窝心郁闷,心情浮躁。
而另一些人员因为单位合并整合,从部门领导变为普通员工,心理也是一种苦闷,工作中也难以打起精神来,根本找不到工作的状态。
他说:自已正处在“三国鼎立”的混乱时代,哪里有什么好日子过?凡正就这样呗,走一步看一步再说,……!
确实,在面对县级机构改革中,各种人员、事务比较复杂,很多时候这种改革留下的后遗症,还会较长时间的存在。
不知你那里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呢?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交流。
基层单位失衡的男女性别录取比例与职务晋升艰难之路
昨天,单位上半年招录的新公务员昨天入职,一男三女,两个98年的,一个96年的,一个95年的。
因为最近单位两位老大事情太繁忙,中午开完视频会都快12:30了,为他们在单位食堂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入职就餐。
书记入职第一句话就是,单位事情太繁忙了,才有时间吃饭,你们要有心理准备,要适应基层的工作节奏。
席间聊天,其中一个98年的萌妹子是我们单位本乡镇的(原来是独立的镇,2018年建制调整合并为一个镇)。然后我们书记就说,我在**镇上班的时候,你可能还在读初中。接着另一个比较熟悉情况的同事接过话说,书记2011年在**镇当过镇长。98年的萌妹子一算,她那会儿真的在读初中。
书记笑着说:看嘛,那会儿还是初中的学生,现在都和我成为同事了,我们这批80后要被拍死在沙滩上了…
书记2011年提正科当镇长,是县里年轻的正科,10年过去了,他辗转几个乡镇县局又回乡镇,还是正科!
可见,职务晋升之路艰难呀!
(图网,侵删)
老赵的纠结:四级调研员,还是镇党委书记
老赵是朋友的叔叔,四十来岁,在县城工作。前几天,朋友的爷爷大寿,他也来了,期间谈起了现在的工作情况。
老赵原来在隔壁乡做乡长,后来乡镇合并,他那个乡被撤销,人事重新安排,他被安排到县统计局做副局长。尽管从正科级岗位调到副科级岗位,但是正科级待遇还是保留了。乡镇合并后,人事不好安排,人太多,岗位有限,所以只能这样。当时合并的乡镇不少,全县上上下下要安排的正科级干部也不少,与他们相比,老赵的安排并不是特别好,有的乡长被安排到了正科级岗位,甚至还有的升到了副处级。老赵这种副科级岗位,保留正科级待遇的可以说是最不好的了,但也是人数最多的,不过县统计局似乎在县直部门中属于边缘部门,不如县教体局什么的。总而言之,老赵的岗位调整可以算整个正科级干部中最不好的了,但他没说什么,认为自己就是一块砖,哪儿需要哪儿搬,一切服从安排。
在县统计局这几年,工作也不轻松,老赵没少忙活。现在,上面突然找他谈话,征求其人事安排意见。根据工作情况,老赵已经达到了四级调研员的资格,但是名额有限,统计局内部符合条件的不少,所以上面提出了如下方案:其一,晋升四级调研员,但继续做统计局副局长;其二,放弃晋升四级调研员的,调到下面镇做党委书记。老赵要么继续留下原单位,但是职级提升为四级调研员,要么到下面镇做党委书记,职级不变。这个意见让老赵非常纠结,他不太喜欢做选择,也讨厌做选择,当初上面安排他到县统计局做副局长,就只有一种选择,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就决定了。现在多了一种选择,他反倒有点不知所措了。
周围的人也七嘴八舌的,有的说四调挺好的,有的说做镇党委书记。
说四调挺好的理由:四调已经可以享受副处级待遇了,在县城里,这个已经很不容易,职级先提,待遇先行,至于职务,就目前来讲,县城的机会不太大,毕竟乡镇合并没多久,人事处于饱和状态,走职务晋升之路不太现实。
说镇党委书记好的理由:县统计局在县直部门中属于冷门,上升空间有限,而且专业性比较强,老赵本身不是干这个的,所以在这个位置上没有什么发展前景,而镇党委书记不同,管一个镇,权限非常大,因为是一把手,也更容易做出成绩。县统计局副局长毕竟只是副科级岗位,但是镇党委书记那是妥妥的正科级岗位,在全县中,这个岗位不是一般的正科级岗位可以相提并论的。如果干得好,前途不可限量。
老赵在旁边默默听着,不置可否,最后大家谈完了,他也没有说什么,旁边的人也没问。事后,朋友说,他叔叔做了四级调研员,继续在县统计局做副局长。各位,你们认为,老赵的选择合理吗?
#体制内# #公务员# #职场# #晋升# #职级并行# #乡镇干部#
和谁合并都行[灵光一闪]主要目的在于合并机构,减少公务员数量[灵光一闪]//@LokTar0918:跟谁合并呢?秦岭山沟沟里头,隔壁县好像还得俩小时才能到//@赵利刚194224437:人口这么少的县,还没我们乡镇人口多,真没存在的必要,合并下,能省下很多财政!
陕西宁陕将补助生育一孩,回应:生育率长期无起色,人口总量全市倒数
小李去年提拔为单位副职,往日大家都一样,现在自己成了领导了,也有分管的人了,但是分管的还是原来自己待着的部门。
工作上自己啥也会,但是就是指挥原来一个部门的人干活让他很为难。他提拔前是这个部门的副职,虽说是副职,但是这个部门就3个人,一个老主任,一个劳务派遣聘用人员。老主任马上退休什么也不管,所有的工作都由小李负责。
聘用的小姑娘心思也不在工作上,天天想着考事业编和公务员,工作也不上心,交代的工作都是错别字连篇,写东西也稀松,开会照相没有一张照片是满意的,不是比例不和谐,就是关键时刻抓不住镜头。小李只用她去拿文件、送文件,搞机械性东西。
自己加班写材料、写调研,写简报,组织活动,给领导写讲话稿,每天忙的焦头烂额,到是工作干的不错,只是他自己特别辛苦。
后来单位改革,把另一个部门也并到他所在的部门,但是工作基本还是分开干,小李是合并后部门副主任。
但是小李也指挥不动合并过来的那些人,因为他们原来都是平等的。副主任就是一个股级干部,而且还没有副科。
但是部门合并以后,工作职责是两个部门在一起,大领导和分管领导总是找小李,让他完成这个完成那个,他也没办法,指挥不动别人,只能自己干,自己把合并过来的工作也干一部分。老主任也马上退休,也不愿意指挥,就这么凑里凑乎的干了一年多。上班时间一刻不停,下班了基本经常加班,把小李累个够呛。
公务员报考岗位合并(公务员面试岗位合并) ♂
公务员报考岗位合并(公务员面试岗位合并)中国卫生人才网官网报名入口2021(中国卫生人才网官网报名入口2021成绩查询)
公务员报考岗位合并(公务员面试岗位合并)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公务员报考岗位合并(公务员面试岗位合并)、公务员报考岗位合并(公务员面试岗位合并)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