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东航中层管理人员工资标准(东航内部年薪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东航中层管理人员工资标准(东航内部年薪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东航中层管理人员工资标准(东航内部年薪制) ♂
东航中层管理人员工资标准(东航内部年薪制)各大航空前三季度载客量,南航优势明显,国航排名第二!由于首都机场没有南方和东方的航班,北京旅客一般首选国航,南航要不是在大兴机场,其实也是很好的,服务令人满意!除非无法选择,绝不坐东航航班,谁知道哪天机长嫌工资低会不会又来一次胡乱降落,两架飞机差点相撞也只有上海能干的出来,管理太过混乱!
据大V卢克文爆料,国足已经包机抵达上海,此次包机东航花费足有200万人民币。200万有多少人一辈子都没见过呢?一出手就是一套房,是一个中等收入10年的工资,是古天乐建的10栋教学楼。球员20多个,后勤保障竟有40来个,如此大阵仗出去,最后却是灰溜溜无功而返。这是对国家的严重浪费,花着纳税人的钱鼓了公子哥的肚腩。
东航中层管理人员工资高吗(东航实业的工资待遇) ♂
东航中层管理人员工资高吗(东航实业的工资待遇)飞机驾驶舱里面一般有几个飞行员,都是怎么分工的?
和一个飞行员朋友了解到的,他讲到民航飞机的驾驶舱里面一般有3~4个人,首先一定会有一个责任机长CA captain,他是这个驾驶舱甚至整架飞机上最高的管理者。
还会有两个副驾驶FO first officer ,一个会比较资深,比如说已经当了10年左右的副驾驶,由于资历较深,所以他主要是协助机长来管理整架飞机,有的时候在机长休息/上厕所的时间,他来临时代行机长职责。
另外一个副驾驶会比较资浅,一般可能刚刚学徒出来一两年,三五年的,主要是积累航线飞行经历,负责飞行过程中的手册查询等基础性工作。你可以简单地把机长、资深副驾驶、资浅副驾驶理解为老中青三个岗位角色。
还有一个是观察员,观察员一般是坐在第2排,机长的侧后方,主要是检测各项仪器数据指标,根据机长需要及时沟通数据正常与否,同时监督机长、副驾驶的操作是否合乎规范。
有的时候驾驶舱里面只有三个人,观察员和副驾驶是一个人兼两个岗位的职责,小型飞机比如说只能坐几十个人的小飞机里面,可能就只配一个机长,一个副驾驶两个人。一般737系列都会配有3个飞行员。
一架飞机上飞行员的配置,是严格按照中国民航安全法规来规定的,但由于中国民航业几十年突飞猛进的发展,飞行员的数量远远跟不上飞机引进的数量,所以实际情况中很多都是飞行员加班飞,当然这个加班时间也是严格控制在飞行安全法规时限内的。即使飞行员想多挣工资,航空公司也不敢持续地冒这种安全风险。
现在东航部分航班实行双资深机长制,应该是一个驾驶舱里配两位机长,一个正式机长一个备份机长,这无疑会让航空公司本来就人数紧张的机长更紧张,而单个航班上要付的工资也就更多了。#空难后东航部分机型双资深机长制#
先说一下我的判断,既然不存在“既要又要”的中间路线,那全面放开就应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我估计节点应该在明年上半年。
先看几个真实的故事。
第一个是我一个朋友的儿子。孩子在上海,大学毕业后在黄埔机场工作,儿媳在东航上班。原本过着令人艳羡的生活。却不想接连遭遇三年疫情。行业骤冷之下,去年公司减员减薪,小两口也在减薪之列(已经算比较幸运了),拿比之前少几倍的工资,还背负高额的房贷。据朋友说,从去年开始基本就是他在经济上给儿子输血。前几天和我微信聊天,说再不放开也真的难以为继了。
第二个是我表弟,在广州新塘开一个小服装厂。疫情之前,一直做的外单,生意还不错。这两年因为疫情和其他原因,除了外单还增加了国内的订单。但这两年业务量也是连年下降,有时要发货了又因为疫情原因临时改变。每月数着日子,开支基本照旧,但业绩惨淡,聊以维持,说再坚持到年底,明年也只能关门了。
第三个是我的老家,疫情三年原来一直风平浪静,上周一个从外省返乡的人感染了,结果县城一夜间出现十几个阳性病例,全县一下子全封了。我妈在照顾在县城读书的我弟的孩子,我爸在老家村里,我弟在三公里外的临镇工厂上班,弟媳在家,分别封在四个不同的地方。我爸80多了,常年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又有高血压,原本都是我妈照顾他。这下生活一下子全部被打乱了……
三个例子两个在一线城市,一个在农村,三个的情况又各不相同,分别代表着疫情下不同的当下。从全国来说,各地各家面临的实际当然更是千差万别,但疫情之下情况也有共性,都在煎饼似的苦熬着。
刚刚看了一个视频。北京的一对父母,两岁的孩子阳了 ,孩子患有小儿哮喘,旁边救护车在等着,父母只能带她去方舱。小区一班邻居赶过来挽留说情,希望孩子留在家里隔离照顾。但按照现行政策,这是不符合相关防疫要求的。这一幕,让人瞬间湿了眼眶。
应该说,疫情三年,无论体制内体制外的,有钱的没钱的,以及各个行业,各个年龄层,封闭的心灵都急待舒展。
近日,网上关于是否“放开”的话题渐渐多了起来来。我们在做防疫抗疫和平衡经济发展的努力。
但事实上很难找到“既要也要”之外的第三条中间路可走。无论是最终经济无法承受,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事实上,“放开”确实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近期在看一些闲书。我们历来都有重视调查研究的传统。当年,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很重视。在国家出台一项重要政策前,一般都是采取先派出几个调查组去往几个地方实地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再组织试点,等试点成功再逐步扩大推广地区,最大在全国实施。
中国幅员辽阔,国情不同,各地城市和农村,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自然各不相同。摸着石头过河,是早已验证过其正确性。当前防疫是否可以在充分调查和先行试点的基础上,比如找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完全“放开”,先行一步总结经验,根据试点情况再决定下一步稳妥推进的办法?
新华社昨天连发三连评,称疫情严峻复杂压力前所未有,强调“三个坚定不移”。
国家抗疫大政方针,作为老百姓理应服从和遵循。一方面需要在各基层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严格限制地方“不层层加码”,更重要的是,本着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去做政策决断,这是更紧迫,也是更关键的。
你们的工资已经和华尔街不相上下了,希望你们的能力能匹配上,不要被他们收割,前车之鉴已经很多了,东航,中石油等等等等
民航局回应东航坠机传言:谣言,事故仍在调查中
说是因为两家航空合并副驾飞行时长大于主驾而没有得到主驾位置,这个站不住脚。
说是副驾由于房贷压力投资失败,薪资又降低,思想走进死胡同就拉上全机人员陪葬。这可能吗,民航驾驶员工资会供不上房贷仔细一想 假的!
?首先,之前官方已披露,黑匣子受损,要恢复出数据、调查出真相,至少要3个月以上的时间。
?造谣者无中生有的说法,
无疑是对132位逝者的亵渎。
?很多谣言就是吹出来的泡泡一碰及消失,
?对于没有信源、没有求证的消息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
?谣言止于智者。
前南航乘务长在职场自媒体发文:找工作太难了!
23日,她说面试了一个前台的工作;
周末还双休,就是工资落差太大,不知道要不要去;
十年飞行经验,待人接物肯定没问题,不会也可以学;
她感叹找个工作太难了!只好喝杯咖啡压压惊。
24日,又去一家公司面试了前台,她还是觉得要从基层做起;
但hr一见面就建议她做外联岗位,就是需要接待客户,有接待任务需要加班;
月薪7000-9000元,试用期6个月,从试用期开始就有五险一金;
她表示听着是不错,纠结要不要去。
网友说前台就是花瓶。
哈哈哈哈,花瓶不敢说,但都是20来岁的小姑娘干的活;年龄大了不好使;
另外,阿里的前台童文红,不也是修成了成果,
她加入阿里的时候也30多了,也不懂互联网,也没有技术;
现在是菜鸟网络董事长,资深副总裁,阿里集团CPO;
好好努力,有能力的话,没准也能成为一个人物啊。
现在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巨大,航空也是,最近又发生东航事件;
不过,我看媒体报道,南航去年的工资都是上涨的;
有网友就说了,又是裁员,又是疫情影响,工资涨到哪里去了呢?
难道是领导们工资都涨了吗?
你说呢?
考虑了很久的我终于辞职啦!
从17年到21年飞行四年 面试过东航 川航 藏航 最后选择了藏航 一开始只是因为觉得可能藏航工资会高一点 哈哈哈 实际的话 哈哈哈 你们懂得
很感谢这份工作让我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可以体验很多不同的生活
先说一下这份职业的优点:
航空公司的可以做到
下班就爱谁谁 这次飞完下次不一定什么时候在一起合
作人情世故也会少很多 只要不投诉落地基本上不用来
公司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分得很清楚工作程序也很简单
基本上都是熟练工而且在疫情之前真的是可以到处旅
游的!!
缺点:
缺点嘛无非就是看个人有的人会觉得氛围不好 其实我觉得还好 或者倒时差 而且雷雨季大风季 我们公司以高高原航班为主 返航的几率是别的航空公司的好几倍 拉萨的天气阴晴不定 有时候半天的航班 可以飞上一整天 早上四点起床 可以飞到晚上十二点 而且航前检查真的巨多 随时都在航前检查 而且我们公司要求乘务长在开准备会的时候要求每个人都需要回答一个问题都可以 每次开会的时候都超级紧张 真的很要命 每天坐机组车 从公司到机会是最开心的时候 到了机会真的觉得还没上班就已经累了
综合很多 我个人是一个不怎么安于现状的人我就觉得继续这样没有进步是在消耗我 所以我选择了辞职
九宫格@今日头条 @头条号
今年上半年,疫情冲击,上市公司亏损的数量和金额都创了新高,金额是去年亏损额的一倍多。而核酸检测行业利润暴增,15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68.54亿元。
一、财政钱包缩水
防疫到底花了多少钱?各地现在都在调整抗疫财政支出。富的上亿,穷的也有上千万。据称,浙江永康市今年预算第二次调整方案。调整增加了4.5亿元用于疫情支出,著名的富区广东深圳龙岗区。一下就筹集了23亿元,用途,用于健康管理、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医疗防护、物资采购、社区管理,说得好听,其实就是购买铁皮。做的封锁用的材料。这一下就是23亿元!就连陕西神木这个靠煤炭获得财政收入的是今年,也调整了增加了冠状病毒防疫经费五亿元!
而北京的门头沟区调整增加三亿元用于疫情防控。湖北随州,普通的地级市也就是增加了三千万元。在广西南宁一个中西部普通的省会区也调整增加了三千万元。而浙江省富裕城市一般都出手阔绰,一下就增加了1.6亿元。包括增发工资。湖南省的县城和一个常宁市普遍都在三五千万元。有些在预算调整中还动用了预备费用。陕西一个普通县城也用动用预备费用七千万元。
据官方财经媒体报道,财政部统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63万亿,同比增长6.4%,卫生健康支出175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也明显高于平均增速。
二、盈利暴增
从中报数据来看,九安医疗在核酸检测行业内勇夺冠军,以232.67亿的营业收入及152.44亿元的归母公司净利润秒杀一众同行,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数据显示,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求影响,全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数量从2020年3月的2081家,增长至2022年4月的1.31万家,检测能力达到每天5千多万管,是2020年3月可以开展核酸检测医疗卫生机构的6倍以上。
今年疫情散发、忽高忽低,给预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从核酸检测行业的利润和营收上能够看到,净利润增幅最小的企业增长也超过了50%,最大的达到了350%。最赚钱的一家检测企业利润率超过了64%。当然随着核酸检测价格越来越低,他们的盈利状况可能会越来越差,这倒是大家乐于看到的。
当然核酸检测是辛苦而且危险的工作,据说建一个核酸检测实验室是亏本儿的。一个实验室卖设备据说要花费100万以上,装修70万左右,另外的耗材及防护用品也比较昂贵。
目前核酸检测政府采购价已跌到四元左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财政资金在新冠疫情防控投入巨大,所以整体减速核酸检测费用结算存在延期现象,企业应收帐款快速增加。
三、赔钱创纪录
今年8月31日,是A股480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年报的截止日期。上市公司亏损的数量和金额都创了新高。4800多家企业,其中895家亏损,去年才500多家。这895家公司亏了2405亿元,较去年整整翻了一倍。
据统计,业绩最差的行业是航空业,七家航空公司合计巨亏719亿元,国航、东航、南航亏损额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合计净亏损约497亿元,而没上市的国铁集团的亏损额804亿元,一家就超过了三家航空公司。第二惨的是餐饮旅游,36家公司28家亏损,上市的景点公司没有盈利的,盈利情况最好的就是免税店公司了。第三差的是房地产,原以为房地产行业越来越不景气,可是看半年报125家上市地产,只有43家是亏损的,60%以上的公司还是赚钱。
睁开眼,第一件事是打开手机看新闻,突然觉得人活着真不容易。
俄乌战争在继续,乌克兰人民还在饱受战火之苦。欧洲人民却因为高油价,高菜价、高粮食价等挺不住了,能想象得出,和我们一样的工薪阶层,每月那点工资哪里能承受来之高物价的压力。战争苦的不仅是交战双方人民,更是受其牵连的其它国家人民,苦的是百姓。
广西还在搜救东航空难人员,我不知遇难人员家属会有多痛苦,但我知道全国人民都在为他们心痛。我在希望奇迹出现,但我又知生命脆弱,愿逝者安息。
在灾难面前,人类显得是那么渺小。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我们还在继续停课。虽然我们当地没有疫情发生,但形势仍然严峻。受疫情影响,菜价早已经涨成了历史新高,许多商铺不得不关闭。线下教学改成了线上,为了孩子家长更加焦虑,教师也被不听讲,不交作业的学生气个半死。
芸芸众生,不仅要承受自然灾害之苦,还要承受霸权之下的战火之苦,饱尝人类自私和贪婪带来的各种灾难。人活着真不易。
不过我庆幸,我生活在这个国度,我身边没战火,没疫情,尽管活得很累,但我还活着,还能刷新闻,饱尝人间各种风景。(图来之网络,若侵告之必删)
【同样工作,我们工资差好多!】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有些可能影响ta一生。一个人的言行状态,和他的经历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我们不快乐的根源可能是因为儿时未被满足的期待。
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这部分只占冰山的1/8,而另外7/8则隐藏在水面下。水面下更大的这部分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
揭开整座冰山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这就是国际心理治疗大师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女士提出的“冰山理论”,它是人的一种成长模式。
生活中还有一个可用冰山理论解释的现象:同样院校同样专业的同学,毕业几年再相聚,发现待遇差很多。为什么?因为工资不仅仅取决于你对单位创造的价值,还存在一个差值。公式表示为:
【 账面价值 = 实际价值+ 外部溢价 】
其中,账面价值也可叫“薪酬回报”,实际价值可称“内在因素”,外部溢价可称“外部因素”。(看下图)
价值越大,待遇越高。
我们能创造多大价值,离不开3个内在因素和3个外部因素。(看下图的冰山模型)
内部因素有:
一,知识和技能。这部分是水面以上的冰山部分,占到一个人实际价值的30%。
比如这几天的东航MU5735航班遇难事件,相关人员需要借助“黑盒子”调查飞机失事的真正原因,这个“黑盒子”就是一个知识点。而我打出这些字需要借助电脑去操作,这是技能。
二,能力。比如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这部分是水面冰山的中间部分,占到一个人实际价值的70%。
一个人的能力不能一眼看出来,需要仔细观察。相对于知识和技能,能力的培养花费时间较长。一个学习思考能力强的人,能很快学会新知识,并内化成自己的能力。
三,天赋。处于冰山的最下端。包括潜能、性格特质、动机和价值观。
根据性格特征合理安排员工岗位,会事半功倍。比如,一个内向的人去做软件开发,更细致更耐心;外向的人去做服务型工作,会比内向人做得更轻松。
对于动机来说,如果一个人热衷权利,即权利动机比较明显,那么,ta不适合琐碎的技能型操作,更适合管理;
一个人价值观会影响结果。如果我们意识到工作不止给我们带来报酬,还是人生铺路石,提升我们的必需,我们绝不会糊弄工作。
至于一个人的潜力,和第二个中的“能力”有相通地方。人的潜力,如果被发掘并被刻意训练,则会转化成能力。如果没有开发利用,它只是潜力而已,没有价值。
再来说影响个人实际价值的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包括【出身、选择、运气】。
出身是我们所拥有的原始资本,不可改变;
选择则是让我们重获资本的机会,我们可以控制选择;
运气,则是我们选择之后能否如愿的随机因素,这个因素不可控。
以上6个因素,对应了6种人的实际价值:投机型、知识型、技能型、能力型、天赋型。这6种人从投入的精力,回报的高低,风险以及可替代性来看,能力型和天赋型的人工资回报高,可替代很小。而投机型,技能型和知识型,回报小,可替代性强。
这些差异,要求我们学习新知识时,一定要思考内化,让知识为我所用;
技能型的人,想要不被替代,需要学习稀缺技能。当然,市场总会饱和,供求总会平衡,当稀缺会变成普通,收入又会再降。
总而言之,世界变化太快,我们应培养终生学习思维,深度思考能力。
~~来自孙圈圈《请停止无效努力》
东航空难,见者皆哀。可是,有没有人想成为其中的一员呢?答案自选!
高耸入云的医院病房,ICU生死一线的病人,走廊里席地而眠的亲人,倾家荡产赶不走的病魔。如果可以哪怕以命换钱也是勇敢。
冰冷黑暗的街头,无力支撑的老板,关门停业的店铺,不敢生病的家人,如果可以以命换钱,还可以还上员工工资,银行贷款。
疫情封控区域,孩子要交学费,父母要看病吃药,房贷车贷信用卡要还,真怕奋斗多年都成泡影。如果可以,以命换钱起码能保妻儿一时平安。
我决非心里阴暗之人,但人间世——苦比黄连。
三大航这次真让人一言难尽!
……
三大航里就剩上个月的南航还没聊了。
不啰嗦,先看数据。
人均小时数66.9小时
平均工资7222.6元。
得,三大航默契的跟一家子似的
国航人均7197.3元
东航人均7286.5元
南航人均7222.6元。
上下不差100块钱...
说!你们是不是串通好了?
怎么工资如此接近!
实力演绎,落水兄弟?!
由此可见
疫情对三大航的拖累不能说一毛一样
也基本十分一致了。
扫了一眼,貌似南航新疆最能飞。
人均73.6小时,到手8313.8元。
南航广州飞的最少
53.5小时,到手仅6232.4元。
东航中层管理人员工资标准(东航内部年薪制)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东航中层管理人员工资标准(东航内部年薪制)、东航中层管理人员工资标准(东航内部年薪制)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