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胆固醇 公务员体检(公务员入职体检胆固醇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胆固醇 公务员体检(公务员入职体检胆固醇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胆固醇 公务员体检(公务员入职体检胆固醇高) ♂
胆固醇 公务员体检(公务员入职体检胆固醇高)【患者提问】我今年62岁,前一阶段体检的时候,医生说胆固醇高,但是我并不喜欢吃肉,而且挺喜欢运动的,身高160cm,体重只有120斤,并没有太胖,平常也挺注意的,为什么会胆固醇高呢?我一直感觉胆固醇(血脂)高的人应该都挺胖的。
【药师回答】胆固醇80%以上是由肝脏合成的,从食物中摄取的不足20%,主要是遗传或者疾病导致的,即使不胖,也是可能超标的;相比较而言,体重超标的人大部分都是甘油三酯超标。对于胆固醇超标的患者,仅通过饮食和运动,一般很难将胆固醇降下来,需要服用药物,目前降胆固醇最常用的药物主要有四类: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烟酸及烟酸衍生物(烟酸、阿昔莫司),贝特类(非诺贝特、苯扎贝特等),胆酸螯合剂(考来烯胺、考来维仑等),如果单用一种药物,血脂控制效果不佳,可以选择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联合用药降脂效果不佳,可以选择新型降脂药,PCSK9抑制剂,如依洛尤单抗、阿里西尤单抗等。
胆固醇年年体检都高,吃的已经挺注意得了,怎么破?看来是要吃药了。
体检报告解读胆固醇相关知识点[比心][比心]
血脂检测必须空腹抽血吗?
#健康明星计划# #心血管科普排位赛#
[kiss]最新的答案是完全不必空腹抽血!
[kiss]血脂检测是诊断高脂血症和进行调脂治疗的必备条件。血脂检测基本项目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俗称“血脂四项”)。
[kiss]目前,医院或体检中心在进行血脂检测时,常规要求受检者在静脉采血前至少空腹8h,即检测空腹血脂。大量临床研究证实,空腹LDL—C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
[kiss]然而,空腹检测的血脂水平并不反映人体血脂总负荷的真实情况,因为非空腹(即餐后)才是人体全天绝大部分时间的真实状态。除夜晚休息期间外,在正常生活状态下,每日三餐的间隔通常少于8h。如果严格按照距离末次摄食至少8h后才达到“空腹”的严格要求,“空腹”实际上是特指清晨进餐前数小时的状态。
[kiss]此外,临床操作中的空腹采血有许多不便之处。首先,患者往往会因为初次就诊未空腹而不得不再约时间;其次,强制空腹血脂检测迫使年老体弱个体和特殊患者忍受饥饿,产生潜在风险;另外,早晨集中的空腹抽血使相关科室及工作人员在高峰时期工作负荷过重,可能引发医患矛盾等。
[kiss]基于多项研究和临床实践对非空腹血脂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的肯定,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和欧洲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盟在2016年共同发表了专家共识:除在特定情况下需要空腹外,推荐常规采用非空腹血脂检测。美国也有类似推荐。
[kiss]非空腹血脂检测有两种方案。
[左上]第一种方案是受试者在进食一定配方的“高脂餐”(脂肪提供的热量至少≥50%的配餐)后,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血脂检测。这种情况血脂检测类似于糖耐量试验,被称为“高脂餐负荷试验”。高脂餐负荷试验可以动态观察各项血脂指标在一次性高脂餐后多个时间点的动态变化,也能反映机体对高脂负荷的最大清除能力。此方案国际上没有统一方案,也缺乏统一研究。
[左上]第二种方案不需要配制统一的高脂负荷餐,而是按照受试者日常习惯的饮食方式(即“日常餐”)、就医时间和方便性,在其末次进餐后8h内的任一时间点进行血脂检测。在这种情况下检测血脂类似于糖尿病患者的随机血糖检测。日常餐后的非空腹血脂检测因便利性而被用于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kiss]研究结果提示,非空腹血脂检测所得血脂结果如TG、LDL-C等与心血管粥样硬化风险呈相关,与空腹血脂检测结果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左上]也就是说,非空腹血脂检测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代替空腹检测结果。
[左上]所有在空腹状态下可检测的血脂和脂蛋白项目,均可在日常餐后的非空腹状态下进行检测。
[kiss]大多数研究证实,餐后血脂变化中,TG多为轻度升高,其他如胆固醇、LDL-C变化并不显著,甚至有所下降。下面的表格提供了欧洲空腹与非空腹血脂异常浓度的切点。
[kiss]什么情况下进行空腹和非空腹血脂检测呢?
[左上]目前,我国人群血脂检测可考虑空腹和非空腹检测并行,并依据具体的临床情况进行选择。由于非空腹检测的血脂结果足以发现显著的高 TG 血症或/和高胆固醇血症,因此,初次血脂检测时不必强求空腹。
[左上]心血管风险评估体系中需要纳入TC、HDL-C、非HDL-C等血脂指标时,无论是空腹还是非空腹状态下检测血脂均可行。由于中国受试者在日常餐后LDL-C降幅有较大差异,最大可达0.4~0.5 mmol/L,因此用空腹LDL-C水平来评估心血管风险可能更为妥当。
[左上]急性心梗后机体的应激反应可使患者胆固醇指标(包括LDL-C)会下降,而TG水平会升高。这种应激性的血脂变化在急性心梗发病24h即可出现,1个月后才逐渐恢复。因此,应该在急性胸痛发病后24h内尽早采血进行血脂检测,以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前的基础血脂情况,不必强求空腹血脂检测。
[左上]当空腹TG水平处于理想范围(<1.7mmol/L),那么餐后8h内的任一时间点的TG水平应<2 mmol/L。非空腹 TG≥5mmol/L,患者应在2~4周内复查空腹TG水平,并同步启动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治疗。重度高TG 血症(非空腹TG>10mmol/L)有发生急性胰腺炎的高风险,需要积极的药物治疗和严密监测。
[左上]如果成人的非空腹LDL-C>5 mmol/L,儿童>4 mmol/L,应怀疑是否存在杂合型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当非空腹LDL-C水平>13 mmol/L,应怀疑是否存在纯合型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左上]正在接受稳定药物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可进行非空腹血脂检测。由于日常餐后的非空腹LDL-C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后的非空腹LDL-C水平应低于预定的空腹目标值。
三年来认真控制血脂,却越控越高,我错在哪了?
先是2018年底,更年期开始,52岁的我去体检,发现低密度脂蛋白3.5,总胆固醇5.78,体检单上打了红箭头,我拿去给三甲中医院门诊部心血管一老中医看,他说:低密度太高了,得控制饮食,不能天天吃鸡蛋黄!不然有心血管病的风险!
我想,这容易做到!回来后,我想当然的少吃红肉,早餐一根玉米一个苹果,午餐只吃青菜和蒸一条太阳鱼及2碗米饭,晚餐是大碗米饭十青菜,还加半小时跑步,大量喝水,三个月后,体重从112斤减到103斤,我信心满满去验血脂,然而,拿到结果却傻眼了,低密度不降反升至3.9,总胆固6.06。
拿着单子又去给那老中医教授看,他直接开出血脂康,这一吃就是两年多,期间不用节食了,总胆固醇降至4.8,低密度总在2.6左右,正高兴间,去年7月,我觉得人很累,肌肉酸痛,走路都得搭着老公的肩头,肝区不适,又去找那老中医,老中医己退休走人了,再找他对面房间另一老中医看,他说赶紧停血脂康,查血,一查,转氨酶升高了,血脂康作用引致,停药后两个月,所有不适消除了,但再查血脂,低密度脂蛋白己升至4.6,总胆固醇升至6.6!比没吃药之前还高呢!太气人了!
我没敢再吃药,又开启了运动与控制饮食的艰辛之路,每天早上站桩40分钟,早餐麦片鸡蛋牛奶,几乎不吃水果(网上说水果含糖高),中餐小半碗米饭和青菜,晚餐吃半根玉米,三个月下来,人己瘦至94斤,但一查血脂,总胆固醇竟然降至5.7,低密度是3.56,有效果,我高兴得泪流满面!
回来后停了站桩,太累了,又开始管不住嘴吃蛋糕甜点,7月份去查,总胆固醇又升至6.06,低密度4.3,我欲哭无泪,回来后又开始站桩,外加日走一万步,晚饭后快走半小时,不知有没有效果,还没敢去验血脂,10月底再去验,但应该是营养不良了,每天早上起床耳朵嗡嗡叫,吃几颗葡萄下去才不响,如今,白米饭是我最想吃的美食,一碗下去心情舒畅,可惜不敢多吃,总吃杂粮饭吃得我胃很不舒服,吸收不好脸色腊黄!现在一米五八的我,体重己降至90斤!很怕再瘦下去!
很怀念沒有体检前的日子,精气儿十足,走路雄纠纠,脸蛋圆润且又白又红,谁见了都夸年轻漂亮,可自从这三年控制血脂,我的身体一落千丈,看起来老了十几岁,见到我的人无不惊叫:瘦了这么多,太瘦了,不要再瘦下去了啊,瘦皱纹多!
我很心酸,特地写此文是想问问万能的网友,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既能不瘦下去又能降血脂呢?
这是我今日的早餐,昨天听一网友建议弄的,一个鸡蛋(只吃半个蛋黄),一个全麦馒头,一碗杂粮粥(黄豆+大米+燕麦片+山药+三颗红枣)。以前只吃牛奶鸡蛋燕麦片的!
#不用药,怎么降低血脂#
【[话筒]超实用体检报告阅读指南】#一起长知识啦# 定期体检很重要!胆固醇、甘油三酯、胆红素…这些指标都是什么意思?出现升高或降低提示了怎样的身体变化?九图带你读懂↓↓(央视新闻)
#胆固醇高的人还可以吃鸡蛋吗#
高脂血症在三高之中是发病率最高的,我国大于18岁的成年人约有40%的人存在血脂异常,这其中很多人就合并有胆固醇升高,很多朋友在体检时会发现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正常,被医生告知,应该在食物上限制胆固醇的摄入。
而我们知道蛋黄中富含胆固醇,所以很多朋友发现自己胆固醇升高以后就不吃鸡蛋了。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鸡蛋价格便宜,食用方便,可以和很多食材搭配食用,是一种性价比非常高的食物。
鸡蛋营养价值丰富,一颗鸡蛋约含5~7克的蛋白质;富含卵磷脂;还可以提供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所以才会称为必需氨基酸)。长期食用,可以维持人体的营养平衡。
长期适量地摄入鸡蛋,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这是因为鸡蛋中富含叶酸、Ω-3脂肪酸和很多抗氧化剂,这些营养物质可以减少心脏病和脑梗死的发病率。
鸡蛋中含有硒元素,硒元素是一种对健康非常有益的物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还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和提高甲状腺功能的作用。
鸡蛋里富含多种维生素,其中的维生素D和维生素B对骨骼和牙齿健康非常重要,长期适量摄入,可以有效地保证骨骼和牙齿健康。
鸡蛋是一种营养非常密集的食物,一颗鸡蛋仅含有70大卡的热量,可以有效地减少两餐之间的饥饿感,从而避免过多的热量摄入,对于减肥的朋友们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
由此可见,鸡蛋的营养价值是非常丰富的,但是不可回避的是,鸡蛋还含有较多的胆固醇,正是因为含有这种物质,才会被很多朋友所诟病。
但是在这里张医生要提醒大家,任何忽略了烹调方式和摄入量的饮食指导都是耍流氓。
每日从食物中摄取300毫克的胆固醇是不会影响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的。而对于高胆固醇血症的朋友来说,每日摄入200毫克胆固醇也不会影响我们胆固醇的水平。
一个蛋黄中约含的胆固醇180毫克,而胆固醇在胃肠道中吸收率是很低的,通常180毫克的胆固醇在胃肠道内只能吸收1/3,大约60毫克左右,因此每天食用1~2个鸡蛋,对胆固醇的影响是不大的。
另外朋友们需要注意的是烹饪方法,尽量吃白水煮蛋,而不要吃油炒鸡蛋或煎鸡蛋,在这两种烹饪方法下,鸡蛋会吸入部分油脂,增加了胆固醇的含量。
所以,对于胆固醇升高的朋友来说,每天吃1~2个水煮鸡蛋是没问题的,但是需要注意烹饪方法。
今天的问题我们就聊到这里,我是张医生,我们下次再见。
五张图带您了解高血脂(建议对照个人体检单),健康人群要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看哦!
[送心][送心][送心][送心][送心]
胆固醇公务员体检(公务员体检 胆固醇) ♂
胆固醇公务员体检(公务员体检 胆固醇)体检一年了,总胆固醇6.17,甘油三酯2.3,低密度胆固醇3.4,医生吩咐不要爬坡,不要做剧烈运动。我认为以前就是运动少了,听取了一半,坚持每天3-5千米跑步,一百个俯卧撑,一次八段锦,压腿,加上饮食自律。感觉好一些,但是还没去体检,不知道这样对不对。#到黄埔去跑向幸福#
慕医生您好!我现年66岁。元月体检报告总胆固醇6.23;低密度脂蛋白3.88不知这样正常与否?多谢多谢[比心][比心][比心][兔年大吉][兔年大吉][兔年大吉]
上海瑞金研究:胆固醇越低,患癌风险越高?注意2点,稳控血脂
发胖、胆固醇指标飙升。更年期真是多事之秋。每天快步走一小时仍抵拦不了体重上窜的劲头;更可怕的是今年三月份单位进行体检,总胆固醇6.1远远超出了正常值5.2。哎……这可怎么啊[流泪][流泪]#今日微头# #更年期#
健康知识丨体检血脂高 如何正确吃
我们一般说的体检血脂高,主要是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个指标的情况。当这些检查指标中有一项或多项升高,就会诊断为高脂血症。
如果体检发现血脂指标升高,首先要考虑改善饮食习惯,比如低脂饮食,然后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等方法将血脂降到最佳水平。
脂肪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那么,低脂饮食就是不吃肉、不吃油吗?低脂饮食是要求限制每日食物中总脂肪的摄入量,同时提高摄入脂肪的质量。
脂肪也分很多种,怎么吃更合理?下面,河南省周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梁凌霄老师给大家讲解有关知识。
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根据脂肪酸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三类。具体哪些油脂不能吃,哪些能适当吃?
1.能不吃就不吃的
反式脂肪酸较多的食物,如含有人造黄油的糕点,含有起酥油的饼干和油炸、油煎食品,高温精炼的植物油和反复煎炸的植物油等。
2.能少吃就少吃的
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食物,如肥肉、腊肉、奶油等,做菜尽量不用椰子油和棕榈油(类似猪油、牛油,室温下是固体的油脂,主要成分是饱和脂肪酸)。
3.可以少吃一点的
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食物,如富含油酸的茶油、玉米油、橄榄油、米糠油等烹调用油。
4.正常吃、别过量的
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食物,如食用植物油(常温下一般是液体的食用油,如花生油、葵花籽油,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少),每人每天25克(约2.5汤匙)。
每周食用鱼类≥2次,每次150至200克;多不饱和脂肪酸提倡从自然食物中摄取,不主张盲目补充鱼油制剂。
素食者可以通过亚麻籽油和坚果(如开心果、核桃等,但要注意可能因为加工时加入盐等调味,造成盐等摄入过多)获取。
此外,胆固醇含量丰富的食物也要限制,如肥肉、动物内脏(心、脑、肝、腰子)、鱿鱼、墨鱼、蛋黄等。正常人每天胆固醇摄入不要超过300毫克(大概相当于3、4个鸡蛋食用后被人体吸收的量)。要注意,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同时也多富含饱和脂肪。
除了注意油脂和胆固醇之外,建议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粗粮和各种豆类等。
工作10几年见过最高血脂和胆固醇患者!
甘油三酯63,一般3点多的甘油三酯就比较高了,这个患者居然63!!!!
胆固醇也23,抽出来的血表面漂着一层人油!
就跟猪油一样,凝固了就变成白色!
这种人血很浓,如果长期不管的话各种心血管疾病就会接踵而至!身体是自己的,不要暴饮暴食,要定期体检提高警惕!
#健康#
可以请教问题吗?总胆固醇5.76,高密度胆固醇1.95,低密度胆固醇3.51,血糖4.52。体检结果是低密度超标,这几年都是低密度超标,是否需要吃药了呢?年龄59岁,请教,谢谢了。
我每周大约要吃鸡蛋十个靠上,每天早上必吃一个鸡蛋,这种吃法坚持有三、四年了,在单位每年组织一次的体检中从未发现胆固醇超过正常值。
消灭大肚腩,降胆固醇第55天,效果明显,心情很好!早上称重65.6公斤, 2个月减了3斤多,肚腩变小了,心肝部位轻微的不适感消失了,好开心!
昨天爬山、快走、慢跑总共有1万5千多步,今天感觉腿脚有些累,今天休息,好好休息感觉好了再继续锻炼!
6月份体检,体重68公斤,血胆固醇偏高,数值7.4!2018年体检体重69公斤,胆固醇数值也是7.5这样!担心身体健康,于是决心锻炼身体!
1、不吃水果
2、不吃零食
3、不吃烧烤,不喝酒
4、控制饮食,每餐最多一碗米饭
5、晚饭吃到八分饱
6、每周锻炼3、4天,快走或慢跑
打算3个月后再体检看看。
#29岁男子放纵型释压患心肌梗死#【体检报告怎么看?超实用的阅读指南来了![话筒]】有调查称,63.6%的受访青年有过害怕看体检报告的经历,其中有1/3是因看不懂体检报告…其实,定期体检很重要!胆固醇、甘油三酯、胆红素…这些指标都是什么意思?出现升高或降低提示了怎样的身体变化?九图带你读懂!为自己和家人,转发收藏!
#科普九图# 【[话筒]转存!超实用体检报告阅读指南!】定期体检很重要!胆固醇、甘油三酯、胆红素…这些指标都是什么意思?出现升高或降低提示了怎样的身体变化?九图带你读懂! ???@央视新闻
胆管结石公务员体检(胆管结石 公务员) ♂
胆管结石公务员体检(胆管结石 公务员)今日肝胆管结石#手术#
今日手术,肝内胆管多发结石并左肝萎缩的老年病人,开进去探查发现左肝已经癌变了,并且腹壁到处广泛种植转移灶。好可惜![酸]这个老年人如果早来体检,早做手术,不至于现在啥也动不了,失去手术机会[摊手]。
所以,广大读者,如果彩超或 CT 发现肝内胆管多发结石,一定要来肝胆外科每半年到一年体检就诊!如果肝内多发结石局限于一叶肝,施行微创手术是根本治疗方法。(鱼博 医学科普[来看我])
三年前体检的时候说我有泥沙样的胆结石,虽然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仍去一位老中医那里吃了一个月的药,老大夫说中药可对胆管进行扩张,再让结石流出去。
之后碰到一位西医说那是不可能的事儿,除了手术别无他法。
第二年体检的时候,泥沙样的结石确确实实没有了。可今年体检的时候又有泥沙样的结石了,这样的病是会反复吗?有没有和我一样的病友不用手术看好的?
胆囊结石到底要不要做手术?
大年三十夜班,前半夜还好,没有急诊,病房病人病情平稳,甚至我还看了会儿春晚,以为今晚能平稳度过要去睡觉时,护士来电话了,说是来急诊了,没办法,穿上鞋就去了急诊科!
是一位50岁男性,腹痛3小时来院,急诊科大夫已经完善了腹部CT,血常规,CT提示胆囊结石胆囊炎,片子上胆囊周围少量渗出,胆囊增大,血象提示白细胞一万六,中性85%。腹部查体右上腹压痛,伴轻度反跳痛无明显肌紧张,Murphy征阳性,肠鸣音弱。
询问病史,原来患者每年都有体检,早就知道有胆囊多发结石,也曾有大夫跟他说过手术切除胆囊,但他有2型糖尿病多年,不想做手术,怕切口不好长,大夫也提醒了说合并糖尿病容易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他也没放在心上。
治疗方案我首先跟他说的就是手术,但他一直强调自己血糖高,不想做手术,怕切口长不好。
病人的这种想法临床上经常碰到,我也只能耐心解释。血糖高的患者切口是有感染的风险,但围手术期控制好血糖一般不会有问题,而且感染应激下血糖会更高,反过来使腹腔感染更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到时胆囊感染太重想做手术也做不了了。而且胆囊结石脱落还可能引起胆总管结石跟胰腺炎。
道理讲清楚后,患者跟家属说商量商量,那好吧,我也只能建议,决定权是病人自己的。
最终病人还是决定保守治疗,不做手术,住进了消化内科,我跟消化内科大夫强调注意复查血常规血生化,腹部病情有变化随时跟我们联系。
正月初三这天早上我来医院查房,正好碰见了消化内科医生,了解到那个病人胆囊炎不但没有明显好转现在还合并胰腺炎了,正想要发会诊让我们看看呢,我就直接去了,看了他今天早上刚复查的CT,胰腺水肿渗出明显,胆囊壁明显增厚,周围明显的渗出,并了解到血糖更高了,泵着胰岛素也不好控制。跟家属交代了病情,现在手术是不好做了,万一切不下胆囊只能造瘘了,所以选择了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好在引流效果比较好,感染很快就控制了,半个月以后病人才出院。不过虽然出院了,但3个月以后还要再来医院切除胆囊。
到底胆囊结石要不要做手术呢?以下几种情况建议手术。
1.胆囊结石引起反复发作的胆绞痛或者胆囊炎。
2.胆囊结石脱落,导致胆总管结石或者胰腺炎。
3.胆囊结石没症状但结石较多,或者结石充满胆囊,合并胆囊息肉超过1cm,胆囊壁钙化或瓷化胆囊,合并糖尿病容易形成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等
这种结石是我们胆道外科医生非常头疼的。多数结石患者平时没有症状,常常在体检时被偶然发现,而这时常常已经转化为多发性胆结石。多发性胆结石游离性很高,这些小石头经常随着体位的改变而四处乱跑,容易造成胆管梗阻,诱发急性胆囊炎、甚至胰腺炎,异常凶险。这种情况下有些患者执意保胆,我们是很为难的,因为多发胆囊结石容易复发,即使石头取干净了,胆囊保住了,后期复发我们医生还得替这些小石头“背锅”。所以我们胆石病中心反复提倡一个观点:“切胆要谨慎、保胆要理性”。#健康解密#
胆结石要不要手术,主要看位置!
胆结石要不要动手术,主要看结石的性状和有没有并发症
如果仅仅是查体发现的,结石比较大,可它在胆囊的壶腹不会梗阻胆总管,而且也没有不舒服的症状,那就没有必要做手术。
但如果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或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就需要考虑行手术。如果说胆结石虽然很小,但形状很光滑,在胆囊内的位置容易改变,甚至发生梗阻,导致阻塞性黄疸等症状,这种类型就需要尽早做手术取出。
否则容易刺激胆囊,导致慢性胆囊炎和急腹症,如绞痛等。
对于胆结石,我们一般是根据病人体内胆结石的性质和种类,来梳理肝气,从而缓解症状,改善胆囊收缩功能、帮助排出结石。
一旦生过一次病,特别是一次大病,又特别是家里刚发生了一件大事的时候,就会特别敏感,哪怕只是一点点小毛病,也会纠结半天。
我表侄媳妇,刚体检结果出来,B超结果显示肝内胆管结石,自己上网查了,说是能发展成肝硬化,吓得不得了,赶紧给我打电话,让我帮她看,我给她说没事,我又问俺这医生也说没事,她还是忧心忡忡,还是一直反复问用不用治,有没有事,没事就中,怕给亲人添麻烦。
我表侄17年走了,当时才42岁,我表侄媳妇是18年得了宫颈癌,幸好是早期的,把子宫切除了,也难怪她会害怕,估计每一个有这种经历的人都会害怕。
是不是家里有过啥事就会变得对这种事
特别敏感呢?你身边有这样的吗?友友顺带看看这张单子有没有事,到底用不用治疗。
【妙龄少女胆囊内近百颗结石,针孔保胆手术去除顽石】。
术后复查“胆囊内未见明显结石,胆囊功能良好!”这又是一例针孔微创保胆取石的复查患者。
这个病例是一个女性患者,非常年轻,只有20岁出头,因为体检发现胆囊结石,并且有明显的右上腹胀痛不适的症状,要求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都有非常强烈的保胆意愿,不愿意切除胆囊,因为太年轻!
术前的B超检查提示胆囊还是有功能的。术前的CT检查提示胆囊内未见阳性的结石,考虑是胆固醇性的结石,这种结石的特点就是可以通过药物和饮食习惯改变预防复发。术前的磁共振MRCP下发现胆囊内结石非常多,甚至有大大小小近百颗!
我们给她做了针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症状明显缓解。
今天来术后四个月复查,提示胆囊内未见明显结石,胆囊功能良好!
所以说对于年轻的胆囊结石患者,如果胆囊功能比较好,胆囊壁没有明显增厚,我们倾向于可以首先考虑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因为年轻的胆结石患者保胆意愿更加强烈,尤其保胆成功率较高,复发率较低,所以年轻的胆结石患者更希望可以选择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
#健康解密# #超能健康团# #关注新型肺炎# #健康# #我要上头条#
体检报告拿到手了,仰头长叹,总结了下,原来,时间流逝,除了体重和脸上的皱纹不断增加,还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其他,比如:甲状腺结节,胆管结石,某腺体增生,还有些未知的,还没来及查,看到那报告上的箭头,看到那一两个+,从无到有,有丝丝粲然,回头一想,相比,这不是件幸事!
【患者提问】我爱人今年40岁了,是一名业务员,因为工作原因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去年体检发现了胆囊结石,但是他没有什么症状,平时爱喝点酒,吃肉也比较多,都没有不舒服,请问这种情况需要手术吗?手术怎么做?是切除胆囊还是只是把结石取出来?
【医生解答】近年来随着体检的普及,好多人都查出了胆囊结石,如果没有任何症状可以暂时先观察,不用吃药也不用手术,但以下情况建议手术。1.胆囊结石患者出现了急性胆囊炎,或者因为结石脱落引起了胆总管结石或者胰腺炎。2.结石较大,如果结石大于2cm建议手术。3.胆囊壁局限性增厚,或者胆囊结石合并息肉。4.胆囊充满结石、胆囊萎缩等引起胆囊无功能,留着它就是等着得病了。合并糖尿病容易出现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人类和结石从来不可能共存,你也别想着和不痛的结石友好和平相处!
谈到结石,常听身边人这样安慰自己或他人:“结石嘛,每个人都有,只是分大小,只要它不痛就不用管它。”
当患者被问“有结石是一种什么样的体检?”时,回答也都相似:
“痛的时候分分钟想把它消灭掉。”
“只要它不痛,一切都好说!”
可见结石患者对不痛的结石真的包容心满满!
但事实也如此,相较于结石疼痛带来的痛苦不堪,不痛的结石在生活上给患者带来的影响更少;但也因结石不痛,很多患者在治疗、日常防护、饮食上掉以轻心,从而对不痛的结石造成三个误区:
结石不痛就是不严重?
结石不痛就不用治疗?
结石不痛说明结石已经好了,排出去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机智]
打破误区一:结石不痛不代表结石不严重!
不管是肝胆结石还是泌尿结石,都不可能永远没有疼痛,而结石暂时没有疼痛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1.外来因素未刺激结石疼痛发作;
2.结石较大、移动难度大,未摩擦刺激到器官内壁;
3.结石已经嵌顿堵塞。
大病往往是小问题积累形成,“痛不痛”也并不能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的唯一标准。早期的结石、结晶或许不严重,但结石在体内会日积月累慢慢增长,所以就算体内是小结石、结晶也需要及时干预、控制;若患者一不治疗,二不注重日常防护、饮食,那么加重病情是必然的。
误区二:结石不痛不代表结石不需要治疗!
结石不痛就不治疗已经是很多无症状结石患者的通病,但事实上不管是肝胆结石还是泌尿结石,只要存在就越早排出越好。对于不痛的结石,专家表示:“结石和人类不能共存,不痛的结石才是更可怕的杀手,不会和人类友好和平共处,若不积极治疗,只会在体内默默发展造成更大的危害。”
肝胆结石
小结石易掉落至胆总管,引起梗阻,后期只能采取开刀手术;
结石在胆囊内长期摩擦胆囊壁使胆囊壁增厚,甚至穿孔坏死,导致胆囊功能受损、萎缩;
结石一旦嵌顿、胆囊里胆汁流不出去,使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膨胀,胆囊排出胆汁使胆囊剧烈收缩,引发胆绞痛,影响日常生活工作;
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壁引起胆囊炎症、导致黏膜上皮的异常增生,可能会导致胆囊恶性病变;
若结石掉落至胆管内造成胆汁反流,很容易导致急性胰腺炎和继发胆管结石;
正所谓胰胆难分、肝胆相照,胆囊受到损害也直接造成肝脏损害、肝脓肿、肝功能受到损害。
泌尿结石
影响肾功能甚至尿毒症:结石长期存在而不治疗会导致结石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停留,引起尿路梗阻。尿路梗阻后,梗阻以上的输尿管和肾盂就会扩张、积水,影响肾功能,堵塞时间长了,可使整个肾脏功能丧失;
尿路感染:结石含有很多病菌,对于感染性结石而言,结石还充当了细菌的保护伞,如果任由结石长期存在体内,就会引发感染,而肾积水继发感染后可形成肾积脓,严重的尿路感染还可能造成败血病,威胁人的生命。另外,尿路感染又可使结石迅速增长。
胆固醇 公务员体检(公务员入职体检胆固醇高)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胆固醇 公务员体检(公务员入职体检胆固醇高)、胆固醇 公务员体检(公务员入职体检胆固醇高)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