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认识面试——面试的基本形式
结构化面试是指面试的内容、形式、程序、评分标准及结果的合成与分析等构成要素,按统一制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的面试。根据对职位的分析,确定面试的测评要素,在每一个测评的维度上预先编制好面试题目并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面试过程遵照一种客观的评价程序,对被试者的表现进行数量化的分析,给出一种客观的评价标准,不同的评价者使用相同的评价尺度,以保证判断的公平合理性。在结构化面试中,考官的人数必须在2人以上,通常有5~7名考官。考官的组成一般也不是随意决定的,而是常常根据拟任职位的需要按专业、职务甚至年龄、性别按一定比例进行科学配置,其中有一名是主考官,一般由他负责向应考者提问并把握整个面试的总过程。面试考场的布置也是很有学问的,就考官与应考者的位置安排来说,通常就有如下几种模式:
A为一种圆桌会议的形式,多个考官面对一位应考者;
B是一对一的形式,考官与应考者成一定的角度而坐;
C是一对一的形式,考官与应考者相对而坐,距离较远;(常用)
第二,熟悉面试基本题型以及答题思路
结构化面试中的测评要素:
1、综合分析能力
主要的问法有“你怎么看”、“你怎么理解”、“你的看法/感受/认识/感悟”
例题:近日,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刷爆荧幕并且豆瓣评分已达9.3分,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吸引了大家的关注,尤其当下的年轻人。对于“国宝”大热,请谈谈你的想法。
答题思路:节目大热的原因-大热带来的影响-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2、计划组织能力
主要问法有:“你会怎么组织”、“如何保证调研的有效性”、“你会如何开展”等
例题:当前在大城市工作的青年人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某创业园区现打算组建青年俱乐部,促进园区内青年人的交流,如果领导将此事交由你负责,你会怎么做?
答题思路:目的-调研部署-筹划建立=运营完善-宣传推广-跟踪反馈
3、应变能力
主要问法:“你会怎么办”
例题:单位请专家来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培训报名的人数偏少,但当天出席人数陡增,原定教室无法容纳,你询问来报名的人员可否退场,他们都说希望参加,你怎么办?
答题思路:稳定局面-补充条件-替代方案-总结预防
第三,强化实战。
面试不同于笔试,仅仅掌握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需要强化练习。所以,同学们应该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之余,加强练习,才能在真正面试的时候成功应对。比如组织自己的同学作为考官,听听自己答题,也给自己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要不断地练 自己录 自己听 找出自己的毛病(如老打迟钝 口头禅 )或者找同学组织一场面试模拟,然后多学多思考丰富自己的储备,脑子里有东西才可以答的漂亮
练习思考速度,这和知识储备有很大的关系,同事在练习时慢慢脱离草稿,草稿只写提纲、关键字、句 要边答边思考
建议大家找人陪练 别人最能看出你的问题 也可以找找相关视频学习一下
放稳心态 不要怂 你要在考官面前表现得举止端庄丝毫不慌 印象分也很重要!
加油 你可以的 冲冲冲
事业单位面试也需要知道很多的理论知识,在进行实践训练之前要有理论做铺垫,教材我用的《中公面试全真教程》,中公的教材挺不错的,书上对面试的每种题型的特点和答题要点讲解很清晰,看这本书主要是对面试有个基础的了解,想要有提升还是得自己开口训练。
面试想要拿高分《胡子晴事考面试80题》一定要听,老师总结的答题思路是落到实际、切实可行的对策,掌握住后再加点个人特色,答出个高分回答是没啥问题的。跟着老师掌握住站在政府立场处理事业单位事情的思路,回过头补充完善点素材,课下多找真题实践应用答题思路,考试80+上岸还是稳的。
网课上的真题量是有限的,还是要买一份真题册《中公面试真题详解1000道》,这里面都是真题,答案讲的一些答题技巧也很有用。考试想高分还是要多训练,把这本真题册练习一边,答题思路记熟练,心里有底气,面试也不容易出问题。
1.转变思考方式
学习新的答题思路是转换思考方式的重点,这部分训练只有跟着老师学习,自己训练没有章法,有老师的引导转换思考方式效果更明显。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网课看完之后记住老师讲的思路,自己做真题的时候有意识的用上,刚开始看到题目的时候脑海里第一秒肯定还是之前的思路,解决方式是把老师讲的思路记在笔记本上,做题的时候看着做,之后再脱离笔记本,靠自己的脑子。
2.不要停止输入
事业单位面试除了有观点之外还要有内容,观点是看个人的思考深度,内容是看个人的只是宽度。特别是面试里面的综合分析题,这对个人知识储备要求还挺高的,别人分析的头头是道,有论点有论据,到自己的时候说出一个论点之后没内容了,这样的答案给人的感觉很虚,好像很有道理,但是没有依据,说服力太低了。
面试备考有很多输入信息的渠道,临时培养阅读的爱好已经晚了,只有考其他渠道弥补,主要是用手机看,包括公众号、app、交流群等。
公共号我看的比较多的是中公,教材江苏事业单位综合分析考什么是他家的,公众号也看的比较多,个人觉得还是多看一些,不同的机构对同一个问题的分析角度不同,不管哪种角度都看一下,只要是避免自己一直看一个角度固化,多看保证每天都有不一样的东西输入。
手机APP看人民日报,看人民日报上的内容相当于看政府做事,对很多事件的分析角度都很官方,很多观点是自己完全想不到的,文章下面网友的评论和分析有很多也很专业,还有很江苏事业单位综合分析考什么多专有名词,记住一些比较专业的内容,考试的时候偶尔加上一两个,内容专业度直接江苏事业单位综合分析考什么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