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报考事业编制上岸难,并非成绩惹的祸,资深员工说明原因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组关于当下中国青年失业率的统计,统计中显示,有18.2%的16—24岁的毕业生处于无业或失业状态。
当下青年劳动力无法顺利进入职场,不仅仅是因为个人原因,更重要的是当下学生就业的大环境所导致的。由于疫情所造成的不稳定,能够为毕业生们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也越发有限。

据统计,即将到来的2022年毕业季,将会有1000万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显而易见,不少学生为了谋求稳定的落脚处,想利用应届生的身份拿下公务员考试,但是公务员岗位对毕业生来说,处于一个“狼多肉少”的尴尬局面,于是不少学生又把目光转向了事业编。

大学生报考事业编制上岸难,并非成绩惹的祸
由于学生对于事业编制知之甚少,一腔热血最终沦为陪跑。经相关统计表明,在每年的事业编制考试中,有将近9成的大学生会被淘汰,甚至还有一些研究生,最终也会沦为陪跑,“毕业即失业”的状况几乎每一年都在上演。
按理来说,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多的学生在考编的环节中被淘汰呢?这其中包含着很多复杂的原因。

事业编制不同于公务员,其专业划分细致,不符合要求的学生很多。很多尝试过报考事业编制的学生应该有所了解,事业编的岗位虽多,但是专业方面划分也很细,很多岗位都需要有相关的专业证明才能够参加考试。
但就这一点来讲,很多学生就丧失了报考事业编制的机会。当然,事业编制也有不限制专业的岗位,可是为什么仍然会有学生遭到淘汰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下一个问题——竞争人数多。

报考事业编制的学生逐年增加,有效岗位供不应求。通常来讲条件宽泛,地理位置比较好的城市的事业编制更受学生们的欢迎,如此一来,便出现了很多学生争相报考同一岗位的情况。
报考的学生数量增加,但是岗位需求量却没有变化,这就导致在考试过程中,只能够个别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才能够获得面试的机会。而在面试过程中,还会在淘汰一批学生。毕竟用人单位也是在优中选优。

部分岗位对经验有要求,应届生就此无缘。事业编制中存在的很多技术岗位,这些岗位都需要有相关工作经验加持,而对于初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从报名之处初,就失去了资格,这一要求,就连刚毕业的研究生也不能幸免,除非有过相关的工作经验。
还有很多关于户口、背景等诸多原因,这些都是导致大量大学生被淘汰的原因,所以学生在报考事业编制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有关信息,争取一次通过。

大学生在报考事业单位时,这些条件要注意
首先,检查好岗位的专业要求,明确报考方向。对于一些技术性岗位,比如说电子信息技术、法律等,这些岗位对专业的要求非常高,其他专业的学生不能够参与报考。这些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尽早做好打算。

其次,学生在校期间要夯实自身的专业基础,完善专业能力。无论是事业编制还是社会上其他的工作岗位,专业实力强的学生在就业中就是有很大的优势。夯实专业基础,不断提升实力,才是择业就业的根本方向。
对于大学生来说,虽然事业编制竞争激烈,但是相比较于公务员考试还是容易很多的,只要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岗位,认真准备,成功上岸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校园一直是学生们的象牙塔,即将迎来毕业独当一面,同时面对如此高压的竞争环境,学生心理难免会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这个时候就更需要学生们学会稳住心态。
多和家长老师进行沟通,释放自己的不安。学生需要学会释放自己的心情,在不安和焦虑的时候,和家长老师进行有效沟通,能够有效的达到放松,并且再能够获得鼓励的前提下,学生们可能会对挑战更加充满动力。

积极面对就业形势,广泛撒网重点培养。既然是找工作,学生们就必须要学会接受被拒绝。在找工作时,学生可以多投简历,对自己感兴趣的和有意向录用自己的单位做重点准备,以增加成功就业的概率。

俗话说的好:不打无准备之仗。无论是从事哪一份职业,学生们在前期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关键时候才能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
今日话题:关于应届生就业,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发布·(2022-08-25 08: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