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时政热点:吉林省考试热点:2022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最新考时事政治考点、重点:本文《最新时政热点:吉林省考试热点:2022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包含最新时事新闻、重要会议、系列讲话、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_时政评论,更多时事政治请查看:时事政治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24日在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省长 韩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主要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吉林振兴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省各族人民共祝党的百年华诞,与全国一道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的新征程。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严峻形势,面对诸多前所未有、前所未遇的困难挑战,全省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紧扣“两确保一率先”目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坚实稳健、成效显著,实现了“

时事政治必考题

十四五”良好开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5.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内生动力持续增强,营商环境显著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迅速打赢通化、长春、松原和吉林市输入性疫情阻击战,有效阻断多轮疫情传播风险,疫情形势持续保持平稳,为经济社会发展抢得先机、赢得主动。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和跨周期调节,密集打出政策“组合拳”,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全力稳定工业经济运行。全面推行产业“链长制”。出台重点企业稳增长帮扶方案,推动422户骨干企业开足马力释放

公共基础知识时事政治

产能,帮扶降幅较大企业纾困发展。利用19.33亿元失业保险结余基金支持946户企业稳岗发展。全力打好“芯片攻坚战”,专班支持一汽解决“缺芯”难题。及时打响“煤电保供攻坚战”,“五路并进”保供煤,“三侧发力”保用电,“四级统筹”保供热,全力保障生产生活用能。通过艰苦努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全力抓项目扩投资。全省春季项目集中开工较往年提前近一个月。组建省政府重点项目工作专班,省级领导牵头推动20个重大项目,省市县三级项目中心常态化调度。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13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886亿元、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126亿元。“大水网”工程、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长春至通化高铁等重大项目获得国家批准支持。长春都市圈大环线、查干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试点工程、中部城市引松供水二期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沈白高铁全线开工。白敦高铁建成运营,长白山风景区接入全国高铁网。建设8条高速公路730公里。长白山机场扩建工程落成。随着一大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全省投资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增速居全国第4位;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4%,2020年、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较2019年高出46.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恢复速度居全国第1位。全力促进消费复苏。开展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调研大会诊大培训,实施20个现代服务业工程,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61.2%。精心组织首届“9·8消费节”等促销活动,全省精准投放消费券促销活动资金5.76亿元。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新电商大会,新增4个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示范县,新建成41个县乡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网络零售额增长23.9%。加快发展寒地冰雪经济,举办“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系列营销推广活动,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大力发展冰雪旅游,建成54个滑雪场、279条雪道,日最大承载量10万人次,滑雪接待规模全国最大,我省冰雪产品关注度、销售额居全国冰雪市场榜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分级培育一批精品

公共基础知识时事政治

村、精品民宿、精品线路,开展“醉美吉乡”推广提升行动。5个县市荣获2021中国最美县域,数量全国第一。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37.6%、29.5%。
    二是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万亿级现代汽车产业,举全省之力支持一汽创建世界一流企业、长春建设世界一流汽车城,出台27条措施支持汽车产业发展。一汽集团采取超常规举措,全力保全年生产任务,排产向省内倾斜,全年营业收入7070亿元,居全国制造业企业第2位,省属口径整车产量242.1万辆,占总产量的72.4%,实现产值4551亿元。一汽奥迪新能源汽车项目获得国家批准即将开工建设。红旗20万辆新能源繁荣工厂建成投产。启动“旗E春城、旗动吉林”项目,首批红旗新能源换电汽车上线运营。红旗品牌汽车产量达到31.9万辆,增长52.3%。设立“吉林省汽车产业创新日”,一汽-大众新技术开发中心落成,一汽解放J7整车智能工厂落成投产。大力推动汽车产业配套回归,玲珑轮胎一期等一批配套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进石化产业由原料型向材料型转型。全力推动吉化120万吨乙烯转型升级项目落地。加快建设20万吨碳纤维全产业链项目,吉林碳谷公司原丝产能达到6万吨,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加快建设医药强省,做大做强中药、生物药、化学药等9大板块,建设3000万元以上医药产业化项目130个。打造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11个省级优质道地药材科技示范基地。大力培育生物制药领军企业,加快推动创新品种投产上市。国药长春新冠疫苗一期项目仅用95天就建成投入使用,年产能24亿剂,规模居全国第2位。加快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提升轨道交通制造业整车集成、关键部件和检修运维全产业链能力,新型奥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上线京张高铁。国产雪车装备正式交付国家队,雪板打蜡车亮相北京冬奥会,核酸检测车投入疫情防控。联合攻关免耕播种机研发与制造。培育壮大光电信息产业,围绕产品设计、软件开发、信息服务、智能制造等领域,加快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集成创新体系

公共基础知识时事政治

。“吉林一号”在轨卫星达到31颗,长光卫星公司成为东北地区唯一的“独角兽”企业。全力打造国家级新能源生产基地,积极构建新能源“生产、消纳、传输”产业链条。“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全面开工,全省新能源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在建及并网项目容量相当于近10年总和。敦化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安图、汪清、和龙、靖宇、敦化(新增2个选址点)、通化共7个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抽水蓄能选点规划,装机规模920万千瓦。启动建设白城、松原两个“绿电”园区。“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建设取得新进展。风机和叶片制造、制氢、储能等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在我省加快集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6%,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我省振兴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sydw.cn/shizheng/90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