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2023年500字:让湿地成为城市亮丽“名片”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最新考时事政治考点、重点:本文《时事评论2023年500字:让湿地成为城市亮丽“名片”》,包含最新时事新闻、重要会议、系列讲话、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_时政评论,更多时事政治请查看:时事政治

  
    
    半月谈评论员 邓楠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正在举办,25个城市新晋“国际湿地城市”。至此,全世界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中国有多

最新时政新闻热点事件

达13个,数量居全球第一。在世界人口半数以上居住在城市的分布格局之下,以“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这场盛会,将城市湿地保护提至全球重要的生态话题之一。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因天才,就地利。”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管子》等著作论述

时事评论怎么写

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提出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与自然密不可分的观点。纵观数千年的城市化进程,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显著而深远。湿地,这一名词虽然尚显“年轻”,却早以自然世界形成至今始终相随的存在,成为城市构成不可或缺的元素。
    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

2023时事热点新闻评论及点评

生。如果说水是城市的命脉,延续城市的生命、丰厚城市底蕴;与海洋、森林并列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的湿地,则是城市的基底,在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融入城市的方方面面,为绘就生态宜居的城市生活画卷添上绚烂的色彩。
    在我国加入《湿地公约》的30年时间里,许多城市因湿地保护而大放异彩。从寒温带到热带,从东北平原到西北沙漠边缘,从西南腹地到广袤中部、南方岛屿,哈尔滨、银川、武汉、海口……这些湿地上的城市以湿地修复与保护为契机,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样本”,既还湿于鸟,亦还绿于民。
    
    湿地与城市,在和谐共生中相得益彰。水鸟与人类的自然生境共同向好、丰富的生物种群不断在城市湿地中被发现、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渠道更为畅通、社会生产的绿色化愈发显见,候鸟翩跹、沙鸥翔集,成为城市新的景观。
    润雨无声生万物,泽川不言纳百水。当保护与修复湿地,成为城市管理者与都市居民共创美好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自觉之举,湿地自然会还城市一片更富饶安居的沃土,并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sydw.cn/shizheng/89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