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公务员考试合格线(甘肃公务员考试命题)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最新考试信息:甘肃公务员考试合格线(甘肃公务员考试命题),包含报名时间及入口、考试时间、笔试内容等信息,更多公务员考试请查看:公务员考试

  今天给各位分享甘肃公务员考试合格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甘肃公务员考试命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甘肃公务员考试合格线

2、甘肃公务员考试命题

3、甘肃公务员考试命题大纲

4、甘肃公务员考试咋报名

甘肃公务员考试合格线

公务员考试分数线根据地区和岗位的不同,分数线会有所区别。

1、报考市(地)、县(区)级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9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50分。

2、报考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10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60分。

3、给予政策倾斜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

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15个省区市)市(地)、县(区)级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8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45分。

4、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定向招录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8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45分。

5、非通用语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8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45分。

6、特殊专业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8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45分。

7、银监会、证监会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公共科目分数线按照职位所属层级划定,且专业科目考试不低于45分。

今年划定合格分数线时,既考虑到新录用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又兼顾了不同职位层次对公务员能力的不同要求,对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和市(地)、县(区)级职位采取了分层划线的方法,同时对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

扩展资料:

考试流程

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流程:

1.浏览报考信息(考试公告、考试大纲、职位条件一览表)

2.选定职位(专业上有疑义,可咨询所报单位)

3.开始网报

(1)登陆网报网站及页面

(2)填写报名信息并上传照片

(3)等待审核

(4)审核通过后网上缴费

(5)报名成功

注:当下大多数省市均采取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直接打印准考证,现场确认报名的方式。

考试方式

各个地方的考试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都有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各有不同,北京、山东、浙江、上海和广东等省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要报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同学要注意查阅当地政府公布的招考简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当下就公务员考试改革的趋势来看,倾向于向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靠拢。

笔试

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以前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通知。从2006年开始,A、B类都要考一样的科目,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只不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别命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按中央机关招录职位区分为三类,在考试内容和招录政策上有所区别: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

◆市(地)级以下直属机构

◆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单位)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确定,专业科目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需要设置。

面试

面试比例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一般有3:1、4:1、5:1三种,只有通过笔试后,按录用人数与面试比例确认笔试成绩排名前几位的才有面试资格,进入面试关。

面试改革

2024年的公务员面试中,湖南实行省市县乡四级联考集中面试。在面试进行前的半小时,考官、考生分别“抽签”决定考场,考官100%异地交流。面试过程中考生不准透露自己的名字,仅交代考号。考生考完后当场宣布成绩,用公开透明的方式杜绝一切“猫腻”[6]?。

体检和考察

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结束后,将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的人选。

录用

拟录用人员由招录机关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从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合格的人员中综合考虑,择优确定。2024年,湖南公务员面试考完当场宣布考生成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务员考试

甘肃公务员考试命题

是联考。 联考多数时间用来指代我国公务员招录制度中的一类考试:公务员联考。公务员联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共同举行的、统一考试时间、统一由国家公务员主管部门命题的公务员“联合考试”。 公务员联考: 据统计,山东、福建、重庆、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等5省份相继发布信息,明确2023年4月13日进行笔试。根据往年情况判断,预测今年4月联考时间也在4月13日,简称413联考。目前,黑龙江、内蒙古、云南、贵州已经发布公告。 黑龙江省413联考于2023年的2月26日至3月5日报名,未发布公告的省份预计3月上旬发布公告,并开始报名,4月13日统一考试,敬请广大考生关注考试时间,合理备考。 2023年上半年公务员联考时间为4月21日,全国共17个省份联合举行。山西、辽宁、黑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四川、重庆、云南、西藏自治区、陕西、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加联考。 2011年上半年公务员联考时间为4月24日,福建、云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广西、河北、海南、山东、山西、天津、湖南、辽宁、宁夏、贵州、湖北 和四川等省市统一参加联考。

甘肃公务员考试命题大纲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根据甘肃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发布的历年甘肃公务员考试大纲推测,预计2016年甘肃公务员考试大纲参考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甘肃公务员考试网根据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整理了甘肃公务员考试大纲解读行测部分,祝您成功!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稳定 延续国考“风格”

大纲内容: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中公深度解读:题型限定于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三种,在命题形式、命题思路上将延续国考风格,即依然侧重于考查考生对文段主旨观点的整体把握、对特定语境词语适用的精确度、对前后分句间逻辑关系的敏感性。

提分策略:

1.活用真题,做到心中有数。真题时最好的复习资料,尤其是近三年的考试真题。通过揣摩真题,考生能够对出题者的出题思路、文章的难度系数、材料类型、陷阱设置等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2.搭建知识体系,巧用技巧,提高速度。掌握相应题型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效率。如阅读理解中的关键信息识别法、逻辑填空中的找对应关系、语句表达中的几大原则等。

3.广泛阅读,做好积累,培养语感。首先将国家公务员考试近五年常考实词和成语作为识记和辨析的对象,并将其用到实际的语境当中;其次要多读文段,培养语感,提高阅读和理解的效率。

数量关系——学好数学运算将成为行测得分最大保障

大纲内容: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中公深度解读:数字推理虽然继续出现在考试大纲中,但在国考中已连续三年未考,2015年度国考数量关系部分极有可能依然只有数学运算一种题型。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会很多,依然是行测获取高分的最大障碍。

提分策略:

1.夯实解题基础,抓住重点题型。如计算问题、行程问题、排列组合问题。

2.掌握最基本的快解方法。如代入排除、不定方程、特值应用等。

3.实战快速提升。勤于练习,举一反三,有意识地培养运算直觉,这是解决数学运算问题的核心所在。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是拉开行测分差的关键题型

大纲内容: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中公深度解读:从近年考试情况来看,各部分考点稳定,题量时有调整,解答此部分试题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分析推理能力,也需要极大的耐心。其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的试题阅读量较小,相对难度要低。逻辑判断的备考难度更大,是行测拉开分差的关键题型。

提分策略:

1.图形推理:必须熟知常见的图形推理规律,位置特性考查占比较重。此外,还要掌握各种图形推理题型的解题思路,理解特征图形定位法、求同求异分析法等简单实用的解题方法。

2.逻辑判断:要重点把握可能性推理的六大题型(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结论型、评价型和解释型)及各自的解题方法,特别是加强型、削弱型和结论型题目。解可能性推理题,不仅要对题干论证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其中的关键词来分清论点、论据以及题干的论证方式,还要准确辨别选项间的加强或削弱程度。而必然性推理,考生要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选取快速有效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3.定义判断:应重点学会分析所给定义的要点,可通过题干的关键词快速定位要点信息如主体、客体、目的、手段、结果等,有时还需要对要点进行适当的归纳,最后将选项与题干定义进行比较,特别要注意题干的提问方式。

4.类比推理:重点把握常见的词项间关系,如并列关系、条件关系、描述关系等;注意分析词项间的复杂关系,比较选项间的细微差别,适当采用遣词造句法和纵横对比法来快速准确地寻找词项间的逻辑关系。考生在复习时不仅要关注两项式,还要多练习三项式和填空式。

资料分析——时有创新 掌握答题技巧是提速核心

大纲内容: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深度解读:从近年的考试真题来看,材料分析难度加大,在考查方式上时有创新。尤其注意资料分析中的计算,其特点是——既不是完全不算,也不是完全死算。技巧是提速核心。

提分策略:

1.锻炼速算能力。鉴于资料分析计算量大、时间短的特点,考生应加强速算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解题。

2.提升阅读速度,学会快速列式。在平时的训练中,考生要有意识地提升阅读速度,读懂材料中概念和数据间的关系,并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准确列式。

3.扩大知识面,理解常考概念。常考的同比增长、比重、百分点等计算型概念和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进出口贸易等专业理解型概念,以及增长问题与其他概念的结合,都需要完全弄懂。

常识判断——考查题量稳定 维持在20-25题

大纲内容: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深度解读:从近来年的考试真题来看,常识判断部分的题量比较稳定,基本维持在20-25道左右。预测文化、生活方面的知识依旧是考查的重点,作答本部分试题需要日积月累的知识储备和培养对时事政治的敏感度。

提分策略:

1.时政突破要点。关注当下时政热点,深挖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出题点,找到教材对应知识点去熟记。

2.理解突破难点。常识看似简单但范围太宽泛,尤其是科技生活、人文历史等学科,考点范围难以把控。但针对大家普遍比较头疼的哲学、法律而言,下功夫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原理知识,不管题型如何变化,总归万变不离其宗。

3.专项巩固。针对自己的薄弱学科,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项训练,以巩固基础。

4.保持手感。每天要坚持做一部分常识判断的模拟试题,以保持做题感觉与速度。

在国考相对稳定和成熟的今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形成了稳定的考查内容,命题思路也必然在延续中创新发展,所以接下来,广大考生要好好把握这段宝贵的复习时间,努力掌握考试的核心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实战作答能力,实现成绩的飞跃。成功总是留给准备最充分的人的。中公教育祝你们成功!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甘肃公务员考试咋报名

2023年甘肃省公务员报名时间为2月26日-3月4日。

·????甘肃公务员考试报名流程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进行,程序如下:

1.提交报考申请

报考人员登录甘肃组工网,进入报名系统,先进行用户注册,注册时必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并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注册完成后,上传经“照片审核处理工具”软件审核并自动生成的照片。报考人员必须使用有效居民身份证进行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必须一致。

2.网上资格审查

各市州考录办和省直招录单位负责网上资格审查工作。

3.查询资格审查结果

考生于规定时间内登录甘肃组工网,查询本人是否通过资格审查。报名期间,已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

4.报名缴费

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登录甘肃组工网报名系统进行网上缴费。考生缴纳报名考试费150元。未按规定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

5.报名信息修改

为确保考录的严肃性和公平公正,报名期间,报考人员仅可申请更改填写错误的两类信息:一是报考人员姓名中明显的错别字,主要指同音字、形似字等;二是报考人员身份证号码中不涉及出生年月的个别错误数字。其他报名信息不得更改。报考人员申请更改报名信息,须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并填写《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

6.网上打印《准考证》

考生在报名确认和缴费成功后,于规定时间内(一般笔试前一周),登录甘肃组工网报名系统下载打印《准考证》,并妥善保管,以备后续各环节使用。笔试、面试、体能测评、体检等各环节无《准考证》的,视为自动放弃。


甘肃公务员考试合格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甘肃公务员考试命题甘肃公务员考试合格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扫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入编”,更多事业单位考试资料免费推送给大家

事业单位考试网

 

标签: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sydw.cn/gwy/300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