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公务员考试的细则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公务员考试的细则是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公务员考试的细则是什么 ♂
具体报考条件如下: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扩展资料:
公务员的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人员,在地(市)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截止时间为2023年10月底。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国家公务员报考条件
公务员考试的细则是啥 ♂
您好,中公网校为您服务。公务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76年10月15日至1994年10月15日期间出生),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1年10月15日以后出生);(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四)具有良好的品行;(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报考公务员流程:公务员考试录用包括发布招考公告、报名与资格审查、笔试(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考试)、面试、考察与体检、公示、审批或备案几个环节。公务员考试的细节判断 ♂
对于细节判断型题目问法一般来说常见以下几种:
根据原文,下列选项描述/叙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选项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下列选项与原文(不)相符的是
2、将选项代入原文进行选项与文段的比对
(1)正确选项:原文原话;同义转述(原文相似句);合理推断
(2)错误选项
无中生有:文段中本身没有涉及到一些内容或概念,但在某一个选项中突然被提及,在原文中查到不到任何依据来源的选项,一般都属于无中生有。
正话反说:选项中将作者本身的意图完全以相反的方式展现出来,有悖于作者的观点或内容。
混淆范围:通篇行文的描述中,存在非常明确的一切范围。而在个别选项的表述中,被扩大或者缩小该范围,那么就属于混淆范围。
混淆条件:当选项中出现了一些假言命题的关键词,在描述充分条件或者必要条件的时候,有可能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发生了混淆。
混淆时态:主要指时间上发生了变化,将已经发生的说成未发生的,将没有实现的说成已经实现的,这种设错一般会出现在题干中涉及到年份、朝代或者表示时间的地方。
强加因果:一般是把题目中所说的两种事物强加了因果关系,题干中只是单纯的提及A和B,而选项中却成为了A导致B。
偷换概念
将题干中的一些词语偷换成一些相似的词语,通过改变概念的适用范围或者修饰语等使其内涵发生变化。
(3)判断选项
绝对表述:原句是则正确,反之则错误。一般来说,命题人基于正确选项的科学合理性,会尽量避免出现绝对化表述成为正确选项的情况,但也不能理解为出现绝对化表述必为错项的错误理解。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细节判断解题技巧小编就说到这了,希望考生在考试的时候可以应用,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公务员考试的经济学包括 ♂
国家公务员经济学类包含专业如下经济学类包括经济学(旧专业为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农业经济(部分)、工业经济、贸易经济、运输经济、劳动经济(部分))、国际经济与贸易(旧专业为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工业外贸)、财政学(旧专业为财政学、税务)、金融学(旧专业为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保险、投资经济(部分))、国民经济管理、贸易经济、保险、金融工程、税务、信用管理、网络经济管理、体育经济、投资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海洋经济学、国际文化贸易、经济与金融,金融专业属于经济学类,如果招考公告和职位信息表,没有严格限制专业名称,那作为同类别里的专业。
公务员考试的细则是什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的细则是啥、公务员考试的细则是什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