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公务员考试数量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公务员考试数量数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公务员考试数量提
公务员考试数量提 ♂
数量关系部分主要有两种题型:数字推理和数字运算。 数字推理包含:等差数列及其变式;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等比数列及其变式;平方型及其变式;立方型及其变式;双重数列;混合型数列;一些特殊的排列规律等类型。对这 几种题型解题方法如下: (1)观察法。这种方法对数字推理的所有题型(较简单的,基础性的)均适用。观察法对考生的要求比较高,考生要对数字特别敏感,这样才能一眼看出题目所属的类型。 (2)假设法。在做题之前要快速扫描题目中所给出数列的各项,并仔细观察、分析各项之间的关系,然后大胆提出假设,从局部突破(一般是前三项)来寻找数列各项之间的规律。在假设时,可能一次假设并不能找到规律,这就要求考生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并迅速改变思路进行第二次假设。 (3)心算要多于笔算。笔算因为要在纸面上进行,从而会浪费很多时间。 (4)空缺项突破法。大体来说,如果空缺项在最后,要从前往后推导规律。如果空缺项在最前面,则相反。如果空缺项在中间,就需要看两边项数的多少来定,一般从项数多的一端来推导,然后延伸到项数少的一端来验证。 (5)先易后难法。考生或许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在做简单题时,考生有时突然就有了难题的思路。同时这种方法还能激发考生临场发挥的潜力。 数学运算包含:比例分配问题;和、倍、差问题;混合溶液问题;植树问题;预算问题等十余种。对这十余种题型解答的大体解法笔者亦总结如下: (1)凑整法。这种方法是简便运算中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利用交换率和结合律,把数字凑成整数,再进行计算,就简便多了。 (2)基准数法。当遇到两个以上的数字相加时,可以找一个中间数作为基准,然后再加上或减去每个加数与基准数的差,从而求得它们之和。 (3)查找隐含规律法。考生需记住,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题目,几乎每一道数学运算题都有巧妙的解法,这些解法就是隐含的规律。找到这些规律,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归纳总结,举一反三法。考生在做模拟题时要充分做到归纳总结。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做到举一反三,增强必胜的信心。 (5)常用技巧掌握法。掌握常用的解题技巧,如排除法、比较法等等。熟练掌握这些客观题解题技巧会帮助考生快速、准确地选出正确的答案,从而提高答题的效率。
公务员考试数量数资 ♂
数量一定要放在最后做或者蒙,资料分析是最大的得分点,不能放弃。通常经过大量练习,多数人20道题可以达到最少错一个,最多错三个的状态,时间可以压缩至30 35分钟。资料分析题型比较固定,只要公式用对了,正确率容易保证,且计算步骤不是太多,熟练以后,做题是既快又准。如果您做资料分析时候,时间还是不够用,怎么办?这里说点小技巧,我们知道资料分析有四段材料,每段材料五个问题。第五个问题一般都是让你根据文中材料选出哪个答案是正确的。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按顺序做,哪个对选哪个。可是考场时间紧迫,我们一定要找到技巧再去做题。首先你觉得出题人会把正确答案放在A选项吗?不可能,那样就太简单了。你只算了一个,就对了,没有出题的意义了,所以我们可以按照CDBA的顺序去做题。通过大数据分析,CD两个选项作为正确答案的概率最高。如果你没时间去一个个做,那么这四段资料里的最后一问请都蒙C或者都蒙D。这样肯定是能蒙对的,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千万注意要选什么都选什么,不要CD混着蒙,这样有可能一个也蒙不对。
数量关系这种题型属于费力不讨好的题型,有可能你算了半天,还算错了,或者公式没记对,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所以只给自己留六七分钟的时间做数量,挑几个简单的做,其他的就蒙吧。(小贴士:至少留十分钟时间涂答题卡)
最后奉上我做题的顺序,供您参考。
常识——言语——资料分析——逻辑判断——数量——涂卡
我是一次上岸的,来说下我的真实经验。因为我的数学不太好,复习时间也不长,出了月子开始复习备考的,基本四十多天的时间,所以我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言语,判断,资料分析三个板块的正确率尽量保持在百分之八十,常识复习的范围太大了,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所以就拼自己的知识储备了。数量分析我是选择放弃的,考场直接涂卡了,卡还是要涂的哈,蒙也有可能对的。最终是笔试第一。
当然这个事儿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看你报考职位的竞争程度的。要是别人都能做完而且质量高,那你放弃哪块也不行。
还有特别提醒不要放弃资料分析,这块是看起来难,其实你找些课程学一下技巧,然后坚持每天练习,这块提分特别快,正确率也高,真的是拿分的好地方。所以不建议放弃资料分析。
公务员考试,特别是行测考试, 在考场上的时候,如果实在做不完题目,确实可以放弃自己不会的,抓住自己的得分点。
但请注意,这里我说的是在考试中,实在没有办法了,才可以战术性的放弃,某些题直接靠蒙。比如说数量,全选某一个选项(个人建议一定要只选一个选项),保证不留空白,在概率上也可以得到一定分数。 事实上这样的战术也是成功的,能够得到一定分数。
但在平时复习备考的时候 ,哪类题目都不能放弃,而恰恰相反 平时在复习的时候,哪类题目不擅长,是丢分的项目,才是你重点复习突破的地方。
这就是 “木桶效应” ,决定你能不能考高分,是你自己要去补齐自己的短板,而不是一直复习自己平时得分效果还不错的题目,比如说言语类题目,你一定要走出自己的“ 舒适圈 ”,这个很重要。
资料分析作为公务员考试的最后一个大题,一般是四个小题,资料分析是你得分的一个很好的突破点,为什么这么说呢:
总的来说, 公务员复习备考时, 在战略上一定要重视考试的每一类题目, 在考试中,可以利用一些战术性的放弃和技巧,最大程度的提高自己的得分能力。
公务员考试的行测,建议你放弃数量和资料分析的人,是害你的。
公务员考试的笔试,行测占比一般有三种情况:60%、55%、50%,比申请占比持平或者略高,可以说, 公务员笔试,得行测者得天下。
以公务员省考125道行测题为例,共5大版块。数量一般为10题,资料分析一般为15题,一共是25题,按很多省份的每题分计算,占比是20分。
除去这20分,还剩下80分,常识一般人只能对一半的题,要损失10题*分,剩下的语言和逻辑共64分。 下面云杰老师来做一个假设 :
1.数量和资料分析蒙答案,正确率50%,得10分;
你的行测总分=10分+8分+
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假设,一般来说蒙的答案不可能达到50%的准确率,而且,你的语言和逻辑也不可能达到85%的正确率。
其实,数量和资料分析并不难,难的是比较费时,只要有时间,你都可以做得对。
关键就在于提高答题速度,为数量和资料分析节约时间。
云杰老师建议,要压缩常识和语言的时间,30-35分钟内,完成常识和语言两个版块,节约的时间用来做资料分析和数量。
只有不放弃任何一个版块, 行测才有可能得到高分。
很乐意回答您这个问题。公考笔试,资料分析,是真的不可以放弃;数量关系,是真的可以放弃。
一位朋友,今年国考行测76分,放弃数量关系和常识;今年苏考行测78分,放弃常识。
我相信大部分考生对于数量关系在考场上都是全蒙b或者全蒙c,还有的在B、C之间纠结不安的。很多人应该会听过大机构的网课,当然我也听过,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那位老师在上数量关系课程的时候,就说数量关系,我们的目标正确率是60%,不能再高了,也可以看出对于这个模块的难度。而我们其他模块,比如资料分析正确率的要求是100%,比如言语理解和逻辑判断,我们的目标正确率是80%。
很多询问行测复习方法的小伙伴,我都会告诉他们,资料分析是行测拿分的一个重中之重和最关键。如果是20道题目的话,我们争取最多最多只能错两道题目,保证正确率是90%,力争正确率是100%。
包括在我们行测小白,刚开始着手进行行测复习的时候,我的建议都是先从资料分析入手。
因为资料分析,你当通过听一些网课,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点和之后,你会发现它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简简单单刷题,你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掌握套路,并且这个正确率是我们自己可以把控的,资料分析不像言语理解和逻辑判断,可能会存在那么一点点的偶然性。
资料分析是我们完全可以把控的。资料分析,一定一定,真的真的,不能放弃的,别跟我说你数学有多么的不好,这个与数学没有太大的关系。任何人都可以训练出来的,只要你愿意。
即使我们真的在考场上选择放弃数量关系,或者你最后复习到最后,发现没有时间去刷数量关系的相关题目,但是仍然需要注意的是,数量关系的基本的课程,基本的知识点,我们一定要听课,一定要掌握。
即使这个课程你听不懂,这个老师讲的你不懂,看看题题目你也懵,但是基本的知识点,我还是建议大家跟着老师,跟着机构的网课过一遍的。
就比如这次的江苏省考的数量关系,它非常的简单,20个题,没有学过数量关系课程的考生都会做一些。你做完了题目之后,还剩下几分钟,诶,你又发现这个数量关系难度不大,那这种情况之下,这个分数你肯定得抓得住呀。
其实我们上面说到的,只是一个大概率的普遍情况。但是,每个人的自身情况不同,擅长的领域,擅长的模块也不一样。有的考生他就是对于数量关系这些方面,比较的难以掌握。但他可能对其他模块,比如说常识呀,言语理解掌握的比较好,那这种情况之下也是可以适当放弃的,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一个总体的规划,不要人云亦云,看别人都放弃,你也放弃,这样情况是不可取的。
作为已经上岸的人告诉你
数量你可以放在最后做 如果没时间了 乱选几个选上没问题 因为绝大部分人都没时间做数量
但是放弃资料分析的话 你考上的概率基本为零了 事实上资料分析是行测里面最容易拿分的部分 而且分值高 你好好练习一下 可以在资料上节约至少十分钟 并且拿到高分
总体来说 数量可以放弃 直接花一分钟涂卡
但是资料分析你不仅不能放弃 而且必须好好练习 确保能高效率地拿到高分 这是你行测备考路上最能看见成效的一个部分
放弃这两个,你还是别考了。
数量和资料分析,这两个题型在最后,但是他们的分值是比较高的。如果你学的比较好的话,你会发现这两个题型的分儿是比较好拿的。很多人在一开始就腾出大量的时间做这两个题型,在前面的语文和逻辑推理用的时间会比较短一些。如果你放弃了这两个题型的分值,那就基本可以放弃下午的申论了。
数量题前几个是比较简单的,基本上用我们学过的快速解题方法可以秒杀。但是后面的那几个题是比较难的,如果花了一分钟还没有思路就随便蒙一个吧。我感觉资料分析题是最简单的,虽然篇幅比较长但是分儿多啊!只要找出这篇长文中的关键词,套上公式就基本解决了。
数量可以放弃,资料分析绝对不能放弃,15道题资料,完全有可能错一道或者全对,这部分的题基本都是送分题,只要看对题型,对应公示,就能解答。可以加强训练,尽量把时间缩短就可以了。
就是我这种四则运算算四次次次结果不一样的数学白痴,也不敢轻易放弃资料分析,而且我语言和逻辑正确率相当高的。数量我实在不行,每次都放弃的,但是,放弃一块儿数量,至少得用其它三项比其他人强才能补回来吧 否则你的行测至多属于不往下拉分,你申论还得过硬才行。
放弃资料和数量就可能准备明年的考试了
公务员考试数量整除特征 ♂
行测考试具有题量大,时间短等特点,所以在考试的过程中,往往时间就是分数,技巧决定命运。尤其在其中数量关系这一块的考题中往往体现得更为明显,“不是我不会做,而是不能做,因为会占用我很多的时间,准确率也是极低极低的”,所以选择放弃的考生也非常的多,实际上在数量关系中还是有很多的解题技巧的,整除可以化繁为简,把计算的问题转化为判断和挑选的过程。一、整除的概念两个数相除,被除数、除数以及商都为整数,没有余数,就叫做整除。二、3和9的整除特性方法一:各位数字加和法一个数能够被3整除,必须满足这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同理,能被9整除的数,也必须满足各位数字之和能够被9整除。例如:12345能被3整除,但不能被9整除,因为1+2+3+4+5=15,15是3的倍数,所以12345除以3能够整除,但15不是9的倍数,所以12345除以9不能够整除。方法二:“消三法”和“消九法”所谓“消三法”就是看到3以及3的倍数我们就给它消掉,如果全部消掉,没有剩余,说明该数能够被3整除,如果有剩余说明该数不能够被3整除并且能够判定余数;判断9同理。我们看1+2+3+4+5的和,1+2、3、4+5都能直接被3整除,那么我们直接忽略他们,也就是直接消掉,因为都能够消掉,就说明12345是3的倍数,能够整除。如果判断9,则,4+5是9的倍数可以消掉,而剩下的1+2+3=6消不掉,就说明12345不是9的倍数并且除以9余6。【例1】某人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某年他发现从当年起连续10年自己的年龄均与当年年份数字之和相等(出生当年算0岁)。问他在以下哪一年时,年龄为9的整数倍?年 年 年 年解析:因为“从当年起连续10年自己的年龄均与当年年份数字之和相等”,则其中必有一个年份与年龄均能被9整除,即各位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则年龄又被9整除时,年份也能被9整除,结合选项,只有B符合,选B。【例2】某单位招录了10名新员工,按其应聘成绩排名1到10,并用10个连续的四位自然数依次作为他们的工号,凑巧的是每个人的工号都能被他们的成绩排名整除,问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所有数字之和是多少? 解析: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能被3整除,则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所有数字之和应该能被3整除,这个结论不能排除任何一个选项。再根据10名新员工的工号是10个连续的四位自然数,说明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加上6后就是排名第九的员工工号,也就是说,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所有数字之和再加上6后一定能被9整除,只有12满足,答案是B。
公务员考试数量整除问题 ♂
在行测数量关系中考查占比最多的题型是计算问题,计算问题又细分为哪些题型呢?其实这是一类小题型的总称。只要掌握方法,此类题目并不难求解。我们对常见计算问题题型进行总结: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作为计算问题中最常见的考点,每位考生都必须要掌握,尤其需要记忆公式,一定烂熟于心,才能快速准确的解题。结合公式去求解:【例1】某学校组织活动进行队列训练,学生们组成一个25排的队列,后一排均比前一排多4个学生,最后一排有125个学生。则这个队列一共有( )个学生。 二、周期循环周期循环问题在题目中的呈现方式是给一组规律,求解该规律以后很远的一个位置结果是多少,因为要求解的位置距离开始很远,所以一定会呈现某种周期循环的规律,因此周期循环问题的关键是:寻找最小循环周期。【例2】把黑桃、红桃、方片、梅花四种花色的扑克牌按黑桃10张、红桃9张、方片7张、梅花5张的顺序循环排列。问第2015张扑克牌是什么花色?A.黑桃 B.红桃 C.梅花 D.方片【答案】C。中公解析:题目已知“……顺序循环排列”,所以需要找一个完整的循环周期,即“黑桃10张、红桃9张、方片7张、梅花5张”共31张,所以最小循环周期为31。求第2015张扑克牌,2015÷31=65,所以有65个完整的循环周期。第2015张牌是梅花。故本题选C。三、分段计算分段计算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打车时的起步价和后续每公里的价格、比如个人所得税的缴纳规则,都是需要分段进行计算。而这些计算的重点就是要确定分段点,根据每个区间的规则进行计算。【例3】某企业将利润提成作为奖金发放,利润低于或等于10万元时按5%提成;低于或等于20万元时,高于10万元的部分按提成;高于20万元时,高于20万元的部分按10%提成。问当利润为40万元时,应发放奖金多少万元? 【答案】D。中公解析:题干已知不同范围的利润额按照不同的百分比提成,因此每部分的提成需要分别计算,利润10万元以内的部分提成为10×5%=万元;10万元至20万元之间的部分提成为10×万元;高于20万元的部分提成为20×10%=2万元。总提成为万元。故本题选D。以上三类计算问题均考查考生的基本数学能力,备考重点是重新归纳总结基础知识,夯实基础。但是计算问题本身题型较多,不仅仅局限于此,另外还有整除问题、比例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需要技巧类的题型,同样需要在备考中着重关注。公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公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公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公务员考试数量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数量数资、公务员考试数量提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