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见近义词辨析(公务员考试常见选择题题型)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最新考试信息:公务员考试常见近义词辨析(公务员考试常见选择题题型),包含报名时间及入口、考试时间、笔试内容等信息,更多公务员考试请查看:公务员考试

  今天给各位分享公务员考试常见近义词辨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公务员考试常见选择题题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公务员考试常见近义词辨析

2、公务员考试常见选择题题型

3、公务员考试常见错误题目

4、公务员考试常见错题汇总

公务员考试常见近义词辨析

从类比推理的题目要求可知人侧重考查两点:一是词语间的逻辑关系,二是选择“一致或相似”的选项。常考查的词语间的逻辑关系主要有语义关系、逻辑关系、语法关系、经验常识,需要注意积累,当仅根据逻辑关系无法确定答案时,往往需要进行二级辨析。今天甘肃中公教育老师就带着大家走进类比推理中的语义关系。常考的语义关系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 近义词:词语含义相近。例如:缘木求鱼、磨砖成镜。2、 反义词:词语含义相反。例如:舍生忘死、贪生怕死。3、 象征义:某些具体事物象征某些抽象含义。例如:玫瑰象征爱情、乌龟象征长寿。语义关系中常搭配考查的二级辨析主要有感情色彩、程度比较、词语结构、词性。

公务员考试常见选择题题型

吉林省公务员考试题型有哪些?分值多少?上岸鸭小编对于这两个问题想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两科,这两科满分均为100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主要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考试内容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逻辑推断、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五部分,申论主要题型为问答题和作文。

一、考试题型

吉林省公务员考试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能力测试,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专业能力测试则是报考公安部门等特殊职位的考生们需要参加的。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满分为100分,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考试内容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逻辑推断、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五部分。

申论满分为100分,考试题型为问答题和作文,考察方式就是结合时政热点和国家政策给定考生们几段材料,然后结合材料进行提问,考生需要仔细阅读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有问题的则需要说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二、分值分布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试卷总共100~105道题,其中各部分题量和分值如下:常识判断20题,总分值18分;言语理解30题,总分值30分;逻辑判断25~30题,总分值27分;数量关系10题,总分值10分;资料分析15题,总分值15分。

申论总共五道大题,各部分题量和分值如下:归纳概括题1题,分值20~25分;综合分析题1题,分值15分;提出对策题1题,分值25分;应用文写作题1题,分值20~25分;文章论述题1题,分值40分。

吉林省考资料免费领取

公务员考试常见错误题目

病句辨析是综合了语法、逻辑、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知识的一项必考内容,复习时,要认真弄清用词错误、语法错误、逻辑错误、修辞不当、歧义等方面的各种病因。还要掌握辨认病句的基本且有效的方法,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修改病句,并在多练、形成有效语感的基础上,感悟快速且准确判断的思路、方法等,争取具有较高的解题能力。

语序不当

不同的语序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语序如果不当将会使表意不明等。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句子成分顺序不当、定语状语词序不当、主客体颠倒、分句位置不当。

搭配不当一般包括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以及前后照应错误。

成分残缺或赘余

所谓成分残缺或赘余,指句子的主、谓、宾等主要成分或应该有的修饰成分、关联词语等遗漏或者出现重复多余,使语意表述不清楚或者啰唆。

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的类型主要有语意不明、指代不明、歧义等。

不合逻辑

所谓不合逻辑,指的是由于概念使用、分类、判断失误造成的语病。常见的不合逻辑的语病有不符合客观事实、前后矛盾、分类列举不当、否定失当等。

公务员考试常见错题汇总

2022天津市公务员考试公告 (>>>公告详情) 于2023年2月22日发布, 招录2607人 (>>>职位表) 。 2022天津公务员考试已延期 (>>>延期公告) 。

>>> 2022天津公务员考试公告信息汇总(2607人)

首先,为了“治本”,我们需要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如果总愿意去选择和题干无关的选项,那我们就需要去反思:在做题过程中,自己能否真正找到题干中的核心因果关系?在选项中是不是随意添加了自己的联想?如果每次都败给了力度比较,那我们就需要反思自己是否对于选项有正确理解和明确的力度比较?有没有注意到选项中表示力度较弱的词语,比如有些、可能等?

找到问题所在我们就要对症下药,对于前者,我们应该先学会去归纳出题干中的论据和结论,找出核心的因果关系,根据核心因果关系帮助我们排除无关项。对于后者来说,我们应该善于对比选项差异,总结什么样的选项力度较强,并且要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看到比较明显的词语进行圈画。

我们以一道题目为例来看一看如何做正确的选择。

进入工业社会,消费取代生产成为家庭的基本经济功能,知识取代体力成为主要人力资本,人口质量取代数量决定家庭的经济效益,社会化与社会保障将赡养外移至社会机构,生育的价值降低,不再是家庭的“必需品”和“生命的必要构成”,不育成为自由权利,所以近年来选择做丁克的家庭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为此,有专家预言丁克现象会对中国的二孩生育政策造成冲击和影响。

若以下选项均为真,最能削弱专家的预言的是:

A.丁克家庭的增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现的现象,背后反映的是中国人价值观的变迁

B.丁克在中国仍然是小众,是部分中国人的生育态度,是可以接受的自由选择,不会对中国的二孩生育政策造成任何冲击和影响

C.城市化快速发展,年轻适龄生育人口涌向大城市,随之而来的工作难、房价高、生育成本上涨是他们选择不生二胎的主要原因

D.结婚十年一直做丁克族的小王夫妇被国家二孩生育政策触动,生育了一名男婴

【解析】B。 题干中专家的预言:丁克现象会对中国的二孩生育政策造成冲击和影响。

A 项,指出丁克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未说明其是否会对中国的二孩生育政策造成冲击和影响,不能削弱专家的预言。

B 项,指出丁克在中国仍是小众,不会对中国的二孩生育政策造成任何冲击和影响,直接削弱了专家的预言。

C 项,指出不生二胎的其他原因,并未说明丁克现象是否会对中国的二孩生育政策造成冲击和影响,不能削弱专家的预言。

D 项,说的是小王夫妇的情况,但个体的情况未必具有代表性,削弱力度较弱。 故本题选 B。

故正确答案为B。

同学们,我们要善于从错误中积累经验,快把属于自己的“错题本”整理出来吧。


公务员考试常见近义词辨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常见选择题题型公务员考试常见近义词辨析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sydw.cn/gwy/236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