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警公务员考试科目(乘除转化法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最新考试信息:乘警公务员考试科目(乘除转化法公务员考试),包含报名时间及入口、考试时间、笔试内容等信息,更多公务员考试请查看:公务员考试

  

乘警公务员考试科目

警察公务员考试1.笔试科目为《申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公安基础知识》三科,分别占总成绩的25%、25%、20%。不加试专业测试的特殊专业职位笔试科目为《申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分别占总成绩的35%. \x0d\x0a2.心理素质测试。\x0d\x0a所有考生均进行心理素质测试。心理素质测试采取笔试方式,测试结果与笔试成绩同时公布。\x0d\x0a3.资格复审及面试。\x0d\x0a4体能测试。\x0d\x0a5.体检、考察\x0d\x0a6.公示\x0d\x0a二)申论测试的内容结构就形式和结构而言,申论试卷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注意事项部分。(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2)作答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2.资料部分。给出约1500字的材料,内容可能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现象的诸多方面。3.申论要求部分。(1)请用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放映的主要问题。(2)请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提出给定材料所放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就所给定资料放映的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论述深刻,有说服力。(三)申论考试的主要内容1.审读材料所谓审读材料,就是对给定材料的阅读、审视、分析、理解、把握,以确定材料放映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要问题,从而为下一步回答问题做好准备。申论考试首先给出1500字左右篇幅的基本资料,后面三部分问题都是建立在这个资料之上的。因此,审读材料是申论考试的第一道关口。要认真、深入、准确地读懂材料,把握住材料的思想性和隐喻义,这是回答后三部分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例如,有这样一个材料:有个船夫在急流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要渡河的哲学家,于是发生了下面的对话。哲学家:船夫,你懂历史吗?船夫:不懂。哲学家: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命。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没有。哲学家: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这时一股巨浪扑来,击翻了小船,哲学家和船夫两人都落入水中,于是船夫喊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不会。船夫: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这是马克思给他女儿讲过的一个阿拉伯寓言。这个寓言的隐喻义是什么?有人说,这是比喻那些有了知识就盛气凌人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也有人说,这是比喻那些表面上有知识而实际上没有知识的人最终没有好结果;还有人认为,这个寓言比喻了生活中没有知识的人比有知识的人更吃香;等等。其实,这几种说法都不符合材料蕴含的寓意。因为哲学家并没有盛气凌人,也不能武断地说他就是那种表面上有知识而实际上没有知识的人,而更吃香的看法更是脱离了材料的实际。寓言中关于生命的三段话,实际上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最后船夫讲的“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一句,是关键句,它的隐喻义就是:你知识再多,如果不能解决眼前溺水的问题,又有什么用呢!明白了这一点,就可用来比喻说明任何科学,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就是无用的科学,由此提出理论必须结合实际的命题,就十分自然贴切了。2.概括问题部分这部分接近于综述,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根据所给材料内容性质的不同,可按时间顺序归纳,也可按不同的方面和层次进行概括,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哪种格式概述,都要将所给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给定资料反映的主题或主要观点、主要内容等。一般来讲,根据给定材料的不同,要求概括的问题主要有两种:一是概述内容,就是概括材料反映的问题包括几个方面、几个层次;二是概述观点,就是概括材料反映的内容包含几方面意见、争议。3.提出方案部分本部分的解决方案是针对前面概括的问题而言的,前面概括了几个方面或层次的问题,这里就要体现几个方面或层次的答案。在拟定方案的思维过程中,首先要力争方案的多样性,然后,根据实施方案的需要和可能,求得最佳方案。4.议论文部分

乘除转化法公务员考试

给行测资料分析题提提速 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题属于“性价比”比较高的题目,不算难,分值高,考试的时候应该保证这部分能做完且全对,然后再给资料分析题提提速。(1)概念。先从概念着手,资料分析的知识可以用“很少”来形容。主要是比重、环比、同比、增长等等,概念数量不多。但这些概念需要什么条件、公式及其变形公式都是怎样的,一定要非常熟悉,如果这些内容在考试的时候看到都要一愣,那根本谈不上解题速度了。例如求哪一年的量,显然题目不会直接给出,那么给环比怎么算、给同比怎么算,给增长率怎么算,需要从材料中找哪些量才能计算出来,在考试前,这一项基本功需要非常熟练。看到题目,所需的条件,计算步骤自然而然就反应出来了。做到这点也不难,刚开始解题一定是慢的,这个不用在意,练习中不断巩固这个知识,十几道类似题目之后就对某个概念及其周边内容很熟悉了。很多考生刚了解概念后就求速度,根本没有给大脑留出适应、实践新思路的时间,因此总是在原来的水平徘徊。(2)定位。要边勾画关键词与题边列式。关键词在题目中先确定好,再到材料中寻找。这有一定的技巧性,定位要与材料相适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可能存在年份、行业、机构,要从材料划分来定位。如果材料各段按照2014、2015、2016来分,那么显然先定位年份,这样做可以把搜索范围缩小到一段当中;如果材料按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分,显然先定位行业,这样搜索范围同样缩小到一段当中。以此类推,再搜索,再缩小范围。而且资料分析的题目往往使用的材料不重合,也就是说,第2题往往用不到第1题的材料,这样搜索的范围越来越小,做题会越来越顺。定位后,可以用尺子、橡皮或者笔帽等停留在那段文字下面,做完这道题目再移开。尽量不用手指也不要不做标记,自己试一下单手列式,实际上是为了降低速度。(3)速算。具体题目的速算,前与概念紧密结合,后与选项密不可分。概念的熟练程度决定列式的速度,尤其是一些式子变形。备考中如果算的慢,请先回去看一下这个概念的整个内容,不怕浪费时间,因为提高才是目的,多次反复比一次记忆还要好,要提醒自己多用就会熟练。选项之间差异大小决定速算的种类与取舍。基本原则是“列而不算,算则从简”,就是说,列完式子之后不要急于计算,看看有没有速算方法,而这个速算方法是要结合选项来确定的。其实每道题目一定有它最优的方法,但是追求这个最优所付出的时间与收获是不等价的,就是不实用,而且这个最优方法特别吸引人,像海绵一样把你的时间吸走了。因此掌握最基本的方法就可以,太多说明排除工作没做好。

 

标签: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sydw.cn/gwy/210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