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人民日报社招聘面试流程 ♂
面试包括报社统一面试(“一面”)和用人部门(单位)面试(“二面”)。一面人选根据报名应聘人员所报岗位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按照5:1的比例确定(笔试成绩并列的,一并进入)。
二面人选根据报名应聘人员所报岗位笔试成绩和一面成绩汇总后(笔试占50%、一面占50%)从高到低的顺序,按照2:1的比例确定。其中,同一岗位实际参加一面人数与该岗位计划招聘数的比例低于3:1的,报名应聘人员的一面成绩须达到其所在面试考官组面试的所有人员的平均分,方可进入二面。
面试时间、地点及有关事项将在报名网站公布,报名应聘人员可登录报名网站或“人民日报社招聘”微信小程序浏览详情,查询是否进入面试,并在线打印面试准考证。如报名应聘人员放弃面试资格,将按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递补。面试结束10个工作日内,报名应聘人员可登录报名网站或“人民日报社招聘”微信小程序查询面试成绩。
根据报名应聘人员所报岗位总成绩(笔试和一面占50%、二面占50%)从高到低的顺序,等额确定参加体检和考察的人选。体检参照现行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组织实施。
按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及相关政策规定,根据招聘岗位的资格条件和要求深入开展考察工作,采取审核人事档案、查询社会信用记录、同考察人选面谈等方法进行。
考察人选在所报考单位有近亲属关系和主要社会关系的,需主动向招聘实施部门报告。人选体检或者考察不合格的,不予聘用,视情根据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递补。
2023年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应届生报名条件 ♂
2023年度山东公务员补录多少人 ♂
一、补录人数:740人
二、报名时间:6月5日9︰00至6月6日16︰00
三、报名入口:
“灯塔-党建在线”官网(http://www.sdgwy.org/html/xwsz/zyxw/202306/21_77898.html)
四、补录的原则和条件
(一)报考者须符合2023年度山东省省级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招录公务员报考资格条件,并已参加2023年度山东省各级机关公务员招录统一笔试。
(二)报考者笔试成绩应达到50分以上(实行百分制)。根据补录职位要求,笔试成绩合成规则为:
1.无专业科目考试要求的,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考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
2.有外语类专业科目考试要求的,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考试成绩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
3.有公安、行政执法类专业科目考试要求的,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考试成绩分别占40%、30%、30%的比例合成。
(三)报考者参加的考试类别、科目必须符合补录职位对考试类别、科目的要求。
(四)报考者应当符合补录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和要求。
(五)报考者在全省范围只能申请报考1个补录职位。
(六)已被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确定为拟录用人员的(含2023年度山东省各级机关确定为拟录用人员后,个人放弃的),不得报名参加补录。
(七)对报考“专业人才紧缺难以形成竞争的特殊职位”的考生,给予降低面试合格分数线等倾斜政策。
以上就是2023年度山东公务员补录多少人的全部内容,祝愿各考生一战成公。
2023年度山东公务员补录如何确认补录名单 ♂
2023年6月7日9︰00至18︰00,招录机关负责对网上申请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时,按照报考者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进行。笔试成绩相同的,按专业科目考试成绩排序。笔试成绩和专业科目考试成绩都相同的,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成绩排序。笔试各科目成绩均相同的,一并进入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达到职位录用计划的5倍后,招录机关不再对其他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补录的原则和条件
(一)报考者须符合2023年度山东省省级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招录公务员报考资格条件,并已参加2023年度山东省各级机关公务员招录统一笔试。
(二)报考者笔试成绩应达到50分以上(实行百分制)。根据补录职位要求,笔试成绩合成规则为:
1.无专业科目考试要求的,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考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
2.有外语类专业科目考试要求的,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考试成绩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
3.有公安、行政执法类专业科目考试要求的,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考试成绩分别占40%、30%、30%的比例合成。
(三)报考者参加的考试类别、科目必须符合补录职位对考试类别、科目的要求。
(四)报考者应当符合补录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和要求。
(五)报考者在全省范围只能申请报考1个补录职位。
(六)已被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确定为拟录用人员的(含2023年度山东省各级机关确定为拟录用人员后,个人放弃的),不得报名参加补录。
(七)对报考“专业人才紧缺难以形成竞争的特殊职位”的考生,给予降低面试合格分数线等倾斜政策。
以上就是2023年度山东公务员补录如何确认补录名单的全部内容,祝愿各考生一战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