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七台河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2023-03-01 19:52:08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水质恶化导致净水等成本大幅上涨,水价偏低影响企业运转  ●物价部门表示暂不考虑调高用户终端水价
  ■核心提示
  或许仅仅是巧合,3月23日,“世界水日”刚过去一天,市物价局就举行了中山市供水价格听证会。
  中法供水有限公司负责人指出,目前水价明显偏低,企业利润偏少,而制水的成本却一路飙升,企业运作举步维艰。因此,拟将目前0.60元/吨的出厂水价在未来三年里逐步提高到超过1元/吨。多数听证代表认为,尽管本次调价不涉及用户终端水价,但出厂水价调高过快,将严重加大市自来水公司的经营压力,由此带来的后果可能就是调高用户终端水价,这不仅会加大市民的负担,也会影响城市的竞争力,不利于社会和谐。
  
3月23日,市物价局就中山中法供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法水厂”)提出的调整供水价格的请示进行了听证。来自市人大、市政协、市府办以及各相关单位的20多名代表出席了听证会。
由于本次水价调整仅限出厂水价,并不涉及用户终端水价,因此没有邀请市民代表参会。去年利润率为前年1/4
中山中法供水有限公司是由中山市全禄自来水公司与中法水务投资(中山)有限公司于1998年4月8日合资组建的中外合作企业,投资总额为2661万美元,设计日供水能力为50万立方米,供水范围包括城区及周边镇区。中法水厂制出的水先销售给市供水有限公司,再由后者销售给各个用水单位。因此,本次调价直接受影响的是市供水公司。
利润偏少是中法水厂提出本次调价的主要原因。根据《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供水企业合理盈利的平均水平应当是净资产利润率8-10%,其中主要靠政府投资的,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不得高于6%;主要靠企业投资的,包括利用贷款、引进外资、发行债券或股票等方式筹资建设供水设施的供水价格,还贷期间净资产利润率不得高于12%。
据中法水厂提供的资料,2006年其净资产利润率为4.64%,与规定的12%有很大的差距。经过市物价局成本监审后,确定其2006年净资产利润率为6.32%。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公司2005年的净资产利润率却高达25.22%。
为何差距如此之大呢?据了解,由于历史原因,中法水厂在2005年11月以前并未向市物价局申报售水价格,致使2005年净资产利润率远远高于12%的规定。市物价局按照市政府的要求,依照法定程序举行了听证会,成功地降低了中法水厂的供水价格。由此也导致了中法水厂2006年的净资产利润率急速下降。水质恶化导致净水成本提高
我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下游,水量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1762.1毫米,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17.6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入境水资源量2671亿立方米。但由于水资源时空分配很不均匀,并非所有的入境水都能够被利用。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大,排污量逐年增长,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内河水体,影响内河的生态环境。尽管近几年我市经过不懈努力,水环境保护工作初见成效,但局部河段水质状况仍不容乐观,河涌流态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此,我市目前面临着“水质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的双重威胁。
据中法水厂负责人介绍,为了保证水质,该公司使用液氯和碱铝等净水材料的数量逐年增加,而且净水材料的市场价格也一路上扬,供水企业的净水成本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另外,电费上涨、设备维护成本上升、融资负担加大,也严重影响了中法水厂的正常运作。咸潮导致供水成本增长
提起我市供水,有个关键词不得不提——咸潮。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异常和珠江、西江河段径流量减少,咸潮的影响已引起全流域的关注。近两年,连续的调水压咸已经减缓了下游的咸潮威胁。尤其是去冬今春,由于珠江流域实施了骨干水库综合调度,多次击退咸潮侵袭,我市仅磨刀门水道受咸潮影响,东部咸潮尚未影响水厂供水。但咸潮影响尚未根除,尤其是南部镇区,依然受到咸潮威胁。
“咸潮对我们公司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每年供水量减少了数百万立方米。”中法水厂的负责人说。为配合市政府民心工程建设,中法水厂已于2006年底开始筹建一个蓄淡抗咸水库,预计今年底可完工,总投资约为500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三分之一的资金,其余均为银行贷款。据中法水厂测算,蓄淡抗咸水库每年将增加固定资产折旧成本436万元,水库管理维护费用177万元,另外还得承担数目不小的银行贷款利息。咸潮,目前已成为左右水价的一个重要砝码。拟三年逐步调高水价
基于上述原因,中法水厂向市物价局提出了调整出厂水价的请求。2007年的出厂水价拟由现行的0.60元/立方米提高至0.8819元/立方米,2008 年再调至0.9851元/立方米,2009年达到1.0125元/立方米。这样就可以确保其每年的净资产利润率达到12%。
市物价局负责人表示,此次拟调整的只是出厂水价,暂不考虑调整用户终端水价。而中法水厂的请示是否能获得通过,用户终端水价是否会受到影响,目前还不得而知。
■现场声音
  水价调整应适度适时合理
  市水利局的代表首先“发炮”:“中法水厂一直在讲成本上升,经营压力加大,为什么不考虑开源节流呢?中法水厂还可以更科学地进行管理,删减一些不必要的费用,以节约成本。”
  市建设局的代表认为,城市供水作为一项社会公共事业,投资者在考虑合理收益的同时,也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近几年,中山市政府动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投入巨资对水资源进行整治和保护,客观上为供水企业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帮助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成本。“投资者在计算收益的同时,还应当考虑一下市供水公司的承受能力,考虑一下市民的承受能力。我个人认为利润率最好控制在10%以下。”
  市供水公司的代表指出,水价调整必须适度、适时、合理。“近几年,市供水公司积极配合市政府的要求,对全市供水管网,尤其是城中村的管网进行了改造,投入非常巨大。为确保今年国庆节前实现村村通自来水,改变部分村民长期饮用山泉水等不良饮水习惯,市政府已明确表示对这部分新用户实行两年的半价优惠供水。因此,在这个时候调整水价,希望物价部门能慎重考虑,兼顾各方的利益。”
  
■记者手记
  呼唤节约用水
作为普通市民,我们每天都在向供水公司购买自来水,当然是希望水价越低越好。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随着国家供水体制的改革,自来水已经逐渐由带有福利性的生活用品向纯粹的市场化商品转变。一个市场化水价时代也随之到来。
尽管国家一早就规定,水价应按“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将其调整到合理水平,尽管各地政府也对水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在实际水价构成中,大量的投入并没有在水价中得以体现,而是作为一种公益投资。换言之,目前的水价,更多的强调了社会效益,忽视了经济效益;强调了公益性,忽视了商品性。
当然,我们不能无视群众的承受能力,而且过高的水价会大大削弱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正是由于偏低的水价,导致自来水的价值被大为低估,随意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另一面,水价过低,难以实现投资回收和正常盈利,也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不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这样会加重地方政府的负担。既然如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推向市场,让市场来对其进行定价。
市场化水价时代的到来,作为消费者,最简单的道理就是节约用水,为自己省钱。而作为供水企业,则要尽快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七台河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制度,根据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和市场竞争、供求变化作出经营决策,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更优的服务。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