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下列可以作为我国古代天子祭祀礼器的有:
①鼎 ②爵 ③篡 ④璧 ⑤璜 ⑥璋
A.②⑤
B.③⑥
C.①④
D.①⑤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礼器是古代中国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用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与权力。礼器是在原始社会晚期随着氏族贵族的出现而产
公共基础知识与计算题
生的 。如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龙山文化大墓中,出土有彩绘龙盘及鼍鼓,在良渚文化的一些大墓中,出土有玉琮、玉璧等。进入商周社会后,礼器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礼治”的象征,用以调节王权内部的秩序,从而维护社会稳定。这时的礼器包括玉器、青铜器及服饰。玉礼器有璧、琮、圭、璋等。青铜礼器种类数量众多,工艺精美,最为重要,种类有食器(如煮肉盛肉的鼎、盛饭的簋)、酒器(如饮酒器爵,盛酒器尊、壶)、水器(如盥洗器盘、匜)、乐器(如钟、铙)和杂器(罐、箕形器、方形器)。进入秦汉社会后期,社公共应急基础知识
会混乱,礼崩乐坏,礼仪文明难以为继,从而使青铜礼器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其中,鼎、簋既是食器也是礼器。简单说,鼎是放肉的,簋是盛粮食的。鼎在古代被视为传国重器,是国家权利的象征,《春秋公羊传》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卿大夫用“七鼎六簋”,诸侯用“五鼎四簋”,士为“三鼎二簋”。
可以作为古代天子祭祀礼器的有鼎、簋、壁、璋、琮、圭。C项符合要求,本题答案选C。
2.(单选题)以“也门撤侨”的真实事件改编的军事题材的电影《红海行动》,展现了人民解放军官兵不畏危险、不畏艰
行政法公共基础知识a类
苦,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捍卫国家荣誉,保卫人民安全。该影片叫好又叫座,这表明:A.观众的喜好是评判艺术作品优秀与否的根本标准
B.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立足于社会生活实践
C.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源于作家的创新思维
D.维护和平的共同心愿是创作优秀艺术作品的源泉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这说明观众的喜好只是评判
江苏2021公共基础知识
艺术作品优秀与否的其中一个标准,而不是根本标准。排除A项。B项:《红海行动》这部影片取材于真实发生的“也门撤侨”事件,而“也门撤侨”属于社会实践活动。该影片叫好又叫座,说明了电影的题材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总而言之,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立足于社会实践。B项正确。
C项: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说明,艺术作品的创作源自于生活,同时又离不开作家的创新思维。注意:艺术作品源自于生活,而不是源自于作家的创新思维。排除C项。
D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全国
考试只考公共基础知识
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所以说,人民和生活才是创作优秀艺术作品的源泉。排除D项。综上,本题答案选B。
3.(单选题)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不包括: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礼乐省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
人文历史公共基础知识
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六部中没有礼乐省(D项)。本题答案为D。
4.(单选题)下列传世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目前的收藏状态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韩熙载夜宴图》
B.《千里江山图》
C.《清明上河图》
D.《富春山居图》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中,《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现存宋摹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B项中,《千里江山图》是北宋晚期中国
事业单位必背公共基础知识
画家王希孟的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C项中,《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D项中,《富春山居图》是元朝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此画被烧成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综上,《富春山居图》目前的收藏状态与其他三项不同,本题答案为D。
5.(单选题)东坡居士苏轼有可能与下
西藏2021公共基础知识
列哪一名句的作者一起推杯换盏、吟诗作对:A.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白居易(772年-846年)与苏轼不是同一朝代的人物。
B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李白(701年-762年
云南公共基础知识大全
)与苏轼不是同一朝代的人物。C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南宋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朱熹(1130年-1200年)与苏轼不是同一朝代的人物。
D项:“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鹊桥仙》。秦观(1049年—1100年)与苏轼(1037年—1101年)生活在同一时期,有可能一起推杯换盏,吟诗作对。
本题答案为D。
l公共基础知识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