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公共基础知识文学、艺术知识试题及答案(628)

2023-02-07 07:40:49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1.(单选题)“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即地球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称呼。下图所示“上弦月”大致的农历日期是:

1550477558075_748114.jpg

A.初一、初二

B.初七、初八

C.十五、十六

D.廿二、廿三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变化周期大约是一个月。上弦月的日期为农历每月初七、初八。

【拓展】

①新月: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只有在日食时

慈善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②娥眉月:农历初三、四,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东边偏了一些。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和能在西方天空看到娥眉月。

③上弦月: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度。

④盈凸: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大半晚可见。

⑤满月: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

⑥亏凸:农历十六到-农历二十二左右。

⑦下弦月:农历每月二十

公共机构节能基础知识

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度,下半晚可见。

⑧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

2.(单选题)下列四个节气所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A.处暑:炎热夏季即将到来

B.惊蛰:天气回暖,春雷始鸣

C.冬至:冬季最寒冷的日子开始

D.小满: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未成熟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所以,A项错误。

B项,惊蛰: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所以,B项正确。

公共基础知识大全和答案

C项,冬至:表示寒冷的冬天来临。所以,C项正确。

D项,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所以,D项正确。

【拓展】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550451177676_673065.png

3.(单选题)北回归线没有穿越下列哪一著名建筑所在的国家:

1550451496879_585749.jpg

A.A

B.B

C.C

D.D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北回归线是指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地理位置约为北纬23°26′。

A项,该图的建筑物是迪拜帆船酒店,迪拜是阿拉

公共基础知识行策

伯联合酋长国的城市,该国位于北纬22°至北纬26°之间,北回归线穿越该国。所以,A项正确。

B项,该图的建筑物是俄罗斯红场克林姆林宫。俄罗斯位于北纬50°至北纬80°之间,北回归线未穿越该国。所以,B项错误。

C项,该图的建筑物是埃及金字塔,位于北纬22°30′至北纬32°45′之间,北回归线穿越该国。所以,C项正确。

D项,该图的建筑物是泰姬陵,是印度陵墓清真寺。印度位于北纬8°24′至37°36′之间,北回归线穿过该国。所以D项正确。

4.(单选题)下列古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

公共基础知识考题技巧

的是:

①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②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③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④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A.①③④②

B.③④①②

C.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①“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翻译为: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历史事件为“西晋灭吴”,发生在三国时期(公元280年)。

②“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出自唐代诗人杜甫

公共基础知识时政备考

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翻译为: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历史事件为“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公元763年)。

③“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翻译为: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历史事件为 “昭君出塞”,发生在西汉时期(公元前54年)。

④“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翻译为:西楚霸王啊,江东子弟人才济济,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历史事件为“垓

公共基础知识小学生必考题

下之战”,发生在秦朝末年(公元前202年)。

正确的排序为:④③①②,对应D项。

5.(单选题)下列哪一成语的典故不是来自真实历史事件:

A.暗度陈仓

B.草木皆兵

C.逼上梁山

D.乐不思蜀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暗度陈仓,来自真实历史故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楚汉之争时,刘邦出兵攻项羽时,韩信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所以,A项正确。

B项,草木皆兵,来自真实历史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历史事件为“淝水之战

公共基础知识中的软件

”。东晋时,前秦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率领大军攻打晋国。前线视察,他看到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淝水决战,秦军被彻底击溃,苻坚仓皇而逃,他听到风吹树木的声音也以为是敌人追兵又到了。所以,B项正确。

C项,逼上梁山,来自虚构的小说《水浒传》。所以,C项错误。

D项正确,乐不思蜀,来自真实历史故事,出自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三国时期,蜀国被魏所灭,刘禅投降。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

广州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此间乐,不思蜀。”所以,D项正确。

护理公共基础知识包括哪些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四川宜宾

明光公共基础知识考哪些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