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下列诗词描写“雁门关”的是: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B.出关去,往辽东,诏徙十万填新丰
C.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是诗鬼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描写的是雁门关。
B项,从“往辽东”,而雁门关在山西,显然B不对,B项应是山海关。
C项,由“盘雕”“大漠风”知该关在大漠,应是西部嘉峪关。
D项出自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描写的是战场点兵的情形,并没有写出是哪一座关。
2.(
文山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文史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及笄”是指女子十五岁
B.乡试第一名称训“会元”
C.“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
D.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包括《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jī)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A项正确。
B项:“会元”是指会试的第一名,而乡试的第一名被称为“解元”。B项错误。
C项:“五经”一般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C项正确。
D项:晚清
幼儿教师编公共基础知识
四大谴责小说包括《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①《官场现形记》是晚清文学家李伯元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由30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联缀起来,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下至佐杂小吏等,开创了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晚清文学家吴趼人创作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全书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经历为主要线索,从他为父亲奔丧开始,到经商失败结束,通过“九死一生”二十年间的遭遇和见闻,描述了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状况、道德面貌、社会风尚以及世态人情,揭露了晚清社会和封建制度行将灭亡、无可挽救的历史命运。③《2022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老残游记》作者刘鹗。主人公是老残,他是一个不愿做官的名士,他奔走于江湖替人治病。在老残的游历中,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涂炭人民的社会现实。书中暴露了当时丑恶的政治现实,特别是比较真实地揭露了貌似“清官”实为酷吏的狰狞、可鄙的面目。④《孽海花》为曾朴的作品,是近代小说中思想和艺术成就都比较高的一部。小说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清政府的无能与腐败,封建士大夫的昏庸与堕落。D项正确。本题答案选B。
【背景扩充】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
粉笔公共基础知识最新试题
,均可应试。中试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又称“御试”“廷试” “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会试中录取者始得参与。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则天创制,但尚未成定制,宋代始为常制。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另有院试——是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的一种考试,也叫章试。各地考生在县或府里参加考试,由省里的提督学政主持公共基础知识7天48页
,考取者称生员,俗称秀才(茂才)或相公。3.(单选题)下列各对联与其所涉及的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王昭君
B.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
C.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诸葛亮
D.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对应正确。“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是清代江苏扬州人王锦题昭君墓的对联,“青冢”一词指的就是昭君墓。
B项对应正确。“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是郭沫若1962年为蒲松龄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蒲松龄故居
公共基础知识二在哪里买
题写的,“写鬼写妖”指蒲松龄的名著《聊斋志异》。C项对应错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的是指挥赤壁之战的周瑜。“羽扇纶巾”形容周瑜的穿着,“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容周瑜不费吹灰之力,谈笑间就把曹军80万烧个精光。C项对应的是周瑜,不是诸葛亮。
D项对应正确。“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是秦桧跪像背后岳飞墓阙上的楹联,“忠骨”指抗金英雄岳飞的尸骨,“佞臣”指奸臣秦桧、张俊等。
本题答案选C。
4.(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词语所指地域与现在所指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①(山东)豪俊遂并
安徽公共基础知识归纳
起而亡秦族矣②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④(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⑤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①中“山东”指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当选。
②中“江南”指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与现代所指相同,排除。
③中“中国”指中原,今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当选。
④中“扬州”与现代所指相同,排除。
⑤中“河南”“河北”是指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属于泛指,而在今天则特指河南省和河北省。当选。
①③⑤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D。
辅警公共基础知识书本推荐
5.(单选题)一个生活在“文景之治”时期的读书人,不可能看到的书籍是:
A.《吕氏春秋》
B.《孙子兵法》
C.《世说新语》
D.《诗经》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A项,《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其编撰的时代在西汉之前,故生活在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可以看到《吕氏春秋》这本书。
B项,《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其编撰的时代在西汉之前,故生活在西汉时期
公共基础知识包含写作
的读书人可以看到《孙子兵法》这本书。C项,《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其编撰时代在西汉之后,故生活在西汉时期的读书人不可能看到《世说新语》这本书。
D项,《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约成书于春秋中期,在西汉之前,故生活在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可以看到《诗经》这本书。
本题答案为C。
公共基础知识分什么类别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