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公共基础知识文学、艺术知识试题及答案(249)

2023-01-28 09:22:21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1.(单选题)下列哪一组人物不是师生关系?

A.杨昌济与毛泽东

B.康有为与梁启超

C.陈独秀与胡适

D.章太炎与鲁迅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中,杨昌济是湖南长沙县人,先后留学日本、英国,主攻教育学、哲学、伦理学,1913年后回国任教于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于1914年至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杨昌济正是他的教员。

B项中,康有为和梁启超都是

临夏公共基础知识

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1890年梁启超与陈千秋结交,并通过陈千秋认识了康有为。曾以布衣上书、力倡变法的康有为在当时名声很大,梁启超对他的独到见解和大胆举动十分钦佩,以至“一见大服,遂执业为弟子”。因此两人是师生关系。

C项中,胡适和陈独秀两人都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因发动新文化运动而相识,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后因政见不同分道扬镳,但两人依旧保持着深厚的友谊。两人不是师生关系

山东税务局公共基础知识

D项中,章太炎是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他于1906年流亡日本不久便主持《民报》,鲁迅常去报馆听他讲学。鲁迅不仅折服于他渊博的学识及和蔼可亲的长者风度,更钦敬他的革命精神,并尊其为师。在章太炎逝世后,鲁迅还专门写下了《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追忆其师。二人是师生关系。

本题答案选C。

2.(单选题)下列属于我军1955年实行军衔制后被授予将级的广西籍将领是:

A.李天佑

B.许世友

C.杨得志

事业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D.李德生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李天佑(1914—1970),广西临桂人,1955年首次授衔时被授予上将军衔。

故正确答案为A。

【背景知识】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

杨得志(1911.1.3—1994.10.25),湖南株洲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李德

先看公共基础知识还是行测

生(1916年-2011年5月8日),新县陈店乡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3.(单选题)国务院机构改革优化了创新引擎。一方面,重组科学技术部,加强、优化、转变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另一方面,重组国家知识产权局,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让“第一动力”更有劲头。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是:

A.社会存在状况决定社会意识

B.上层建筑应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C.生产关系应与生产力相适应

D.社会意识一定要适应社会存

园林绿化工公共基础知识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国务院机构改革优化了创新引擎。”国家机构改革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创新发展属于经济基础范畴,这句话体现了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正确答案为B。

【背景扩充】

1.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

2022公共基础知识江苏

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经济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同时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存在和社会

二级c公共基础知识

意识的的发展不完全同步。

4.(单选题)建设海绵城市是中国提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水问题综合治理理念。关于海绵城市,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

B.海绵城市建设要注重巧做生态大文章,实现更多利益,需要水利、气象水文、市政等广泛参与

C.海绵城市建设不仅要与黑臭水体治理结合,还要和城市内涝治理结合

公共基础知识公共政策

D.我国分两批确定了30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部分试点城市仍然出现明显的积水和内涝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正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海绵城市”的概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海绵城市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 释放”并加以利用。

B项错误。海绵城市建设是为了综

定向的公共基础知识好考吗

合的生态效应,是为了践行“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而不是具体的利益。B项中“实现更多利益”表述错误。

C项正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规定,海绵城市建设中不仅与黑臭水体治理结合,还要和城市内涝治理相结合。不要为了做海绵城市而做,应该跨学科交流,需要园林、水利、气象水文、市政部门等广泛参与。

D项正确。2015年4月以来,国家先后公布两批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据《中

公共基础知识142页

国经济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第一批试点的16个海绵城市中有10个发生内涝;第二批试点的14个海绵城市中有9个发生内涝。总体计算,目前已纳入试点的30个城市中,共有19个城市发生内涝,占比63%。这其中包括北京、天津、重庆等直辖市,还包括福州、武汉、济南、南宁等多个省会城市。

本题答案选B。

5.(单选题)下列诗词与风景名胜对应不正确的是: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洞庭湖

B.百万空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

公共基础知识成绩保留

庸——长城

C.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三峡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太湖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自唐代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该诗描写了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对应正确。

B项,“百万空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出自近代社会改革家康有为写的诗篇《登万里长城》中的其二。该诗赞美长城

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本知识

的雄伟壮丽,抒发作者的壮志豪情。后吊古伤今,兼带议论,表达对国家衰败,民族危亡的关切,激励自己献身祖国,振兴中华。对应正确。

C项,“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出自南宋陆游的《三峡歌》,这首诗将三峡两岸的幽深秀丽,千姿百态,俊秀美景刻画得生动万分,惟妙惟肖,向我们真实地展现了巫山云雨的奇妙景观。对应正确。

D项,“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该诗描写的是西湖早春的美丽景色,描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遍历

写的并不是太湖,对应不正确。

本题答案(对应不正确)为D。

公共基础知识能力测试试题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