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分数
无锡城管公共基础知识
1.(单选题)2008年是举办北京奥运会之年。申奥以来,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人文奥运”等主题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文奥运已深入人心。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传播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精神与体魄的和谐发展。人文奥运不是:
A.文化的奥运、实现和谐的奥运
B.发端于1896年,在世界首次举办的奥运
C.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奥运
D.“更快、更高、更强”与“和谐、和睦、和平”的有机统一的奥运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人文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核心理念,它提出了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相融合,展示一届“和谐、交流与发展”的人文主题的奥运会,达到促进世界和平、友谊与进步的发展目标。需要注意的是: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次提出的,发端于2008年北京奥运,而不是1896年。本题答案选B。
【背景扩充】
1、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一届,会期不超过16日,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
医院面试公共基础知识
。2、分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冬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夏季聋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聋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3、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停办了1500年之后,法国人顾拜旦于19世纪末提出举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倡议。1894年成立奥委会,1896年举办了首届奥运会,1924年举办了首届冬奥会,19
周口公共基础知识考题类型
60年举办了首届残奥会,2010年举办了首届青奥会,2012年举办了首届青冬奥会。4、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被称为“奥林匹克之父”。
5、奥运会与足球世界杯、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并称为世界三大体育赛事。
6、奥林匹克格言(口号):更快、更高、更强。
7、奥运圣火首次出现是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
8、在奥运史上,吉祥物第一次出现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
2.(多选题)根据经济发展的梯度原理,发达地区产业向落后地区转移是一个规律。对于这种转移,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还是以我为主,
赤水公共基础知识考题
择善而“取”,正是一个地方领会和落实“又好又快”发展的标尺。弄清楚对方为什么要转移,避免将那些别处驱逐的污染企业“引狼入室”,能有效地防止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经济要“又好又快”发展,就要转变增长方式,从偏重“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高;而评价增长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A.资源节约
B.环境保护
C.后发优势
D.综合指标
【答案】AB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题干中提到“经济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就要转变增长方式。”而“节约资源”本身就属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范
工商局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
畴。所以,资源节约与否,是评价增长质量好和坏的一个重要内容。A项符合题目要求。B项:题干中提到“可以防止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从中可以看出,命题人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保护环境和破坏环境也是评价增长质量好和坏的一个重要内容。B项符合题目要求。
C项:利用“后发优势”与增长质量无关,也不是评价增长质量好坏的标准。排除C项。
D项:综合指标概念模糊,意思不明。排除D项。
综上,本题答案选AB。
3.(单选题)面对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以及土地资源浪费的严峻形势,“节约集约用地”
道路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
成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①G市对黄河北岸的连片荒山进行“人工改造”,使其成为适合城市的建设土地
②L市通过土地改革,使城乡建设用地对接,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和使用
③M市在多地进行了“三旧”改造试点,对以前的旧村庄、旧厂房、低效利用的城镇土地进行整理开发,盘活再利用
④某开发区的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达到1.4以上,远超国内平均水平
问以上符合“节约集约土地”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①对荒山进行“人工改造”,实际上并没有节省用地。排除。
②属于土地改革,这可以增加土地的流通效率,但是要占用未利用的土地。排除。
③对旧村庄、旧厂房、低效利用的城镇土地进行整理开发,盘活再利用,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符合。
④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容积率越高,说明对单位土地的利用率越高。符合。
综上,本题答案选择C。
【背景扩充】
节约集约用地主要包括了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想方设法地不占或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题例
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4.(单选题)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秦穆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B.戊戌变法的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
C.管仲主张通过改革实现齐国的富国强兵
D.王安石变法意在消除冗兵、冗官、冗费的危机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任用商鞅变法的是秦孝
公共基础知识部分汇总
公,而非秦穆公。A项说法错误。其他选项说法正确,请考生自行记忆。5.(单选题)下列诗句与其所描写的季节对应正确的是:
A.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季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夏季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秋季
D.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冬季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的“东风”指的是春风。该诗句描写的季节是春季。A项对应正确。
B项:“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雪景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心得
,对应季节为冬季,不是夏季。B项对应错误。C项:“小荷才露尖尖角”中的“荷花”美景属于夏季的景色。诗句对应夏季,不是秋季。C项对应错误。
D项:“北雁南飞”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不是冬季。D项对应错误。
综上,本题答案选A。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占比
公共基础知识拿高分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