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关于下列诗文中的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是欧阳修
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臣”是诸葛亮
C.少陵野老吞声哭——“少陵野老”是杜牧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江州司马”是白居易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醉翁”是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的自称,A正确。
B项出自诸葛亮《出师表》,B正确。
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又称杜少陵,故C指杜甫,C错。
D项出自白居易《琵琶行》,当时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D正确。
2.(单选题)中国现代话剧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大全
的奠基人是:A.鲁迅
B.曹禺
C.夏衍
D.郭沫若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被誉为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的是曹禺。曹禺,是卓越的中国现代戏剧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胆剑篇》、《王昭君》等。
本题答案选B。
【背景知识】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
公共基础知识糖尿病
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代表作品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等。夏衍(1900年10月30日-1995年2月6日),是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 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1994年,夏衍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第一批藏书2800册。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代表作品有《狂流》《春蚕》《秋瑾传》《上海屋檐下》等。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品有《郭沫若全集
公共基础知识一个月时间表
》《甲骨文字研究》《中国史稿》等。3.(单选题)关于文学作品中的借代,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中的“桑麻”指的是农事
B.“桃李当时盛,葭莩后代连”中的“桃李”指的是学生
C.“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中的“南冠”指的是囚犯
D.“丧车黔首葬,吊客青蝇至”中的“黔首”指的是贵族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解释正确。“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意思是: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桑麻”指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农事。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B项解释正确。“桃李当时盛,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题型汇总
葭莩后代连”“桃李”指的是学生。“桃李”是教师百年“树人”所得的硕果,往往比喻老师辛勤栽培的学生。出自明朝文学家李东阳的《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C项解释正确。“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意思是: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南冠”泛指囚犯。后来文人用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出自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咏蝉/在狱咏蝉》
D项解释错误。“丧车黔首葬,吊客青蝇至”意思是:老百姓死了,只有苍蝇作吊客来凭吊。“黔首”指的是老百姓。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杂曲歌辞 出门行》。
本题答案选D。
4.(单选题)习近平善于用典,常常古为今用、推陈
公路行政执法公共基础知识
出新,不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以下习近平曾引用的古文典故和其所适用的内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谈干部的培养选拔
B.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谈工作、道德标准
C.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谈家国情怀
D.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谈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正确。“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出自《韩非子·显学》,意思是宰相都是从基层州部中锻炼上来的,而猛将都是从军队卒伍中摔打出来的。《在参
河北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刷题
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强调干部必须从基层做起。适用于干部培养和选拔。B项正确。“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出自《帝范·崇文第十二》,意思是以上等作为准则来效法,只能得到中等的效果;以中等作为准则来效法,因此只能得到下等的效果。习近平曾在《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强调无论立事还是治学,一定要放宽视野,高定标准,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目标。适用于工作和道德标准。
C项错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出自于《礼记·中庸》,意思是万物共同在一起生长而不互相残害,道在一起施行而不相违背。习近平在
江苏社会公共基础知识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使用,阐明了我们对待世界一体化和文明多样化的态度,那就是文化是多样的,文明是多彩的。不涉及家国情怀的内容。D项正确。“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系辞下》,意思是天地间没有不变的事情,一切事情随时变,随地变。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引用过这句古语,阐述在发展过程中时,应善于打破不合时宜的老规矩,灵活变通,才能寻找到发展的新出路,即突出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本题答案选C。
5.(单选题)“破釜沉舟”是项羽在______前作的战前动员,意在鼓励将士志在必胜,现在作为成语,表示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A.长平之战
考交通警察公共基础知识
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破釜沉舟项羽在巨鹿之战前作的战前动员。本题答案为B。
【背景知识】
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 (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间 ,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名
秦朝历史公共基础知识点
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省考考不考公共基础知识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