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公共基础知识文学、艺术知识试题及答案(246)

2023-01-02 10:10:04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1.(单选题)如果能够穿越到秦朝,最可能看到的事情是:

A.士兵使用铁制武器

B.客栈里邻座在吃玉米

C.妇女边聊天边剪纸

D.学者收藏雕版印制的“四书五经”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西周末年是中国的早期铁器时代。这是中国开始大规模冶炼铁器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生活中的时代。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在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之后,所以有可能在秦朝看到“士兵使用铁制武器”。A项正确。

B项:根据各省通志和府县志的记载,玉米最早传到我国的是广西,时间是1531年。到明代末年(1643年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学习

为止),玉米在我国多个省份开始大规模种植。从时间上来看,在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不可能看到“客栈里邻座在吃玉米”。

C项:剪纸艺术始现于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隋(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以后,剪纸艺术日趋繁荣。从时间上看,在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不可能看到“妇女边聊天边剪纸”。

D项: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发明雕版印刷术,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从时间上看,在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不可能看到“学者收藏雕刻版印制的‘四书五经’”。

综上,本题最佳答案选A。

2.(单选

公共基础知识刷题哪个机构好一点

题)有人依据玛雅太阳历提出“2012世界末日说”。科学界多年的观测和研究表明:2012年可能大规模爆发太阳耀斑,会影响地球通讯系统,但不会导致地球文明毁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末日说”对当代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B.“世界末日说”缺乏科学依据,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世界末日说”与太阳耀斑爆发的内在联系,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D.科学界对太阳耀斑的爆发及其后果的预测,反映了联系的客观性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错误。依据玛雅太阳历而提出的“世界末日说”本身并不科学,因而不能指导科学研究。

B项错误。“世界末日说

公共基础知识杨老师

”尽管不是科学的理论,但仍然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错误的反映。

C项错误。“2012世界末日说”是对玛雅太阳历的主观臆测,太阳耀斑爆发为客观存在,两者并无必然联系。

D项正确。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性,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科学界对太阳耀斑的爆发及其后果的预测,反映了联系的客观性。

本题答案选D。

3.(单选题)下列成语中,与魏蜀吴三国无关的一项的是(  )。

A.临阵磨枪    篝火狐鸣    锄强扶弱

B.成败利钝    长驱直入   

公共基础知识主观

超群绝伦

C.车殆马烦    称王称霸    赤膊上阵

D.除残去秽    乘虚而入    重见天日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①“临阵磨枪”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意思是:到阵前要作战时才磨枪,比喻事到临头才做准备。②“篝火狐鸣”出自《史记·陈涉世家》,是陈胜、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③“锄强扶弱”出自明代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指消灭强暴势力以帮助弱小势力,铲除强暴,扶助弱者。三个成语均与魏蜀吴三国无关,

贵州丹寨公共基础知识

A项符合题目要求。

B项:①“成败利钝”出自三国时期蜀国诸葛亮《后出师表》,利:锋利,引伸为顺利、成功;印:不锋利,引伸为挫折。“成败利钝”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种情况或结果。②“长驱直入”出自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劳徐晃令》,指(军队)长距离地、毫无阻挡地向前挺进。“长驱直入”形容进军的顺利。③“超群绝伦”出自《三国志·蜀志·关羽传》,指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三个成语均与魏蜀吴三国有关,B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C项:①“车殆马烦”出自三国时期魏国曹植《洛神赋》,形容旅途劳顿。②“称王称霸”出自三国时期魏国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比喻凭借权势横行一方,或狂妄地以首脑自居

湖南娄底公共基础知识题型

,独断独行。③“赤膊上阵”出自明朝罗贯中《三国演义》,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三个成语均与魏蜀吴三国有关,B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D项:①“除残去秽”出自三国时期魏国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比喻清除社会上的残暴、腐朽势力。②“乘虚而入”出自《三国演义》,形容乘着对方空虚或没有准备的时候闯入,多用于军事。③“重见天日”典故出自《三国演义》,指关羽得知兄长刘备的消息,立即收拾行李车马,封金挂印,不远千里护送着两位嫂嫂单骑来寻的故事。“重见天日”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三个成语均与魏蜀吴三国有关,D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本题答案选A。

4.(单选题)高鼎《村居》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答案大全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与张敬忠《边同》“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同是描写二月(农历),但景象却大相径庭这是因为:

A.纬度位置对气候有影响

B.经度位置对气候有影响

C.平原和山地有气候差异

D.地形不同对植物有影响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高鼎的《村居》描写的是诗人居住在上饶地区(今江西省)农村时亲眼看到的初春景象;张敬忠的《边词》描写的是边塞五原地区(今内蒙古自治区)二月的春色。这两个诗句描写的都是农历二月,但所处地区纬度不同,内蒙古纬度高,气温低;江西纬度低、气温高。主要是纬度位置对气候有影响。故正确

六安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真题

答案为A。

【背景扩充】

1.同一纬度的地区,虽然经度不同,但接受的太阳辐射能大致相当。因此,经度位置对气候影响不大。

2.平原和山地有气候差异,主要体现的是海拔高度对气候的影响。

3.地形因素包括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不同地形会有不同的降水、土壤、气候,进而产生不同的生物种类。

5.(单选题)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血肉之躯堵住敌人机枪口的英雄是:

A.邱少云

B.杨根思

C.董存瑞

D.黄继光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血肉之躯堵住敌人机枪口的英雄是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营奉命夺取某高地,当连续

山东省公共基础知识多选

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被敌人的一个集团火力点所阻。他挺身而出,以胸膛堵住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射孔,保证部队完成了攻克高地的任务,全歼敌人两个营,自己壮烈牺牲。本题答案为C。

【背景知识】

邱少云,四川铜梁(现重庆市铜梁区)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1952年10月,在朝鲜战争的一次战斗中,邱少云和全排战友奉命于夜间潜伏在距敌60米的山脚,待次日配合大部队发动进攻。后来他被敌人投放的燃烧弹所引起的烈火烧身。为了不暴露部队埋伏的地点,他忍受着剧痛,坚持不动,直到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和战友们的安全。

杨根思,江苏省泰兴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和中国人民志愿

税务局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军特级战斗英雄。1950年11月,在朝鲜战争的一次战斗中,杨根思独自坚守阵地,抱着仅剩的一个5公斤炸药包,拉响导火索,冲向敌群,用生命保住了小高岭阵地,完成了切断敌军退路的任务。

董存瑞,河北省怀来县人。1948年5月,在一次战斗中,为完成爆破任务,因身边无处安放炸药包,危急时刻,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消防局文职考公共基础知识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