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公共基础知识文学、艺术知识试题及答案(191)

2022-12-28 10:10:13 阅读()公共基础知识
推荐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包含科目

1.(单选题)黄昏时,靠近太阳的周围往往会发出色彩鲜艳的云彩,人们叫它“火烧云”。产生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黄昏时,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聚集在西方,被太阳光一照便变成了红色云

B.黄昏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比其他颜色的光在空气中走过的距离短,所以人们只看到被红色光照的云

C.黄昏时,气温比白天低,云被太阳光一照便变成了红色的云

D.黄昏时,太阳光在空气中走过的距离比白天长,其中的蓝色光、紫色光等中途都散掉了,红色光使云变成了红色。

【答案】D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太阳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混合成的。在这几种光中,红光穿过空气层的本领最大,橙、黄、绿光次之,青、蓝、紫光最差。在黄昏时,太阳光穿过的空气层要比中午的时候厚一些,其中的黄、绿、青、蓝、紫几种光,在空气里“行走”没有多远就筋疲力尽了,只有红、橙色光可以穿过空气层探出头来,将天边“染”成红色,这就形成了火烧云。所以,本题答案选择D。

2.(单选题)下列四句诗句中描写重阳节的是: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速记口诀

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A项:“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描写元宵夜情侣们相会的词句。排除A项。

B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杜牧的绝句《清明》。这句诗是在描写“清明节”而不是“重节阳”。排除B项。

C项:“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此句是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C项正确。

D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

公共基础知识及资料

远》,前句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后句触景生情: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无法推测描写的是什么节日,但人们常在中秋节时提到这句诗。排除D项。

综上,本题答案选C。

3.(单选题)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能够透过太阳的短波辐射,但同时吸收地面放射出的长波辐射,从而产生温室效应。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表平均气温将会是零下18度。正是因为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存在,地球现在的地表平均气温为:

A.零上5度

B.零上10度

C.零上15度

D.零上20度

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和人文

答案】C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

全球地表平均气温约15℃左右。故答案选项为C。

【背景知识】

地表温度,就是地面的温度。太阳的热能被辐射到达地面后,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地面吸收,使地面增热,对地面的温度进行测量后得到的温度就是地表温度。

地表温度还会由所处地点环境而有所不同。影响地表温度变化的因素也比较多,比如地表湿度、气温、光照强度、地表材质(比如是草坪还是裸露土地,还是水泥地面,或者是沥青地面)等。对于一个地区而言,该地区的地表温度主要取决于:该地区所在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在线

的纬度(如赤道线上的地区与北极的北冰洋地区的温度就有大几十度的温差),另外还有海拔的高差、人口的密度、工业的发展程度、森林的覆盖(如同一纬度上的沙漠地区和原始森林地区的温差也很大)等。

一般情况下,地表温度都会高于气温(空气温度),天气预报所报的气温是空气温度。太阳的热能被地面吸收后,地面再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把热传给空气,这是空气中热量的主要来源。而太阳辐射直接被大气吸收的部分使空气增热的作用极小,只能使气温升高0.015~0.02℃。

4.(单选题)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

公共基础知识写作万能句

分,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我国历史上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是:

A.从宋朝到现在

B.从元朝到现在

C.从明朝到现在

D.从清朝到现在

【答案】B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自十三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正式归入元朝版图后,直到现在,西藏一直处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故答案选择B。

【背景知识】

1、唐王朝与吐蕃——汉藏关系的开始

当时西藏叫做吐蕃,内部分九大部落,彼此之间征战不断,后来松赞干布逐渐崛起,最终统一吐蕃各部,建立起一个部落联盟。吐蕃赞普

公共基础知识直播

松赞干布成为后世藏民传说中的第三十二代藏王,一代英主,需要指出的是,此时吐蕃并不是一个国家,宗赞干部也只是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吐蕃通过今天的青海和四川,频繁向内地进犯,一度攻占宝鸡,进逼长安。唐王朝借鉴了汉代与匈奴和亲的经验,试图与吐蕃建立更紧密的关系,而松赞干布因为吐蕃内部形势不稳,也想得到强大的唐王朝的支持,于是就有了历史上汉藏民族的第一次交往——文成公主入藏。

自此后的一百余年李,唐藩之间使节往来不绝,在《新唐书》和《旧唐书》记载有191此。在此期间,松赞干布派手下大臣去克什米尔学习梵

光学现象公共基础知识

文,根据藏人的口语发音创制了藏文。至此,吐蕃的历史才有了文字记载。

后来西藏发生了灭佛运动,一些贵族、头人不满于吐蕃赞普对佛教的崇信,买通了刺客刺杀,从此,西藏地区开始了长达四百年的战乱。

2、元朝时期西藏第一次从法理角度纳入中国的行政版图。

十三世纪蒙元兴起之时,就把目光投向了西藏。蒙古王子阔端建议经营吐蕃,后来阔端设府于凉州后,派使招吐蕃前来谈判,选定萨迦教派的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举行“凉州会谈”。伺候元朝派官入藏,这样,西藏地区结束了持续四百多年的战乱,并入中国版图。

河南卫生公共基础知识刷题

元代灭宋后,在全国建立了行省制度,西藏归入宣政院管辖。宣政院是中央政府内的特设机构,主管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的军政大事。

5.(单选题) 世界人权宣言,是联合国大会以48票赞成,0票反对,8票弃权通过的,是全世界人权事业进入一个崭新阶段的重要里程碑。世界人权宣言通过的时间是:

A.1948年

B.1984年

C.1986年

D.1966年

【答案】A

事业单位考试网(sydw.cn)解析】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17A(II)号决议并颁布《世界人

教师公共基础知识教学

权宣言》。本题答案选择A。

【背景扩充】

《世界人权宣言》并非强制的国际公约,但是它为之后的两份具有强制性的联合国人权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做了铺垫。

李梦娇公共基础知识法律3

如何快速记住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编就一个公共基础知识

文职公共基础知识笔记

银行公共基础知识备考app

自考公共基础知识

大埔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2022公共基础知识必背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事业单位考试(sydw.cn)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事业单位考试网(www.sydw.cn)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事业单位考试网-